Shipbuilding
搜索文档
Northwestern Mutual Ups Stake in 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 Inc. (HII)
Yahoo Finance· 2025-09-10 17:55
公司估值与投资动态 - Northwestern Mutual Wealth Management Co 在第一季度增持1296股 目前持有3785股 价值77.2万美元[1] - 公司被列为被低估的宽护城河股票[1] 战略布局与人事任命 - 任命Eric Chewning为海事系统与企业战略执行副总裁[2] - Chewning拥有美国国防部工业基础政策领导经验 致力于通过加强造船能力保障国家海上优势[2] 业务定位与发展战略 - 公司专注于为美国海军建造和维修军用船舶 成立于1886年[3] - 通过三个部门运营:Ingalls、Newport News和Mission Technologies[3] - 致力于通过提升船厂性能和扩大工业基础来增加造船产量[3] 行业环境与政策背景 - 美国正在亚洲寻求造船合作以增强海军能力[2]
Huntington Ingalls Secures Contract to Support Aircraft Carrier
ZACKS· 2025-09-04 23:31
合同详情 - HII子公司HII Fleet Support Group LLC获得价值1310万美元的合同 为USS John C Stennis航空母舰提供燃料补给、大修及工程维护团队支持 [1][2] - 合同工作将在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进行 预计完成时间为2026年8月28日 [1][2] - 合同要求公司为CVN 74战舰的维修准备、评估执行以及维护技术指导提供支持 [2] 公司行业地位 - 纽波特纽斯分部自1933年起为美国海军建造超过31艘航空母舰 包括全部10艘现役尼米兹级航母和首艘福特级航母CVN 78 [4] - 公司拥有135年以上军舰建造经验 持续获得订单支撑收入前景 [5] - 作为美国最大造船企业和唯一航母制造商 在海军防御领域占据领导地位 [7] 市场增长前景 - 全球航母市场规模在2025-2030年期间预计将以12.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7] - 国际紧张局势推动各国政府增加海军舰艇投资 以提升海上作战能力 [6] - 航母对国家海军作战指挥控制及海岸线防护具有关键作用 [3] 同业公司机会 - RTX公司为美军航母提供AN/SPY-6雷达系统 长期盈利增长率达9.1% 2025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6.1% [8][9] - BAE Systems建造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长期盈利增长率14.5% 2025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大幅增长63.4% [11] - 洛克希德马丁的AN/SLQ-32电子战系统部署于所有美军舰艇 长期盈利增长率10.3% 2025年销售额预计增长4.6% [12] 股价表现 - HII股价过去六个月上涨39.1% 显著超越行业20.2%的涨幅 [13]
中国工业-跟踪美国对华关税变化中的贸易流动Tracking trade flows amid changing US tariffs on China (week 35)
2025-09-04 23:0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工业与全球贸易物流 涵盖航运 造船 港口 国际货运航班和陆路运输[2] * 公司为瑞银证据实验室(UBS Evidence Lab) 其通过专有数据工具追踪全球商业船只动态和主要港口拥堵情况[35][36]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港口吞吐量与抢运加速** * 中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35周环比下降3% 但同比增长6% 而第34周为同比增长15% 显示增速放缓但依然为正[3][6][7] * 洛杉矶港预计其第37周进口量环比增长27% 同比增长7% 而第36周为同比下降16% 显示美国西海岸进口活动显著反弹[3][8][9] * 中国至美国的海运量第35周环比下降7% 而中国至东盟的海运量环比增长5%[21][22] **航运运价与需求分化** *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在第35周环比反弹2% 但同比仍下降51%[11] * 中国至美国西海岸(USWC)和东海岸(USEC)的运价分别环比大幅上涨17%和10% 而远东至欧洲航线运价出现下跌[4][11] * 亚洲区域内租船市场需求稳定 亚洲支线船可用性指数和租船指数上周分别环比增长6%和1%[4][14][15][29][30] **全球港口拥堵与效率问题** * 欧洲安特卫普等港口的拥堵情况依然严重 劳动力减少影响了港口在陆侧和水侧的生产力 汉堡港的铁路运营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误[5] * 全球8千TEU以上集装箱船的平均等待时间上周环比减少了7%[5][25][33] * 北美和南美主要港口的等待时间在上周出现下降[27][28] **其他运输模式动态** * 中国国际货运航班数量上周同比增长10% 与第34周的增速持平[3][31] * 中国高速公路卡车流量上周同比增长2% 而第34周为同比增长3%[26][34] * 越南8月上半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9%[18][19]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指出宏观经济层面的投资缩减是中国工业领域的一个关键风险 若中国经济持续疲弱 可能导致工业品需求或进出口量萎缩[37] * 报告数据来源包括中国交通运输部 洛杉矶港 克拉克森(Clarksons) 上海航运交易所及瑞银证据实验室的专有数据集[3][8][11][23][33]
全球造船业:分两阶段的长期上行周期-Global Shipbuilding_ A prolonged upcycle with two stages
2025-09-03 21:23
**全球造船业:一个延长的上升周期,分为两个阶段** [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造船业(不包括海军舰艇)[1][8] * 公司:扬子江造船(Yangzijiang Shipbuilding, YAZG.SI)[2][5][15]、Namura Shipbuilding (7014.T) [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前景:延长的上升周期直至2032年** * 全球造船业正经历一个延长的上升周期,预计将持续至2032年,由脱碳法规和老龄船队替换需求驱动,而非仅仅是贸易增长 [1][8][9] * 预计2025-32年全球新船订单总量(总合同价值)将达到441百万CGT(修正总吨)或1.2万亿美元,年均55百万CGT或1540亿美元,与2021-24年的年均60百万CGT/1540亿美元相当 [8][9] * 上升周期分为两个阶段: * **盈利繁荣阶段(2025-28年)**:新船订单将回落至2022-23年水平,但因全球产能极度紧张(订单覆盖年限维持在2.5年以上),新造船价格仅从2024年峰值回落12%,船厂将从2024年赢得的高价订单和较低的钢材价格(占运营成本30%)中受益 [10][13] * **订单重获阶段(2029-32年)**:受老龄船队替换需求和更严格的脱碳法规驱动,新船订单将从2029年起显著回升,推动订单积压和新造船价格重回2024年峰值水平,但此阶段交付的订单是在2025-27年以较低价格赢得,盈利和利润率可能收缩 [9][10] **驱动因素分析** * **脱碳需求**:IMO和EU的脱碳法规(如GHG减排战略、FuelEU Maritime)将通过罚款或交易配额增加无法达标船队的运营成本 [9][56] * 经济分析显示,到2028年,传统燃料(VLSFO)船舶在计入脱碳罚款后,其运营成本仍低于大多数替代燃料船舶(如甲醇、氨),但正常LNG燃料船除外;到2035年,传统燃料船舶的运营成本将高于替代燃料船舶 [9][58] * 为满足直接合规目标,采用替代燃料(假设全部为LNG)的船舶比例需在2028年达到24%,2035年达到50% [11][57] * 预计绿色替代燃料船在船队+订单簿中的占比将从2024年的14%大幅提升至2032年的45% [22] * **替换需求**:替换需求将由老龄船队驱动,特别是油轮和散货船,预计从2029年开始,因为在上一个上升周期(2009-12年)交付的船舶将超过20年船龄,将被新的绿色船舶替换 [9][11][78] * 截至2025年6月,41%的油轮和23%的散货船船队容量已超过20年,而现有订单仅占船队容量的15%和11%,表明从2029年开始将引发替换需求 [5][84] * **贸易增长**:贸易增长将是集装箱船、散货船和LPG/LNG气体运输船的主要驱动因素,因其经济增⻓、能源需求和供应链多元化 [88][89] **产能与价格展望** * **有限产能扩张**:尽管根据合同,计划交付量将从2024年的41百万CGT增长27%至2027年的52百万CGT,但预计全球船厂产能仅在2025-27年以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扩张主要来自中国船厂(新船厂和旧船厂重启),而韩国和日本船厂则保持保守 [13][25][114] * **新造船价格**:由于严格的产能和结构上更强的订单需求,预计新造船价格(克拉克森指数)在2025-28年将保持高位,尽管从2024年峰值189回落12%至2028年的166,随后从2029年起反弹 [11][13][19] **中国船厂的市场份额与竞争力** * **美国港口费用影响有限**:市场认为美国对中国建造船舶征收更高港口服务费可能导致中国船厂市场份额流失,但影响有限,因为非中国航运运营商可以灵活地将中国建造的船舶部署在美国以外的地区,目前国际船队中停靠美国港口的船只仅有4%是中国建造或运营,美国进出口仅占全球贸易量的12% [5][12][32] * **市场份额变化原因**:将中国船厂2025年市场份额流失归因于产能紧张(中国订单覆盖年限达3.7年,而韩国/日本为3年),而非美国费用 [5][12] * **市场份额回升**:相信中国订单量的下降和产能扩张,加上更具吸引力的定价,应有助于从2026年起重新获得市场份额,2025年6月和7月的新船订单(中国占69%)已表明中国正在夺回市场份额(对比2025年前5个月的49%) [5][14] * **成本优势**:中国船厂是成本领导者,运营成本占收入的比例较低(如扬子江造船为74%),而韩国同行(如HHI、SHI、Hanwha)为90-98% [40] **股价驱动因素与投资偏好** * **股价驱动**:历史上股价主要由订单积压驱动,但也受盈利超预期驱动,因为订单决定收入,而最终盈利取决于成本(如钢材价格)和运营效率;考虑到订单受产能而非需求限制,当前订单簿并未公平反映长期价值 [2][14] * **投资偏好**:偏好扬子江造船(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因其具有成本优势和高回报,尤其在此次上升周期的盈利繁荣阶段,预计新订单将从2026年起回升,且其估值具有吸引力(2026年预期市净率1.6倍 vs 30%的ROE和7%的股息收益率) [2][5][15] * 同时看好Namura Shipbuilding(买入评级),因其是散货船订单趋势改善的主要受益者 [15] **估值比较** * 中国造船业估值更具吸引力:扬子江造船2026年预期P/B为1.6倍,ROE为30%,股息收益率为7%;相比之下,韩国造船业2026年预期P/B为4.1倍,ROE为22%,股息收益率为1% [45] **其他重要内容** **新订单预测细节** * 预计2025年新船订单量将同比大幅下降44%,因主要下游细分市场(集装箱航运和LNG运输船)盈利能力下降以及关税紧张局势下的贸易前景不确定性 [49] * 2025-32年新订单量 breakdown:26%来自脱碳需求,48%来自替换需求,26%来自贸易增长 [9][21] * 分船型看,2025-32年新合同订单量预计为:集装箱船100.9百万CGT,油轮94.4百万CGT,散货船112.6百万CGT,LPG运输船18.6百万CGT,LNG运输船36.7百万CGT [51][52] **当前周期订单取消风险低** * 当前周期新船订单取消风险较低,因为:1) 新造船价格预计仅下跌12%,低于船东10-20%(平均15%)的预付款;2) 集装箱航运业主要参与者过去五年利润创纪录,积累了大量现金;3) 航运公司可通过绿色发行资助替代燃料船舶 [103] **注意与假设** * 分析基于IMO脱碳目标、船队老龄化数据、贸易增长预测(如LNG需求到2040年增⻓60%)、以及自下而上的全球船厂产能分析 [52][89][114] * 报告由高盛发布,并声明可能与其覆盖的公司存在业务往来,存在潜在利益冲突 [4]
Associated Banc-p(ASB) - 2025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9 08: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息税前利润(EBIT)从2024财年翻倍至2025财年的1.134亿美元 [7] - 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4.1% [16] - 集团资产负债表增强超过30%至13亿美元 [22] - 集团现金余额达5.83亿美元 [22] - 经营活动产生超过4亿美元的显著现金流 [23] - 偿还4000万美元债务并投资1.46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 [23] - 成功超额认购的资本筹集获得2.5亿美元净收益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造船业务收入增长28% 主要来自OPC CATs和潜艇合同收入增加 [17] - 美国支持业务收入收缩9% 因LCS船舶前沿部署变化减少收入 [17] - 澳大拉西亚造船业务增长60% 因被任命为澳大利亚主权造船商及前两个关键合同工作 [17] - 澳大拉西亚支持业务改善27% 因舰队维护活动扩大推动服务工作量增加 [17] - 美国支持业务在2025财年实现盈利显著改善 受益于丹东先进制造卓越中心的贡献 [19] - 澳大拉西亚支持业务通过缩短发票周期实现盈利显著增长24% [19] - 美国造船业务盈利收缩 主要因LCS和EMF项目结束导致的利润率压缩 [20] - 所有业务部门均实现同比增长 EBIT利润率提高180个基点 [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收入显著增长 主要来自造船业务28%的增长 [17] - 澳大拉西亚市场表现显著改善 对集团整体利润率提升有重要贡献 [22] - 客户分布以国防为主 占收入的97% [2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订单簿接近历史新高 达130亿美元 [8] - 签署战略造船协议 确立为澳大利亚水面作战舰艇战略造船商 [26] - 成为登陆艇中型和重型项目的主承包商 [26] - 潜艇模块生产增长 商业船厂签署订单簿显示未来增长潜力 [9] - MMF-3潜艇模块制造设施和大型钢船最终装配棚已获资助并在建设中 [9] - 改变策略从仅作为主承包商转向更灵活模式 愿意与合作伙伴合作 [44] - 利用产能和能力支持美国驱逐舰等项目 [45] - 招募策略注重从基层培养人才 内部晋升防止工资大幅增长 [6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财年是转型之年 实现重要转折点 [2] - 国防部门工作将继续增长 相对商业造船比例增加 [6] - 预计澳大利亚通过造船协议继续增长 [27] - AUKUS协议在潜艇模块和技术能力方面提供额外增长机会 [28] - 利用美国和澳大利亚及全球国防支出趋势 [28] - 全球冲突增加时期 处于国防行业有利时机 [28] - 业务执行五年前制定的战略 [29] 其他重要信息 - 运营五个船厂 遍布四个国家 [4] - 拥有八个服务中心 [5] - 49艘船舶在建或计划中 73艘船舶处于维护合同下 [5] - 全球员工人数近4500人 [6] - 今年接收七艘船舶订单并交付七艘 [5] - 通用护卫舰Downselect提前于12月预期日程 [10] - 与三菱合作最上级护卫舰项目 对两国具有战略重要性 [11] - 澳大利亚边防部队海角级船舶在战略防御审查中概述 提供额外增长机会 [12] - 美国增材制造卓越中心今年开始贡献业绩 [1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2026年美国部门利润率展望 - 美国造船业务因TAX和AFDN合同问题受到拖累 正在努力近期解决TAX问题 [35] - 即将结束AFDM过渡阶段 预计随着项目推进将看到收入和盈利能力增加 [36] - TADS项目提供显著收入贡献 LCU项目全面展开 OPC投入生产 [37] 问题: 关于澳大利亚战略造船协议及登陆艇项目时间表 - 目前有海角级船舶在建 最后两艘Guardian级在建 [39] - 正与边防部队合作将战略防御审查中宣布的内容转化为额外海角级订单 [39] - 登陆艇中型项目处于设计阶段 近期将转为完整合同 [40] - 目标在今年年底前签订重型登陆艇合同 [40] - 这两个项目将为订单簿增加近50亿美元 [40] 问题: 关于美国潜艇模块制造及其他合作机会 - 改变策略从仅作为主承包商转向更灵活模式 愿意与合作伙伴合作 [44] - 愿意支持美国驱逐舰等项目 潜艇模块工作已在开展 [45] - 正在与美国进行多个对话 讨论如何利用产能和能力 [46] - 如有需要 有能力增加船厂和产能 [46] 问题: 关于澳大利亚2026财年EBIT展望 - 不期望再次实现利润翻倍 但预计不会倒退 [51] - 随着收入增长 利润应该会增长 保持稳定增长 [52] - 登陆艇中型船舶风险相对较低 预计利润确认与收入一致 [52] 问题: 关于支持业务EBIT展望及潜在意外因素 - 去年略超5亿美元目标 今年增长不太大 [54] - 澳大利亚交付更多船舶带来更多工作机会 Guardian级船舶开始进入五年维护期 [55] - 美国正在研究LCS船舶部署地点以捕获更多工作 [55] - 圣地亚哥浮船坞预计本财年中投入运营 [56] - 支持工作风险较低 有机会提高盈利能力 [57] 问题: 关于移动海军船厂土地及收购意向 - 购买前阿拉巴马船厂 现称移动海军船厂 [58] - 不想拥有该土地 但视为扩展机会 [59] - 海军确保该场地不被其他行业占用 作为未来免费选择 [59] 问题: 关于亨德森与移动地区人员需求及招聘难度 - 两个设施未来几年各需要近1000人 [61] - 招聘策略注重从基层培养人才 内部晋升防止工资大幅增长 [62] - 两个船厂人数曾略高于当前水平 有人才可用 [63] 问题: 关于登陆艇建造地点及相关资本支出 - 登陆艇中型适合现有设施 可能需要数百万美元用于特定钢铁制造 [68] - 登陆艇重型可能太大 不适合现有设施 [69] - 政府宣布1.27亿美元研究防御区域 可能由政府拥有和资助 [70] 问题: 关于REAs(应计请求调整)进展 - 三艘船舶在TAPS项目下进展中 继续与美国海军讨论 [72] - 未最终确定REA 但已在财务报表中反映预期结果 [73] - REA结算后将带来显著现金注入 [74] - REA不会比准备金大很多 如有重大变化会考虑 [75] 问题: 关于MMF3合同付款及会计处理 - 4.5亿美元合同有五个里程碑 已满足两个 收到3.5亿美元 [76] - 剩余1亿美元对应三个里程碑 将在建设后期获得 [76] - 已支付约8000万美元税款 [77] - 现金余额中约2亿美元代表MMSE合同 [78] - 收入将在十年合同期内确认 2026财年预计2330万美元 剩余八年半平均每年5900万美元 [79] 问题: 关于韩华收购案及合作伙伴反应 - 财政部长预计9月决定是否允许持股19.9% [82] - 战略造船协议和金股为联邦提供确定性 [83] - 持股19.9%不会获得敏感技术信息 但可能引起设计方紧张 [85]
Associated Banc-p(ASB) - 2025 H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29 07:30
业绩总结 - FY25收入为18.23亿澳元,同比增长24.1%[7] - FY25 EBIT为1.134亿澳元,同比增长100.8%[7] - FY25净利润为8970万澳元,同比增长442.3%[15] - FY25 EBIT利润率为6.2%,较FY24提升240个基点[7] - FY25每股收益为23.6澳分,同比增长476.2%[7] - FY25 EBITDA为1.865亿澳元,同比增长50.7%[15] - FY25运营现金流为4.063亿澳元,较FY24改善4.193亿澳元[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9.453亿澳元,同比增长40.7%[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839亿澳元,同比增长236.5%[13] - 2025财年净现金流为4.19亿澳元,较上年减少8,080万澳元[24] - 2025财年总负债为16.366亿澳元,同比增长50.3%[13] - 2025财年公司净资产为13.087亿澳元,同比增长30.3%[13] 用户数据与市场表现 - 当前订单总额为131亿澳元,包括选项[2] - 公司订单总额达到131亿美元,自2020财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25%[54] - FY25防务业务收入占比为97%[19] - FY25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收入分别为4.352亿澳元和13.881亿澳元[20] 未来展望与战略 - 2025财年资本支出预计达到12亿澳元,主要用于船厂扩建项目[54] - 公司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支持和维持收入预计到2027财年将达到5亿澳元[42] - Austal在2023年与美国海军签订的T-AGOS合同总额为32亿美元[64] - 2024年,Austal USA获得由通用动力电气船舶公司授予的670百万澳元合同,以扩展生产能力[64] 研发与扩张 - Austal在1988年于澳大利亚珀斯开始运营,1999年在阿拉巴马州建立了首个美国造船厂[64] - 2011年,Austal收购了菲律宾巴兰班的商业造船设施[64] - 2018年,Austal收购了越南Vung Tau的商业造船设施[64] - Austal被批准为澳大利亚的战略造船商[64] 风险与挑战 - 公司财务报表中涉及重大判断,并包含前瞻性元素[60] - 公司的前瞻性声明可能受到已知和未知风险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与预期有显著差异[59] - Austal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美国项目的影响、政府资金的可用性以及客户优先级的变化[61] - Austal在亚洲的扩展带来了进入新司法管辖区或在其他地区扩展时典型的风险[61]
HII Taps Chewning to Lead Maritime Systems and Corporate Strategy
Globenewswire· 2025-08-29 04:30
公司人事任命与战略调整 - 任命Eric Chewning为海事系统与公司战略执行副总裁 负责领导海事和先进技术开发战略[1] - 新职位旨在扩大职责范围 包括加强造船业和多域作战能力部署以巩固美国海事优势[1] - 该高管拥有美国国防部工业基础政策领导经验 自2023年1月加入后主导了工业基础扩张[2] 工业基础扩张具体措施 - 外包工时今年预计实现翻倍增长 两年内达到四倍增长 提升工业基础产能和交付效率[9] - 收购南卡罗来纳州先进制造设施 成立查尔斯顿运营中心加速潜艇模块和航母结构单元生产[9] - 扩展国际合作伙伴网络 包括韩国HD现代重工和英国Babcock国际集团[9] - 与Babcock成立合资企业H&B Defense 为澳大利亚常规武装核动力潜艇计划提供支持[9] 技术合作与创新部署 - 与C3 AI等企业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 加速工业4.0技术和人工智能在造船生产中的应用[9] - 通过Dark Sea Labs先进技术小组开发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策略[6] - 重点发展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合成训练等跨域能力[8] 公司基础信息与业务定位 - 作为全美最大军用造船企业 拥有135年以上国家安全领域经验[8] - 全球全域防务提供商 员工总数44,000人 总部位于弗吉尼亚[8] - 业务范围涵盖舰船建造、无人系统、网络战、情报监视侦察等关键能力领域[8]
Huntington Ingalls Wins Deal to Aid Aircraft Carriers & Surface Ships
ZACKS· 2025-08-26 21:26
公司近期动态 - 旗下Fleet Support Group LLC获得西南区域维护中心价值1680万美元的全球工程与技术支持合同[1] - 合同涉及西海岸航空母舰和水面舰艇设备系统的检修与维护 预计于2026年7月前完成[1][2] - 工作执行地点覆盖美国圣迭戈、布雷默顿以及日本横须贺三大基地[2]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自1933年起为美国海军设计建造超过31艘航空母舰 包括现役全部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4] - 作为美国最大军用造船商 目前正在建造新一代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4] - 在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等水面作战舰艇领域占据核心承包商地位[4] - 拥有超过135年的舰船建造经验 持续获得稳定的国防订单[5] 行业增长前景 - 地缘政治问题与领土争端推动各国加强海军建设 全球海军舰艇支出持续增长[6] - 全球海军舰艇与水面作战舰船市场2023-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56%[7] - 作为美国唯一核动力航母设计建造商 公司将直接受益于行业扩张[7] 同业公司比较 - 通用动力公司(GD)是美国海军核动力潜艇主要承包商 长期盈利增长率达107%[8] - 2025年销售额预计实现72%的同比增长[8] - 英国BAE系统公司(BAESY)承建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长期盈利增长率145%[9] - 2025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大幅增长634%[9]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MT)生产自由级近海战斗舰 长期盈利增长率103%[10] - 2025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46%[11] 股价表现 - 过去六个月公司股价上涨553% 显著超越行业189%的平均涨幅[12]
新兴市场股票持仓:我们在新兴市场的持仓情况
2025-08-25 09:40
行业与公司 * 报告分析全球新兴市场(GEMs)基金的股票配置情况 覆盖近300只主动型GEMs基金 总资产管理规模达6170亿美元[2][22][30] * 研究范围涵盖多个新兴市场地区 包括中国大陆 亚洲(除中国外) 欧洲 中东及非洲(EMEA) 拉丁美洲(LatAm)等[2][3][4][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大陆市场配置开始回升但整体仍低配** GEMs基金投资组合中中国大陆占比从2024年8月的22.5%升至近28% 但相对基准仍低配340个基点 仅15%的基金超配该市场 自4月以来低配幅度收窄约60个基点 资金主要轮动至科技和消费类大型股 阿里巴巴(+7.1%) 小米(+7.1%)和比亚迪(+6.1%)是年初以来GEMs基金持股比例增幅最大的公司[2] * **除中国外亚洲地区对韩国兴趣重燃** GEMs基金对韩国的低配幅度已缩减至-87个基点 为2013年有数据以来最小 自4月下旬以来外国投资者购入近80亿美元韩股 大部分流入发生在6月初韩国大选之后 金融业是最大超配行业(相对基准+25个基点) 活跃买盘集中在造船 国防和科技板块 HD韩国造船海洋工程(近六个月GEMs基金持股比例+3.6%) 现代Rotem(+2.9%)和SK海力士(+2.9%)最受青睐[3] * **EMEA地区波兰出现获利了结** 波兰股市年初至今上涨60%后出现获利了结迹象 持有波兰股票的GEMs基金比例从4月的74%降至71% 6月主动权重大幅下降15个基点 主要因部分基金出售PKO银行和Bank Millennium的持仓[4] * **拉丁美洲仍是共识超配区域** GEMs基金对巴西超配260个基点(若排除MercadoLibre则为约160个基点) 对墨西哥超配80个基点 这一态势年内基本保持稳定 但超配头寸集中在部分热门股 如Banorte MercadoLibre Itau Walmex和Raia Dragosil 持仓有拓宽空间[5] * **行业偏好** 资本货物是最大的行业超配 过去六个月小幅增加 基金也重仓配置消费者服务 耐用消费品与服装 食品饮料与烟草以及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行业 对技术硬件与设备 银行和材料行业则低配[26] * **个股持仓亮点** MercadoLibre是持仓最广泛(>33%基金持有)的股票中最大的主动超配 45%的GEMs基金持有该股 超配96个基点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94%基金持有)和阿里巴巴集团控股(83%基金持有)是最大的主动低配 主动权重分别为-136个基点和-83个基点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 小米和比亚迪是基金持股比例增幅最大的“热门”股票 近六个月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比例增加了6-8个百分点 BeOne Medicines Hapvida和Hypera则是遭抛售最严重的“冷门”股票 持有基金比例减少了9-14个百分点[28] 其他重要内容 * **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市场渗透率低** 仅约62%的GEMs基金投资于沙特阿拉伯或阿联酋(42个月前为40%) 仍有较大增持空间 中国大陆 台湾 印度 巴西 韩国和印尼是覆盖最广泛的市场 超过90%的基金有敞口[25] * **配置数据可作为阿尔法来源** 分析显示 在持有基金最少(<5%)的股票中 那些主动低配幅度最大的股票自2013年7月以来年化表现比富时EM指数高出6% 而历史上基金持股比例在六个月内增幅最大的股票 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平均表现比市场差8%[32] * **数据来源与时效性** 使用Factset所有权数据 基于Lionshares数据但由Factset每日更新 数据通常在美国季度结束后45天发布 但许多数据滞后时间更短[33]
Why Huntington Ingalls (HII) is a Top Value Stock for the Long-Term
ZACKS· 2025-08-22 22:40
Zacks投资工具概述 - Zacks Premium提供包括Zacks Rank和Zacks Industry Rank每日更新、Zacks 1 Rank List完全访问权、股票研究报告及高级选股器在内的多种研究工具,旨在帮助投资者提升投资决策能力 [1] - 该服务额外包含Zacks Style Scores评分系统,作为Zacks Rank的补充指标 [1][2] Zacks Style Scores评分体系 - 评分系统基于价值、增长和动量特性为每只股票分配A/B/C/D/F等级,A级代表最高 outperformance 概率 [2] - 价值评分(Value Score)通过P/E、PEG、Price/Sales等估值比率识别被低估的股票 [3] - 增长评分(Growth Score)分析预测及历史收益、销售额和现金流以筛选具备可持续增长潜力的公司 [4] - 动量评分(Momentum Score)利用周度价格变动和盈利预测月度百分比变化等因素判断高动量股票的最佳买入时机 [5] - VGM评分综合三种评分维度,通过加权计算突出兼具吸引力估值、优质增长预期和强劲动量的企业 [6] Zacks Rank评级系统 - Zacks Rank专利评级模型基于盈利预测修订数据构建投资组合,其1(强力买入)级股票自1988年以来年均回报率达+23.75%,超越标普500指数两倍以上 [7][8] - 每日有超过200家公司获Strong Buy评级,另有约600家获Buy评级,合计提供800余只顶级评级标的 [8][9] 评分与评级协同应用 - 最优选股策略为选择同时具备Zacks Rank 1/2评级和Style Scores A/B级的股票 [10] - 即使对3(持有)级股票,也需确保其具有A/B级评分以维持上行潜力 [10] - 盈利预测修订方向是核心决策因素,4(卖出)或5(强力卖出)评级股票即使评分优异仍存在盈利预期下滑和股价下跌风险 [11]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案例 - 该公司为美国海军及海岸警卫队设计建造核动力舰艇和非核舰船,并提供全球军用船舶售后服 [12] - 当前获Zacks Rank 3(持有)评级,VGM评分B级,价值评分B级(远期市盈率18.13倍) [12][13] - 过去60日内8位分析师上调2025财年盈利预测,共识预期上调0.39美元至每股14.70美元,历史平均盈利惊喜度达+3.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