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成药制药
icon
搜索文档
新董事长刚上任便出现违规行为,嘉应制药及李能等领490万元罚单
搜狐财经· 2025-08-04 15:48
公司违规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广东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及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及未及时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3] - 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李能)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通过子公司湖南嘉应获得短期资金拆借,单笔金额4万元至5999万元,累计2.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 [3] - 公司已收回全部资金并支付利息,且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该事项 [3] - 广东监管局拟对公司罚款150万元,对董事长李能罚款160万元,对总经理游永平罚款100万元,对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罚款80万元 [4] 公司股权变动与治理结构 - 2024年7月股东陈少彬以每股10元向养天和转让7%股份,交易金额3.55亿元,养天和成为第二大股东 [4] - 2024年8月李能(养天和系实际控制人之一)出任董事长,养天和系多名高管进入管理层 [5] - 李能同时担任养天和旗下多家医药及投资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等职务 [5]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为中成药制药企业,拥有湖南长沙和广东梅州两个研发生产基地,总资产10亿多元,总市值近30亿元 [6] - 2024年营收3.76亿元(同比减少29.46%),归母净利润2061.16万元(同比减少39.94%)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亿元(同比增加28.83%),归母净利润1540.33万元(同比增加197.23%) [7]
嘉应制药因信披违规收到证监会490万元罚单
经济观察网· 2025-08-04 15:05
行政处罚事件 - 公司因2.2亿元关联资金拆借未及时披露被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处罚,罚款总额490万元,其中公司罚款150万元,董事长李能罚款160万元,总经理游永平罚款100万元,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罚款80万元 [1] - 资金拆借发生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子公司湖南嘉应以资金循环方式向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短期资金拆借,累计金额达21,999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 [1] - 上述资金往来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且未及时披露,直至2024年年报才予以披露 [2] 公司治理问题 - 董事长李能作为关联方湖南药聚能的实际控制人,组织相关人员向关联方转账,被认定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 - 总经理游永平和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因未勤勉尽责被认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 - 公司虽设有防范关联方占用资金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李能任组长,但仍发生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成药制药企业,拥有5个剂型、70个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涉及咽喉类、感冒类等多个领域 [4] - 主营产品包括双料喉风散、重感灵片等,其中双料喉风散采用百年配方研制,在咽喉科用药中具有较高知名度 [4] - 公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和广东省梅州市拥有两个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3] - 公司于2007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25年8月4日总市值为35.17亿元 [4]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突遭立案,养天和入股后内控问题频出
新京报· 2025-05-30 12:03
公司被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1] - 业内猜测立案或与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1] - 公告发布次日公司股价跌停收盘报6.2元/股跌幅7.46%[1] 内部控制缺陷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 - 全资子公司存在未经审批的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和非关联方财务资助情况[2] - 子公司累计转出资金2.35亿元其中关联方1.7亿元非关联方6500万元[2] - 资金多为月初转出月末转回各月度末无余额但未履行审批披露程序[2] 关联交易问题 - 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子公司[3] - 2024年公司与关联方发生未审议披露的关联交易金额1039.93万元[3] - 关联交易直到2025年4月才进行补充披露[3] 股权变更与高层变动 - 2024年7月第二大股东养天和以3.55亿元受让公司7%股份[4] - 养天和实控人李能随后当选公司董事长[4] - 2025年3月至5月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财务总监相继辞职[5] 财务表现 - 2023-2024年公司营收连续下滑分别为5.33亿元(-19.11%)和3.76亿元(-29.46%)[6]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2万元(-21.88%)和2061万元(-39.94%)[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亿元(+28.83%)归母净利润1540万元(+197.23%)[6] - 业绩改善源于渠道拓展和成本管理优化[6] 未回应问题 - 公司未回应立案调查是否与资金管理关联交易问题相关[7] - 未说明如何确保董事长决策独立性及是否存在股东利益优先情况[7] - 未解释高层频繁变动是否与内控问题或股东干预有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