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

搜索文档
选择哪行哪行凉?清北人才深陷行业“魔咒”,如今扎堆挤进教育界
搜狐财经· 2025-10-09 21:18
清北选啥啥遭殃? "清北人涌向哪里,哪里就遭殃"的说法流传近二十年,每次行业波动都被拿来印证。 2005年外企成为清北学子的热门选择,随后外资巨头增速持续垫底;2015年互联网大厂迎来顶尖人才扎 堆,没多久便出现全球性裁员潮。 前言 清华北大一直是我们国内最顶尖的学府,更是无数学生挤破脑袋也要追求的梦想学堂。 但在近二十年来,"清北学子扎堆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就难逃衰退"的说法广为流传。 明明是我国的顶尖高材生,为何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又是什么原因让清北学子成为"行业杀手的"? 更直观的是在2019年,当时在线教育成为新风口,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让行业格局彻底重塑。 但将行业兴衰归因于顶尖学子的选择,显然颠倒了因果。 清北群体从不是行业的"终结者",而是周期的"精准捕手"。 这群在升学竞赛中胜出的人,手握优质文凭与高效信息网络,最擅长在不确定性中锁定确定的红利,却 从不会踏入未成熟的领域。 2000年互联网萌芽时,清北计算机系学生多奔赴硅谷或外企,无人愿触碰这个"无兜底的游戏";直到 2015年行业模式跑通、利润明确,大厂才迎来他们的集体入场。 这种"后发入场"的特征,注定其选择总出现在行业成熟期的尾巴 ...
职场断亲,年轻人的低电生存
虎嗅· 2025-09-04 10:45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职场正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偌大的办公室里,每天见面的同事,却鲜少面对面交流,甚至不知道彼此姓名。 职场断亲一代 格子间中,每个人像轨道中独立的小球,被制度和绩效推着向前,只在必要的节点短暂碰撞。一些年轻人发现,过去的"同事即半个亲戚"的现象已经消 散。断亲,作为新一代打工人们的"节能模式",正在成为当代职场的底色。 早晨八点进入公司大楼的一瞬,李莉低头,发现自己已经习惯性地握上拳头,紧闭双唇。 在北京这家金融类国企工作五年以来,李莉发现自己在职场变得越来越内向和封闭。她记得自己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时的样子,目明心亮、热忱外向。那 时的她没有想到,如今的自己,为了不卷入过多漩涡,会在职场选择"断亲",不再在工作中投入过多情绪。 当下,过去"同事即半个亲戚"的职场氛围正在消散。断亲,成了当代打工人的新底色。 据《半月谈》一文表述,所谓"断亲",是指在工作中减少与职场的情感联结,阻断非必要的亲密关系。比如,能线上沟通就绝不打电话;给自己贴上"职 场i人"的人设;不参加公司饭局,公事公办,不聊八卦等。 耳机一戴,谁都不爱。早晨九点半,杨林到了办公室。推开公司玻璃门的那刻,她发现同事和自己一样,拿着外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