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集运指数大跌近8%,如何看待未来的运力过剩?
对冲研投· 2025-11-25 15:15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作者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 传递客观的市场信息 文 | 塔林夫 来源 |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航运业的强周期属性基本由下面的逻辑驱动:首先是需求爆发或者供给收缩带来上升和繁荣,船东在手握大量现金的同时为了攫取更多利 润便大量签下新船订单。而后随着需求高位触顶向下,供需走向宽松,且随着此前的运力订单不断交付叠加船舶作为运力供给本身难以短 时间出清,过剩状况便不断加剧,市场随之进入下行和萧条周期,为下一次行业出清和需求的抬升做准备。 因此,自2022年俄乌战争的爆发和美联储开启大幅度加息,全球需求开始萎缩,集运业也由此正式从2020-2021的繁荣中触顶回落,下 行周期开启。同时,美国在2025年的对等关税和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右翼的上台使得全球化阶段性触顶继续抑制了需求的增长。尽管2024 年的红海危机导致的供给急剧收缩又掀起了一波小高潮,但这只是延缓了下行的速度甚至是萧条时期的到来,可以看到的2023-2024、 2027-2028的两轮新船交付高峰将进一步拉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运力过剩程度和行业的不景气程度的加深难以避免 ...
价值投资的终极路线--理解社会大趋势
雪球· 2025-11-17 16:10
巴菲特投资哲学的核心演变 - 投资Google并非支持AI 而是看重AI泡沫破灭后Google的不可战胜地位 这与投资苹果时看重其平台价值和用户壁垒的内核一致[4] - 巴菲特投资哲学的实质在于通过学习和扩大能力圈来理解变化 例如从最初不投资科技股和航空股转变为重仓苹果和投资航空股 其核心逻辑未变[11] - 价值投资的终极阶段是对未来社会、经济、行业、公司变化的理解与预测 体现能力圈的差异[10] 价值投资的层次与误解 - 价值投资初级阶段关注PB、PE、PS等估值指标 隐含逻辑是行业和公司存在周期性 市值和股价因市场情绪波动[7][8] - 价值投资中级阶段关注公司行业地位、ROE、护城河、成长性、自由现金流 隐含逻辑是优势公司的行业地位不易改变[9] - 对价值投资的普遍误解是认为买入各行业龙头公司(如贵州茅台、格力电器、分众传媒)即为价值投资 这偏离了其要义[10] - 巴菲特的历史持仓(如可口可乐)反映了其对美国中产阶级崛起和全球文化输出的社会大趋势的理解[10] 价值投资者的常见误区 - 主要误区包括线性思维、研究过度、缺少大局观和历史观、研究效率低下、不懂得扩大能力范围、执着于财务指标、不懂得识别行业和公司拐点、高估自身认知、过于执着估值细微差别[12][13][14][15] - 在高位开始研究并投资公司(如信维通信、网速科技、海康威视、利亚德)容易陷入赔率很差的境地 通常同时犯多个错误[15] - 高位买入白酒龙头和不断提价的消费股 主要犯有线性思维、缺少大局观、不懂得识别拐点等错误[16]
天康生物20251113
2025-11-14 11:48
公司概况与业务结构 * 公司为金康生物 是一家集油脂加工 玉米采购 生猪养殖 饲料生产和兽用生物制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牧企业 成立于2000年 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3] * 公司业务主要围绕养殖产业链上下游 包括生猪养殖 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饲料加工和销售 此外还从事油脂加工及玉米采购和销售[3] * 截至2024年 公司育肥猪产能为300万头 出栏量为303万头 同比增长8% 在国内生猪养殖行业排名前20[3] * 饲料业务方面 公司在国内拥有30多个生产基地 2024年饲料销量为283万吨[3] * 兽用生物制品业务方面 公司拥有国家级第三方实验室和16条GMP生产线 2024年营收9.9亿元[3] 财务表现与盈利情况 * 2024年 公司综合毛利总额为19.49亿元 其中养殖业务贡献毛利约9亿元 占比46% 饲料业务毛利5.8亿元 占比30% 动保业务毛利6.2亿元 占比24%[2][4][5] * 受猪价波动影响 2023年公司出现净亏损13.63亿元 2024年随着猪价回升 整体业绩有所改善[2][5] * 公司2024年净利润约为6亿元 预计2025年全年净利润约为5亿元 未来利润有望增长[4][9] 核心竞争优势 * 经营模式优势 采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模式 相较于专业化养殖公司 其总体业绩表现更稳定 同时资产负债结构更轻巧[2][7] * 区位优势 主要产能分布在新疆 甘肃和河南 其中新疆与甘肃占总产能60-70% 这些地区具有低密度养殖环境 生物安全防控优势以及较低的行业竞争激烈程度[2][7] * 成本控制优势 公司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优化成本端 2024年底公司的完全综合成本从每公斤15元降至13.5元 预计到2025年三季度进一步降至12元每公斤 成本控制能力领先同行[2][7] 行业趋势与公司前景 * 行业目前处于周期底部阶段 预计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 下半年进入上行阶段[2][8] * 行业底部判断依据包括 行业内亏损时间尚不够长 从历史经验看需持续两到三个季度才能形成真正底部 目前还需两个季度左右时间 虽然部分企业在淘汰产能 但整体产能水平仍高 需要进一步去化[8] * 预计在周期上行阶段 金康生物将显著受益 其养殖业务预计实现毛利约5-6亿 到2027年进一步扩大[8] 估值水平与投资逻辑 * 当前公司市盈率约17倍 相比同行平均33倍估值明显偏低[4][9] * 看好公司的原因包括其所在行业即将迎来复苏期 独特且稳定的经营模式 多项核心竞争优势以及当前被低估的市场价值[4][9]
金螳螂:公司股价短期波动受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
证券日报· 2025-11-05 17:09
公司股价波动原因 - 公司股价短期波动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及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 [2] - 部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系其基于自身策略的独立判断 [2] 公司股东结构与内在价值 - 公司核心股东结构保持稳定 [2] - 股东结构变动并不反映公司内在价值发生根本性变化 [2]
每经热评|白酒业交出近十年“最差季报” 至暗时刻或许正是光明到来的前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21:33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A股所有白酒企业2023年三季度业绩披露完毕,多数酒企业绩加速下滑,部分区域酒企净利润同比降幅接近三位数 [1] - 口子窖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92.55% [1] - 行业龙头贵州茅台前三季度营收超130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5%,但增速创下近十年新低 [1] - 此次季报被形容为白酒行业近十年来的"最差季报" [2] 行业周期与历史对比 - 白酒行业并非首次经历调整,上世纪末名酒曾降价求存,2012年前后受需求影响行业经历寒冬,当时库存高企、价格倒挂与市场信心崩塌的严峻程度远超当下 [3] - 行业已彻底告别高速增长的粗放发展阶段,进入稳定成熟的高质量发展周期 [2] - 下行阶段被视为企业修炼内功与孕育新机遇的过程,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的发展 [3] 企业应对与市场反应 - 相较于过往周期中部分企业通过渠道压货、调整数据粉饰业绩,此次企业敢于暴露真实经营状况,展现了勇气和底气 [2] - 在白酒股业绩尽显寒意之际,资本市场出现反弹,例如10月31日古井贡酒盘中冲高超7%,迎驾贡酒、舍得酒业等跟涨 [4] - 资本市场对行业的反应从错愕转向冷静思考,预示着行业可能迎来格局重塑与价值回归 [5] 行业核心价值与竞争优势 - 从消费端观察,高端白酒及老酒的收藏属性稳固,商务消费场景逐步复苏,刚性需求为行业提供了坚实基本盘 [4] - 头部酒企拥有成瘾性消费、稀缺性、文化溢价三重"护城河",贵州茅台毛利率达91.29%,泸州老窖毛利率达87.11%,在大多数行业中领先 [4] - 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与老酒不断增值的特性,使行业在调整期仍能保持相对稳健的现金流 [4] - 行业的核心价值正从爆发式增长转向穿越周期的抗风险能力与稳定的红利属性 [3]
白酒业交出近十年“最差季报” 至暗时刻或许正是光明到来的前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20:5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A股所有白酒企业2025年三季度业绩披露完毕,多数酒企业绩加速下滑,部分区域酒企净利润同比降幅接近三位数 [1] - 口子窖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92.55% [1] - 行业龙头贵州茅台前三季度营收超130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5%,但增速创下近十年新低 [1] - 此次季报被形容为白酒行业近十年来的最差季报 [2] 行业周期与历史对比 - 白酒行业正经历被称作至暗时刻的调整期,告别高速增长的粗放发展阶段,进入稳定成熟的高质量发展周期 [2] - 行业并非首次经历成长阵痛,上世纪末名酒曾降价求存,2012年前后受需求受限影响经历寒冬,当时库存高企、价格倒挂与市场信心崩塌的严峻程度远超当下 [3] - 行业下行阶段是企业修炼内功与孕育新机遇的过程,每一次深蹲都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的起跳 [3] 企业应对与市场反应 - 此次最差季报以直接方式呈现业绩下滑真相,企业敢于暴露真实经营状况,相较过往通过渠道压货、调整数据等手段粉饰业绩更具长期价值 [2] - 在白酒股业绩尽显寒意之际,资本市场出现截然相反的行情,古井贡酒在10月31日盘中带头冲高超7%,迎驾贡酒、舍得酒业等随之跟涨 [5] - 资本市场对白酒行业的反应已从最初的错愕逐渐转向冷静思考 [5] 行业核心价值与优势 - 历经风浪后,白酒行业核心价值不再是爆发式的业绩增长,而是穿越周期的抗风险能力与稳定的红利属性 [3] - 从消费端观察,高端白酒以及老酒的收藏属性依旧稳固,商务消费场景也在逐步复苏,刚性需求为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本盘 [4] - 头部酒企拥有成瘾性消费、稀缺性、文化溢价三重护城河,贵州茅台毛利率达91.29%,泸州老窖毛利率达87.11%,在大多数行业中遥遥领先 [4] - 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与老酒不断增值的特性,让行业在调整期仍能保持相对稳健的现金流 [4]
白酒业“最差季报”,是至暗时刻也是价值投资的光明前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19:01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A股白酒企业业绩普遍加速下滑,多数酒企业绩表现不佳,部分区域酒企净利润同比降幅接近三位数 [2] - 口子窖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92.6%,凸显行业分化加剧 [2] - 行业龙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1300亿元,同比增长6.32%,但增速创下近十年新低 [2] - 该季度业绩被描述为白酒行业近十年来的“最差季报” [3] 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 - 宏观消费环境疲软导致商务宴请等核心消费场景收缩 [3] - 渠道库存高企和产品价格普遍倒挂给行业带来多重压力 [3] 行业周期与历史对比 - 白酒行业已彻底告别高速增长的粗放阶段,进入稳定成熟的高质量发展周期 [4] - 当前调整期与上世纪末名酒降价求存以及2012年前后需求受限的行业寒冬类似,但历史时期的严峻程度犹胜今朝 [4] - 行业下行阶段是内功修炼和新芽孕育的时期,每一次深蹲都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的起跳 [5] 竞争格局与分化趋势 - 行业分化趋势不断加剧,头部酒企凭借强大的品牌力与渠道掌控力持续挤压中小酒企市场份额 [5] - 行业集中度在调整期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具支撑 [5] 行业核心价值与商业模式 - 白酒行业的核心价值转向穿越周期的抗风险能力与稳定的红利属性,而非爆发式的业绩增长 [5] - 头部酒企拥有成瘾性消费、稀缺性、文化溢价三重护城河 [6] - 贵州茅台毛利率为91.29%,泸州老窖毛利率为87.11%,远高于大多数行业 [6] - 先款后货的商业模式与老酒增值的特性使行业在调整期仍能保持相对稳健的现金流 [6] 消费需求端表现 - 尽管整体需求增速放缓,但高端白酒以及老酒的收藏属性依旧稳固 [5] - 商务消费场景正在逐步复苏,刚性需求为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本盘,避免了需求端的大幅波动 [5] 资本市场反应 - 资本在业绩寒意中悄然涌动,例如古井贡酒股价冲高近7%,迎驾贡酒、舍得股价跟涨超4% [6] - 资本市场反应从最初的错愕逐渐转向冷静思考,预期行业将迎来格局重塑与价值回归 [6]
山西汾酒(600809):收入符合预期,维持稳健增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0 21:4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山西汾酒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6]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0倍、19倍和17倍 [6]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167亿元、1227亿元和1333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46%、+51%和+87% [6]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92亿元,同比下降500%,归母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增长048% [6]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405%,归母净利润290亿元,同比下降138% [6] - 第三季度收入表现符合预期,利润表现超出预期 [6] 第三季度分业务与区域表现 - 第三季度白酒业务收入894亿元,同比增长408% [6] - 汾酒产品收入878亿元,同比增长497%,其他酒类收入163亿元,同比下降286% [6] - 省内市场营收227亿元,同比下降352%,占比254%,省外市场营收667亿元,同比增长311%,占比746% [6] - 代理渠道收入826亿元,同比下降037%,直销、团购及电商平台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1249% [6]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分析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率为324%,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 [6]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746%,同比提升033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102%,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6] - 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00亿元,同比下降143%,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34亿元,同比下降253% [6] - 第三季度末预收账款为600亿元,环比下降185亿元 [6] 财务预测与基础数据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36032亿元,同比增长01%,2026年为37863亿元,同比增长51%,2027年为41031亿元,同比增长84% [5][8]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为957元/股,2026年为1006元/股,2027年为1093元/股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每股净资产为3179元,资产负债率为2800% [1]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公司收盘价为18801元,市净率为64,股息率为322% [1]
财说丨 扭亏昙花一现,盛新锂能多项偿债能力指标亮红灯
新浪财经· 2025-10-30 07:36
业绩表现与盈利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长61%,归属净利润0.8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同比下滑12%,归属净利润仍亏损7.52亿元,同比下滑63%[1][2] - 第三季度业绩改善与同期碳酸锂价格从6.13万元/吨大涨20%相关,但前三季度碳酸锂价格较年初仅下滑2.26%,与公司大幅亏损形成反差[1][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14亿元,同比下滑37.42%,归属净利润亏损8.41亿元,同比降幅高达349.88%[2] - 真正拖累利润的是3.22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其中绝大部分是存货跌价准备,反映了经营管理问题[6] - 截至2025年9月底,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5亿元,同比下降13%,资产质量恶化[6] 债务与流动性风险 - 公司短期流动性极其紧张,流动比率仅为0.83,速动比率低至0.59,均显著低于行业安全线[7][9] - 资产负债率高达50.34%,创十年新高,相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9个百分点[7] - 短期债务压力巨大,短期借款达45.8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5.13亿元,两者合计60.96亿元[9] - 货币资金仅25.6亿元,即使加上20亿元存货,合计45.6亿元,仍较短期负债缺口15.36亿元,债务结构呈现“短债长用”风险特征[9]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43.25亿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35.96%,存在表外风险转化为表内负债的可能[10] - 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9574万股股份,占其持股比例的46%,占公司总股本的10.46%,股权稳定性存在隐患[10][12] 产能利用与资源开发 - 公司已建成锂盐产能13.7万吨/年,但2024年实际产量仅6.76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50%[1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超40%,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37.3%,但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2%,未能受益于行业增长[14] - 核心资源四川木绒锂矿(Li₂O资源量98.96万吨,品位1.62%)截至2025年8月仍未投产,开发进度严重滞后,影响原料自给和成本控制[14][15] 行业供需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碳酸锂产量38.6万吨,同比增加29%,锂盐产量合计56.6万吨LCE,同比增加14.5%,国内锂盐产能持续释放,市场供过于求格局未改[16] - 国储收储3万吨碳酸锂对市场进行托底,但该规模仅占上半年国内产量的7.8%,无法改变全球过剩的根本格局[16]
天润乳业由盈转亏 周期阵痛下如何突围?
新浪财经· 2025-10-24 16:53
公司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0.74亿元,同比下滑3.81%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录得-1061.45万元 [1]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1124.18万元,同比锐减77.60% [1] - 前三季度乳制品销量22.68万吨,同比增长1.91%,但收入反而下滑 [2] 业绩下滑的直接原因 - 牛群结构优化带来成本压力,公司加大低生产价值牛只淘汰力度 [1] - 截至2025年9月末,牛只存栏量从6.48万头降至5.19万头,减少1.29万头 [1] - 针对学生奶和哺育工程奶业务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回款风险暴露 [2] 行业周期与竞争环境 - 9月第4周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同比下跌3.2%,呈现供需失衡格局 [2]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的16.76%进一步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16.17% [2] - 常温乳制品占营收比重达54%,低温乳制品占比约四成,这两大品类行业竞争激烈 [2] 公司战略调整与未来挑战 - 通过缩减存栏、聚焦高产牛群以降低对低迷奶价的敏感度,全群成母牛占比提升至56% [1][3] - 面临液态奶需求复苏缓慢、新产能爬坡期成本高企、坏账计提风险尚未完全释放等挑战 [3] - 行业处于上游去产能、下游去库存周期,公司需将产能升级与成本控制转化为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