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用品

搜索文档
浙企艾灸产品进入出口高峰期
每日商报· 2025-08-08 09:4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艾粒产品采用优质艾草原料经过12道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具有艾草纤维分布均匀且无霉变杂质的特性 符合出口要求[1] - 艾粒产品功效与艾条相当 但具有轻便实惠的特点 更适合现代人使用习惯[1] - 当前正值出口订单旺季 公司仓库正在加紧处理3.4吨艾粒产品的打包发货工作 产品主要销往东亚市场[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医文化在国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国外客户对"冬病夏治"理念关注度显著提高[1] - 艾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正通过产品出口走向世界舞台 让海外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医文化魅力[1] 海关支持措施 - 海关提供"一对一"政策指导 帮助企业梳理各国市场准入标准 特别是东亚市场对艾草制品的特殊检验检疫要求[1] - 海关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查验和优先出证 确保应季产品及时出口 企业线上提交预约后不到半天即完成上门查验[1] - 检验检疫证书通过"云签发"系统实现当天获取 大幅提升出口效率[1] - 海关指导企业建立原材料溯源体系 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1] 文化价值与产业意义 - 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艾灸产品出口既能带动产业发展 又能向世界展示中医智慧[2] - 海关将持续优化监管服务并探索便利化举措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2]
以公益诉讼之剑斩断坑老黑手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23:34
案件概况 - 广东省消委会提起首宗维护老年人权益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要求被告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作出超1500万元惩罚性赔偿 [1] - 案件为全国消协组织涉老诉讼第一案 涉案公司通过"免费体验""专家问诊""亲情营销"等手段构建针对老年人的心理控制链条 [1] - 被告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广东十地市 涉案金额超亿元 违法周期长达近五年 [1] 欺诈手法分析 - 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 健康焦虑等弱点 通过虚假宣传 价格欺诈诱导购买高价低质保健品 [1] - 案件呈现现代消费欺诈典型特征 形成规模化 体系化的欺诈生态 [1] - 欺诈行为不仅造成财产损失 更可能延误正规治疗时机 构成健康与经济双重损害 [1] 公益诉讼机制 - 检察机关刑事追责后移送线索 消委会接续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形成刑事惩戒与民事追偿闭环 [3] - 公益诉讼为分散受害者提供便捷维权通道 降低诉讼成本与举证难度 突破单个受害者维权能力不足困境 [3] - 将分散个体损害转化为可量化公共利益损失 有力捍卫老年群体利益 [3] 惩罚性赔偿制度 - 广东省消委会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三倍惩罚性赔偿金并公开赔礼道歉 [4] - 惩罚性赔偿制度对违法者形成强大震慑 实现"查处一个 警示一片"效果 [4] - 案件为后续类似案件提供实践样本和裁判参考 推动老年消费权益保护司法实践完善 [4] 银发经济影响 - 我国老年人口突破3亿 公益诉讼通过提高违法成本 明晰市场规则为相关企业划下红线 [5] - 法治保障下老年消费者安心消费 银发经济才能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