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村能源基础设施
icon
搜索文档
林伯强:气候风险冲击农村能源安全丨能源思考
第一财经· 2025-09-15 20:28
文章核心观点 - 气候风险通过物理破坏、供需失衡、运输效率下降等渠道对农村能源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需通过科学选址、预警机制、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等策略提升其韧性 [1][4][7][8][9][10] 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现状 -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国家通过低息贷款、财政补贴、项目援助等形式提供大量资金 [2] - 农村电网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国家电网完成农网巩固提升工程12.2万项,电网稳定性提高 [2] - 农村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光伏扶贫计划推动装机爆发式增长,2024年我国县域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43万台 [2] 农村能源未来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分布式光伏、生物质能、风力发电,并完善相关产业链 [3] - 大力推进农村智能电网建设以应对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带来的系统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3] 气候风险对能源基础设施的影响 - 直接物理破坏能源设施,如洪涝灾害冲毁设备、极端高温导致光伏电板工作效率下降 [4] - 导致适应性成本增加,极端天气引发用电需求激增,需加大投资以增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4] - 造成能源系统稳定性下降,极端天气导致可再生能源供给出现较大波动 [5] - 造成能源运输效率下滑,如洪水中断运输渠道,增加运输成本,并因储能技术限制打击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 [6] 应对农村气候风险的策略 - 科学选址规避高风险区域,组建专业团队评估风险并加强防护标准建设 [7] - 建立气候预警机制,与气象部门合作共享数据,制定应急预案并重视气候指数保险 [8] - 推广先进能源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智能微电网和储能技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9] - 加强从业人员气候风险防范意识培训,制定应急预案以减少操作失误和二次损失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