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从WAIC2025看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20250804
中航证券· 2025-08-04 13:19
行业报告:先进制造行业周报 2025年8月4日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AVIC SECURITIES CO., LTD. 从WAIC2025看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 行业评级:增持 分析师:邹润芳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40001 分析师:闫智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4070001 分析师:卢正羽 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521060001 ■ 重点推荐:三晖电气、晶品特装、浙江荣泰、北特科技、汉威科技、组威股份、软通动力、华胜天成 ■ 重点跟踪行业——人形机器人: ■ 核心个假组合:三晖电气、晶品持装、北特科技、浙江荣泰、兆威机电、腾亚精工、组威股份、三花智控、双林股份、中坚科技、莱斯信息、轨通 动力、航锦科技、华伍股份、华胜天成、天阳科技 ■ 本周专题研究: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展示成果涵盖底层技术平台、全新机器 产品、 创新互动形式等多个维度,其中具身智能相关成果尤为亮眼,相较于2024年展现出更明显的商业化趋势:1)参展规模扩大:机器人厂商数量翻倍, 核心零部件厂商增多,国际关注度提升;2)场景从"表演"到" ...
每周股票复盘:中国中车(601766)签订329.2亿元重大合同
搜狐财经· 2025-08-03 01:35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近期(主要为2025年5月至7月)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329.2亿元 人民币。具体包括:- 与巴西圣保罗地铁公司、上海申通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 限公司等境内外客户签订了总计约143.4亿元人民币的城市轨道车辆销售及维保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 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各路局公司签订了总计约69亿元人民币的机车修理合同;- 与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 有限公司新昌发电分公司、新余市风润新能源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等签订了 总计约40.3亿元人民币的风电设备销售合同和储能设备销售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 了总计约30.2亿元人民币的动力集中动车组销售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总计约 25.5亿元人民币的货车销售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各路局公司签订了总计约20.8亿 元人民币的客车修理合同。上述合同总金额约占本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4年营业收入的13.4%。中国 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25年7月29日。 H股市场公告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H股和A股的法定注册股本分别为4,3 ...
近2GWh!中车、天合、海辰储能爆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7-30 18:48
储能行业近期动态 - 3家企业公布储能重要进展,涉及订单容量规模近2GWh [1][2] 中国中车 - 签订约40.3亿元风电和储能设备销售合同,涉及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新余市风润新能源、华能新能源云南分公司等 [3] - 山西芮城100MW/50.41MWh独立储能项目并网,系公司首个飞轮储能项目 [4] - 2024上半年斩获27.2亿元储能设备订单,全年装机容量达12.67GWh,同比激增200% [4] - 2024年末单季再签56.1亿元风光储订单,覆盖华润风电、深圳建融新能源等项目 [4] 天合光能 - 首个单体容量1.2GWh储能系统项目发运智利,海外单体项目交付能力进入"GWh时代" [5] - 采用定制化Elementa金刚2沙漠解决方案应对智利高温、强沙尘环境 [7] - 智利政府2025-2029年储能项目投资将超43亿美元,占能源项目最高比重 [8] - 截至2025年3月智利已投运储能系统954MW/3660MWh,占2030年目标48% [8] - 启动智利本地化服务战略,组建本土运维团队,累计出货电池舱及系统10GWh [9] 海辰储能 - 与英国Elements Green合作部署720MWh电池储能系统,系英国最大规模储能项目之一 [10][12] - 将提供5MWh直流侧储能系统及全定制化集成解决方案,计划2027年投运 [12] - 组建英国项目交付团队并建立当地服务维护网络 [12] - 与智光电气签订15GWh电芯产品战略采购协议 [14] - 与三星物产签署全球合作协议,规划10GWh储能电池及系统项目合作 [14] 行业背景 - Elements Green在英国、欧盟及国际市场拥有15年项目开发经验,规划新建项目超16GW [13]
股市必读:中国中车(601766)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35.12万元,占总成交额1.73%
搜狐财经· 2025-07-30 03:55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近期(主要为2025年5月至7月)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329.2亿元 人民币。具体包括:- 与巴西圣保罗地铁公司、上海申通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 限公司等境内外客户签订了总计约143.4亿元人民币的城市轨道车辆销售及维保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 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各路局公司签订了总计约69亿元人民币的机车修理合同;- 与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 有限公司新昌发电分公司、新余市风润新能源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等签订了 总计约40.3亿元人民币的风电设备销售合同和储能设备销售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 了总计约30.2亿元人民币的动力集中动车组销售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总计约 25.5亿元人民币的货车销售合同;- 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各路局公司签订了总计约20.8亿 元人民币的客车修理合同。上述合同总金额约占本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4年营业收入的13.4%。中国 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7月29日发布此公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 ...
华尔街开始下调评级 受益于AI热潮的“电力大牛股”GE Vernova(GEV.US)难逃杀估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5:04
随着ChatGPT、Claude以及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席卷全球,全球各大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的能源需 求如此巨大,以至于自2024年以来一些长期不受市场青睐的电力股票等公共事业类型股票进入了华尔街 顶级投资机构的视野。 规模随AI芯片等算力基础设施猛烈需求而呈指数级扩张的高耗能AI数据中心背后离不开电力供应这一 核心基础,这也是"AI尽头是电力"这一市场观点的由来。国际能源署(IEA)一份预测报告显示,到2030 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约945太瓦时(TWh),略高于日本目前的总用电 量,人工智能应用将是这一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预计到2030年,聚焦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的整体电力 需求将翻四倍以上。 智通财经APP获悉,聚焦于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的美国电力巨头GE Vernova(GEV.US)截至周一美股收盘 小幅上涨0.48%,仍然位于历史最高股价附近。尽管来自华尔街投资机构Guggenheim和瑞穗的分析师们 在上周强劲的第二季度财报推动股价大涨后双双下调股票评级,但市场对于GE Vernova看涨热情仍未降 温,不过这两大机构开始下调"电力大牛股"GE Vernova评 ...
增18.91%!2025年上半年储能新公司近5万家
行家说储能· 2025-07-21 19:01
储能行业公司注册动态 - 2025年1-6月新注册储能相关公司达48920家,同比增长18.91%,平均日增270家,累计超35万家[1][7][8] - 华能国际成立全资储能科技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业务涵盖储能技术服务、充电站等[1] - 中国能建间接全资持股青海青储储能科技公司,业务包含储能技术服务、风电服务等[2] - 海泰新能联合成立哈尔滨裕耀新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涉及光伏设备制造及储能技术服务[3] - 赣锋锂业通过子公司全资控股深圳赫力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业务覆盖储能及风电技术服务[4][5] 储能公司结构分析 - 新增公司中储能设备相关企业占比83.09%(41191家),同比增长15.19%,储能制造企业1588家,同比增2.78%[8] - 民营企业占比93.71%(38603家),国有企业973家同比减少,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共307家占0.75%[15] - 注册资本分布:100万元以内占39.72%(16156家),100-200万元占26.17%(10645家),5000万元以上仅2.69%(1094家)[15] 区域发展特征 - 广东和江苏新增储能公司均超5000家,河南(2396家)、浙江(2383家)、河北(2274家)、安徽(2260家)紧随其后[12] - 河南增速达64.90%居首,河北增速60.03%次之[13] - 4月新增量达峰值10048家,5月环比下降至7881家,6月回升至8526家[8][10] 行业运行状态 - 全行业12.77%企业(45141家)处于非正常经营状态,2025年上半年新增异常企业648家[8] - 储能设备公司4月新增8360家峰值,2月同比增速83.41%最高,5月环比下滑21.44%[10]
富佳股份20250428
2025-07-16 14:13
涉及公司 未明确提及公司名称,但从会议内容可知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业务涵盖出口、储能、机器人、美容仪、激光雷达、半导体除虫、自主品牌等领域 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收入增速达 60%,二季度预计同比去年二季度继续增长,越南工厂出口业务增量明显[1][2] - 24 年收入体量维持稳定,25 年收入高速增长,但毛利率从 20%左右下降至 15 - 16 个点,主要因客户砍价,且这种趋势会持续[3][4] - **业务布局与发展** - 新制造业务布局两块,储能业务 25 年将有较大营收体现,机器人业务 25 年也会产生一定营收贡献[5][6] - 出口业务方面,除 Shark 外,其他头部客户拓展中,部分产品已出产;下游客户库存正常,提价不太可能,但终端销售商可能因关税权衡提价[9][10] - 美容仪项目因美国客户调整暂时停止,未来有重启可能;激光雷达产品处于评估技术阶段;半导体除虫业务在粮仓领域继续推进,已有小批量出货[12][13] - 自主品牌在美国注册公司推进,目前规模较小;储能业务以大储为主,采用与国企合作模式,25 年预计有 5 - 8 亿营收[13][15] - 粮仓应用设备有两款,目前未产生大规模营收,预计未来会有爆发[16] - **合作与市场策略** - 通过香港贸易公司进行价格定价转移,将利润留在香港,提升综合营运能力[1] - 对于有海外基地需求的公司合作需评估,避免与现有客户冲突;未来产能不会因合作被大幅挤压[11] - 储能项目不长期持有重资产,会脱手卖给央企或通过 STO 放到自动市场[1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与 Shark 合作,Shark 一年年中给预计订单,一个季度给正式订单,一个月下一次正式订单,其下游库存不高[17][18] - 公司目前对外投资谨慎,除越南外,东南亚不再多点布局,拓展新布局可能放至欧洲[19]
中国中车半年预盈超67亿创新高 向新而行推进全产业链“走出去”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29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67.22亿元至75.62亿元,同比增长60%至80% [1][2] - 预计扣非净利润62.16亿元至70.56亿元,同比增长85%至110%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归母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增长202.79%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或创上市以来同期新高,此前最高为2016年上半年的47.95亿元 [2] 订单情况 - 2024年新签订单约3222亿元,其中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72亿元,期末在手订单约3181亿元 [3] - 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底签订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547.4亿元,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22.2% [3] - 重大合同包括城市轨道车辆、动车组销售、风电设备销售、储能设备销售等 [3] 国际业务 - 国际业务营收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4年分别为170.64亿元、200.34亿元、243.82亿元、277.33亿元、283.37亿元,营收占比从7.5%提升至11.5% [4][5] - 2023年国际业务新签订单量打破纪录,达584亿元 [5] - 2016年至2022年国际业务签约额分别为533亿元、404亿元、213亿元、481亿元、421亿元、350亿元和509亿元 [5] 研发投入 - 2017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027.57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为159.37亿元 [1][5] - 2017年研发费用为99.77亿元,此后维持在超百亿元规模 [5] 业务发展 - 产品销量增长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铁路运输行业景气度提升,动车组业务收入显著增长 [1][2] - 公司产品出口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 [4] - 2015年重组至今,公司年度营收均超2000亿元,年度净利润均超百亿元 [4]
聚焦“反内卷”,电新板块投资策略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风电、锂电、储能、户用储能 - **公司**:明阳智能、金风科技、阳光电源、德业股份、通威、大全、特变电工、爱旭股份、金晶科技、艾罗能源、顾德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方面 - **反内卷政策变化**:2024 年 5 月底开始防止内卷式竞争,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整治;2025 年 6 月 29 日人民日报发文,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整治无序竞争,7 月 3 日工信部与光伏产业负责人座谈,目标高但非一刀切[2] - **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通过提价对抗通缩,帮助地方政府还债,避免加重地方财政负担,维持整体经济稳定,还考虑了就业问题[4] - **政策制定挑战**:需平衡多方利益,避免一刀切,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应对通缩压力,统筹全国统一大市场[1][6][7] - **未来政策影响**:政策对市场影响重要,收储问题博弈复杂,需从需求侧拉动需求,关注欧洲碳关税及国际关系变化,可选择风电竞争力强和新技术主题投资[11][12] 行业市场表现 - **2024 年市场轮动**:集中在风电、光伏和锂电板块,风电招标好先炒作,后转向光伏未充分认可,锂电因估值低需求强受青睐[9] - **2025 年与 2024 年市场差异**:2025 年很多行业起步估值高,风电需求被看好,锂电边际需求或降,光伏不乐观,轮动先锂电后风电零部件再光伏,固态电池和铜箔有不同表现[10] - **光伏市场表现**:2024 下半年至 2025 年初经历价格战和抢装潮,未解决供需矛盾,2025 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需求受影响,三季度有高基数效应,需政策发力[5] 行业发展前景 - **用电量增速与装机目标**:2026 - 2030 年全社会用电量复合增速 4% - 6%,增速达 5%以上,光伏装机有望 200GW 以上,风电 110 - 120GW;增速 4%,光伏装机 200GW 有难度,风电约 100GW[1][14][15] - **风能整机行业前景**:前景看好,价格受益防内卷策略,盈利能力提升,明阳智能等公司盈利兑现股价弹性预计 30%以上,港股金风科技受青睐[1][17] - **光伏行业前景**:面临反内卷压力,政府推动价格上涨和行业健康发展,大型硅料企业推进收储计划[3][18] 公司情况 - **阳光电源**:2025 年业绩预计 130 亿元,估值 10 倍,担忧业绩释放节奏和外部因素影响,2026 年有望 15%增长[3][22] - **德业股份**:2025 年预计业绩 35 亿元,市值约 460 - 470 亿元,估值略高于 10 倍,7 月排产好,第三季度及之后景气度高,估值相对合理[21][23] 投资建议 - **光伏行业**:关注化工属性强的硅料和玻璃细分领域,以及 BC 电池和钙钛矿等新技术领域[3][20] - **储能板块**:关注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逆变器及储能领域龙头企业[21] - **户用储能板块**:关注艾罗、德业、顾德威等公司[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水电、核电、火电脱碳情况**:水电、核电装机容量及利用小时数基本确定,火电脱碳每年新增 40 - 50GW,煤炭发电脱碳占 30 - 40GW,气体发电脱碳占 10GW,生物质脱碳约 1GW,受最大负荷需求驱动[16] - **光伏行业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为政府推动价格上涨和硅料出售方案基本确定;不确定性为价格上涨方式、上涨程度和收储方案细节[19] - **美国市场不确定性对国内企业影响**:关税政策变化和美丽达法案认定问题影响国内企业在美国市场竞争力和发货情况[22][24]
海外客商中国“追风光” 兰洽会“扫货”新能源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16:03
新能源行业国际合作 - 第31届兰洽会展品涉及装备制造、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近40大类上万种产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成为海内外客商关注重点 [1][3] - 甘肃官方举办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进出口洽谈对接会,吸引17国30余位企业高管参与,精准对接需求 [3][5] - 阿拉伯国家对新能源需求逐年增加,涵盖光伏产品、风电储能等领域,也门企业每月需进口5-6个集装箱太阳能光伏板 [1][3] 甘肃新能源产业优势 - 甘肃风能可开发量5.6亿千瓦(全国第四)、太阳能可开发量95亿千瓦(全国第五),形成风机整机、光伏组件、储能装备等全链条产业集群 [3] - 当地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超800亿元,覆盖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储能、氢能等多业态 [3] - 埃及企业每月向中东国家发运20-40个集装箱新能源产品,需求从光伏板扩展至风电设备及高铁相关设备 [5] 海外市场需求动态 - 中东国家新能源技术人才培训需求旺盛,埃及企业同步关注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 [5] - 印尼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光伏产品需求激增,比亚迪等品牌销量持续增长,当地政府希望拓展与甘肃在新能源、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5] - 甘肃计划深化与中亚、西亚、中东国家在风电建设项目上的合作,此前已举办摩尔多瓦、俄罗斯专场机电产品线上对接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