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茶饮连锁

搜索文档
2025年Q1共64家中企境内外IPO,同比增加18.52%;募集资金共计342.81亿元人民币丨睿兽分析IPO季报
创业邦· 2025-05-03 08:53
中国企业IPO概况 - 2025年Q1中国企业IPO数量共64家,同比2024年Q1增加18.52%,环比2024年Q4减少17.95% [3] - 赴美上市企业数量相对稳定,占2025年Q1上市企业的34.38% [3] - A股市场有27家企业完成IPO,港股市场15家,美股市场22家 [3] - A股市场IPO募资总额162.76亿元人民币,港股市场159.80亿元人民币,美股市场20.26亿元人民币 [3] 行业/地区分布 - 传统行业IPO数量14家,占比21.88%,募资规模83.42亿元人民币位居第一 [7] - 医疗健康(7家)、汽车交通(6家)、智能制造(5家)、材料(5家)行业IPO数量较多 [7] - 募资规模前五大行业为传统行业、消费(49.27亿元)、材料(43.47亿元)、医疗健康(28.86亿元)、汽车交通(24.26亿元) [7] - 浙江(12家,69.21亿元)IPO数量全国第一,占比18.75%,其次是香港(9家,34.33亿元)和江苏(9家,32.08亿元) [7] 独角兽企业 - 蜜雪冰城是冰淇淋茶饮连锁品牌,港股上市募资32.08亿元人民币 [8] - 维昇药业是内分泌相关治疗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TransCon系列专利技术 [8] 机构投资情况 - 64家IPO公司中有32家曾获投资,机构渗透率50.00% [15] - A股IPO公司机构渗透率70.37%,港股53.33%,美股22.73% [15][17] - VC/PE机构在A股、港股、美股的渗透率分别为70.37%、53.33%、22.73% [15][17] - CVC机构在A股、港股、美股的渗透率分别为25.93%、20.00%、13.64% [15][17]
VC/PE一季度IPO报告
投中网· 2025-04-27 14:35
中国企业IPO市场表现 - 2025Q1共计63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及美股成功IPO,IPO数量同比上涨18.87%,环比下降19.23%,募资总额318亿元,同比上涨13.57%,环比下降37.03% [7][10][12] - 港交所主板IPO募资金额最大,达135.16亿元,纳斯达克资本市场IPO数量最多,共19家 [7][16] - A股IPO周期重启,7家企业获IPO受理,港股连续三个季度承接消费品牌IPO上市,美股流动性新规获批 [12][26][29] 中国企业IPO行业分布 - 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消费行业IPO募资金额位居前三,合计占全行业募资总额55.91%,其中先进制造行业募资63.04亿元,为最大行业 [49] - 电子信息行业账面退出回报达102.83亿元,为各行业最高,医疗健康行业平均账面回报率最高,达4.56倍 [36][41] - 浙江地区IPO数量13家位居首位,募资金额69.54亿元占总额21.87%,内蒙古、河南分列二三位 [59][62] VC/PE机构参与情况 - VC/PE机构IPO渗透率52.38%,18家机构参投超2个上市项目,CPE源峰、君联资本、中金资本、红杉中国各参投3家并列首位 [7][6] - 深交所创业板、上交所科创板、上交所主板VC/PE机构IPO渗透率均为100%,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155.35亿元金额最大 [42][45] - 全球市场中企IPO渗透率创两年新低,主要因VC/PE机构参与集中在A股和港股,美股渗透率不高 [43] 重点IPO案例 - 蜜雪集团募资31.87亿元成为本季度募资额最高企业,当日市值达1008.75亿元 [70][72] - 赤峰黄金、古茗、宜宾银行、布鲁可募资金额分列第二至五位,均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 [28][70] - 江南新材首日涨幅606.83%为涨幅最大企业,海螺材料首日跌幅47.67%为跌幅最大企业 [17][19] 政策动态 - 证监会提出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21][76] - 纳斯达克IPO流动性新规获批,将"注册老股"排除在流通公众持股市值计算体系之外 [29][77] - 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跨部门协调机制建立,推动资本市场"惠港5条"政策落实 [26][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