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助残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助残工作取得显著发展
快讯· 2025-07-22 11:03
顶层设计完善 - 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将发展助残科技创新纳入科技强国建设部署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健康、养老、助残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 [1] - 中国残联等9部委出台《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明确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1] 助残力量汇聚 - 中国残联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及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助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 [1] - 与北京海淀区、上海浦东新区等10个市(区)人民政府及所在省(市)残联签署合作协议确定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 [1] 科技研发应用增强 - 中国残联参与科技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生育健康及妇女儿童健康保障"等重点专项 [2] - 推动视障人群、残疾青少年等需求纳入国家重点专项 [2] - 推广"残疾人与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评估与适配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成果在10多个省市、40多个地区转化落地 [2] 社会氛围营造 - 2024年全国助残日以"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举办活动 [2] - 第17届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以"科技赋能 共享福祉"为主题展示辅助技术科技创新成果 [2] - 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发布智能仿生手、导盲六足机器人等15个典型案例 [2]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汇聚助残科技研发力量 [2] - 加大助残科技研发力度 [2] - 营造科技助残良好环境 [2]
科技助残“苏州方案”:在孵化器里打通“研发-验证-转化”全链条
华夏时报· 2025-05-22 21:29
科技助残孵化平台建设 - 全国首个专注科技助残的创新型孵化平台——苏州市科技助残孵化器(运河能谷)暨阳光赋能示范基地正式启用,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助残生态 [2] - 孵化器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聚焦智能组件、信息无障碍、残健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四大产业领域,具备产业集聚、深度孵化、成果转化等六大核心功能 [3] - 目前已有近30家企业签约入驻,涉及智能辅具研发、康复技术创新等方向,部分产品已市场化或处于技术落地阶段 [3] 科技助残产品展示 - 孤独症神经电刺激干预仪通过3个月神经电刺激干预可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感觉反应、社交行为、整体智力水平 [4] - 脊柱侧弯预防系统采用三维结构光成像技术,可进行早期筛查和康复评估 [6] - 其他展示产品包括AI机器狗软件适配、支持13国外语实时互译的Starv智能眼镜、全球第一支不塞耳的悦享听开放式助听器等 [6] 助残产业生态构建 - 苏州市科技助残创新联合体成立,首批成员包括视界方舟、聆界智联、擎肢未来、心光智援四大专业助残企业联盟 [6] - 联合体将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围绕科技助残产业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6] - 预计未来三年将培育30家科技助残企业,开发50项创新产品,带动5000名残障人士实现高质量就业 [10] 示范基地功能定位 - 阳光赋能示范基地是科技助残产品的集中展示空间和技术验证"实战考场",形成研发成果可视化、技术验证场景化、产业转化直观化的展示体系 [7] - 基地包含残健融合就创业品牌、助残社会组织孵化园、孤独症科普宣教体验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资源调配中心等 [7] - "苏州云梯洁翼飞手队"成立,由残障人士组成无人机作业团队,开展外立面清洗、光伏检测等新型技术服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