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用协同

搜索文档
仪征市:打造校地协同新高地,精准孵化培育“金种子”
新华日报· 2025-07-16 06:01
南京·仪征大学生创业园建设 - 仪征市创新打造"南京·仪征大学生创业园",以"虚拟平台调度、实体园区承载、全域资源联动"为核心理念,破解县域城市"高校资源匮乏、人才外流加剧、产业升级乏力"困局 [1] - 出台《南京·仪征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支持南京·仪征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政策》,形成"1+4+X"规划布局和政策支撑,对单个创业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投资 [1] - 建成"大创园"会客厅、"云谷"共享展厅等超2000平方米,整合大数据、汽车电子、新材料、文旅等创业孵化基地超30万平方米 [1] 校地企合作与创业孵化 - 发布校地"四共促四共建"21项合作愿景清单,将大创园建设成为校地共建、校企合作、创业就业综合平台 [1] - 已连续举办三场大创园校园巡回路演,来自全国高校的200多个项目报名参加,落地大学生创业项目12个,正在密切跟踪创业项目15个 [2] - 建设竞赛小镇,组建12人创业导师团,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指导 [2] 产业协同与科技创新 - 推动总投资超10亿元的南京大学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与中试基地成功落户,挂牌成立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 [3] - 已举办大学生创业园发展恳谈会和各类校地互动活动30余次,引入800多名高校学子来仪实习实训,促成80余项创新创业及产学研合作 [3] - 构建"政产学研用"高效协同的科创载体集聚区,定期开展校地企对接会、"揭榜挂帅"等活动 [3]
科技助残“苏州方案”:在孵化器里打通“研发-验证-转化”全链条
华夏时报· 2025-05-22 21:29
科技助残孵化平台建设 - 全国首个专注科技助残的创新型孵化平台——苏州市科技助残孵化器(运河能谷)暨阳光赋能示范基地正式启用,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助残生态 [2] - 孵化器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聚焦智能组件、信息无障碍、残健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四大产业领域,具备产业集聚、深度孵化、成果转化等六大核心功能 [3] - 目前已有近30家企业签约入驻,涉及智能辅具研发、康复技术创新等方向,部分产品已市场化或处于技术落地阶段 [3] 科技助残产品展示 - 孤独症神经电刺激干预仪通过3个月神经电刺激干预可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感觉反应、社交行为、整体智力水平 [4] - 脊柱侧弯预防系统采用三维结构光成像技术,可进行早期筛查和康复评估 [6] - 其他展示产品包括AI机器狗软件适配、支持13国外语实时互译的Starv智能眼镜、全球第一支不塞耳的悦享听开放式助听器等 [6] 助残产业生态构建 - 苏州市科技助残创新联合体成立,首批成员包括视界方舟、聆界智联、擎肢未来、心光智援四大专业助残企业联盟 [6] - 联合体将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围绕科技助残产业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6] - 预计未来三年将培育30家科技助残企业,开发50项创新产品,带动5000名残障人士实现高质量就业 [10] 示范基地功能定位 - 阳光赋能示范基地是科技助残产品的集中展示空间和技术验证"实战考场",形成研发成果可视化、技术验证场景化、产业转化直观化的展示体系 [7] - 基地包含残健融合就创业品牌、助残社会组织孵化园、孤独症科普宣教体验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资源调配中心等 [7] - "苏州云梯洁翼飞手队"成立,由残障人士组成无人机作业团队,开展外立面清洗、光伏检测等新型技术服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