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产业
搜索文档
直通进博会 | 外资企业聚焦中国绿色消费浪潮 进博会见证包装产业创新转型
新华财经· 2025-11-09 11:33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以绿色技术创新和本土协同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逻辑 [1] - 公司旨在通过进博会向本土客户及合作伙伴展示其提供全链路包装解决方案的能力 [1] - 公司认为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活跃的消费市场与友好的营商环境,是持续加码中国市场的底气 [2] 产品创新与解决方案 - 公司与王老吉联合推出保济丸极致易撕包装,采用轻量化条包设计和短线间距切割技术,解决携带不便和包装难撕的痛点 [1] - 公司联手裕同环保、莫迪维克研发鲜肉纸基气调包装,创新性地将传统塑料托盘替换为纸质材质,实现纸塑轻松分离以降低回收难度 [2] - 公司在进博会展出的300款展品中,可持续包装产品占比达到30% [2]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中国是全球包装创新最活跃、需求最多元的市场之一 [1] - 中国绿色包装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3000亿元人民币 [2]
反对过度包装要“破”更要“立”
人民日报· 2025-08-04 09:48
商品过度包装现状 - 商品包装存在多层嵌套现象,如纸箱内套泡沫盒、礼盒、铁盒等,追求"高端奢华"但实际效用低[1] - 包装废弃物占城市生活垃圾30%-40%,纸制包装每生产1吨需消耗20棵20-40年树龄树木及500吨水[1] - 过度包装助长铺张奢靡风气,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直接关联[1] 治理措施与成效 - 中国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加强线上线下监管,重要节日开展专项整治[1] - 2023年500元以上月饼礼盒基本退出市场,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95%,智能装箱技术使包装耗材减量达20%[1] - 当前治理尚未完全杜绝过度包装现象,需持续强化监管[1] 包装产业转型机遇 - 包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配套产业,全球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塑料和纸占比约50%[2] - 浙江安吉"以竹代塑"可降解包装案例显示,绿色发展可创造新增长空间[2] - 行业需突破低价竞争模式,研发替代材料并融入文化设计,实现向绿转型[2] 绿色消费发展趋势 - 消费品行业需平衡绿色理念与用户体验,如竹制自行车、负碳家居等成功产品案例[3] - 中央文件明确要求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方式,需从国家战略与细节治理双向推进[3] - 供给侧创新是推动绿色消费核心,需提升产品含绿量同时强化品质与创意[3]
人民日报:反对商品过度包装,并不意味要降低品质、摒弃设计
快讯· 2025-07-02 08:17
包装行业发展趋势 - 反对商品过度包装不等于降低品质或摒弃设计 [1] - 包装产业作为制造与消费的纽带 是国民经济重要配套产业 [1] - 绿色发展可拓展包装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1] 全球包装市场现状 - 全球包装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 [1] - 塑料和纸包装材料合计占比约50% [1]
过度包装治理的“破”与“立”(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02 05:55
过度包装现状与问题 - 商品包装存在严重过度现象,拆解过程繁琐如"闯关游戏",包含多层无用材料如泡沫盒、铁盒、拉菲草等 [1] - 包装废弃物占城市生活垃圾30%-40%,纸制包装每生产1吨需消耗20棵树龄20-40年的树木和500吨水资源 [1] - 过度包装助长铺张奢靡风气,与违规收送礼、高档礼品套现等问题相关联,例如高档茶叶存在"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现象 [2] 治理措施与成效 - 中国已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加强线上线下监管,在重要节日开展专项整治 [1] - 2023年500元以上月饼礼盒基本退出市场,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95%,智能装箱技术使包装耗材减量达20% [1] - 浙江安吉"以竹代塑"可降解包装案例显示,绿色发展可拓展产业新空间 [2] 包装产业发展趋势 - 全球包装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塑料和纸占比约一半 [2] - 行业需跳出粗放经营模式,研发替代材料并融入文化设计,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2] - 包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配套产业",通过绿色发展可创造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2] 绿色消费转型 - 消费品行业需平衡绿色理念与使用体验,如竹制自行车、负碳家居等成功案例 [3] - 商品需提升含绿量同时注重品质创意,绿色溢价降低的有机食品受市场欢迎 [3] - 国家政策推动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反对过度包装是重要细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