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四川可试点“绿色行为银行”
四川日报· 2025-08-04 06:17
名片王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李晓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 长、研究员主要观点●绿色消费本质上就是支持环保产品、环保企业和行业,直接拉动绿色经济 的发展,是一种负责任的消费方式,消费者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效 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用积分制模式解决绿色消费行为的量化问题,可试点"绿色行为银 行"。"绿色行为银行"是金融导向性的激励机制,其核心是把低碳行为量化为积分兑换奖励,通过 省级统一的平台,打通跨区域、跨场景的积分兑换通道●绿色消费激励机制的健全需要考虑时序 差异,要短期刺激与长期转型结合;激励机制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平衡"大城市引领"与"县域下 沉";还要在建立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上重点着力□川观智库研究员 李媛莉 朱炜琳在全 球气候变化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我国鼓励绿色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必然选择。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 重要部署,分别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等。绿色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模式,通过消费者对环保 ...
“购在中国”激活消费新引擎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6
"购在中国"的核心突破在于政策工具的系统性整合。活动依托"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机制,将离境退税 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宏观政策转化为区域实践。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重 点监测的50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6.4%,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2%,印证了政策对消费 信心的提振效应。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各地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措施,有效打通了从政策设计到消费行为的转换路径, 形成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全链条促消费格局。活动一改传统促销模式,转向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 的场景创新。这种创新重构了消费的价值链——从商品功能满足转向情感共鸣与生活方式革新。有研究 机构指出,跨界融合模式推动消费结构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跃迁。 促消费工作需要进一步精耕细作,尤其需要聚焦制度创新与环境优化。一是加快智慧服务升级,二是加 强绿色创新,三是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机制,四是加快国际规则对接。 今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在海南消博会期间联合启动的"购在中国"系列活动,通过"政策组合拳"与"场 景新叙事"的双轮驱动,为经济回升注入强劲动能。活动开展3个月以来,通过政策协同与业态创新的双 重驱动,不仅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
国补政策持续加码:690亿元资金十月下达,全年3000亿目标即将完成
搜狐财经· 2025-08-02 08:50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释放出重要政策信号: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全部下达地 方,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按计划投放,标志着全年3000亿元的"国补"资金下达计划进入冲刺阶段。这一政策组合拳不仅为消费市场注入强 劲动力,更彰显了国家通过财政工具激活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为确保政策规范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构建了全链条监管体系: 第一批资金:年初启动,覆盖家电、汽车等重点领域,迅速点燃市场热情; 第二批资金:6月加速投放,与地方配套政策形成合力,推动消费补贴申领量激增; 第三批690亿元:7月底下达完毕,重点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倾斜,扩大政策覆盖面。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的数据,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中,5000亿元专项用于"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3000亿 元直接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8月1日,前三批资金已全部下达: 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投放,确保全年3000亿元资金有序均衡使用至12月31日政策截止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要求,地方需细化资金使用 计划,避免 ...
倒计时40天丨2025北京服贸会前瞻:服务贸易解决方案集中亮相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19:55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日讯(记者 成琪 鞠然)倒计时40天之际,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成果发布活动媒体通气会今日在北京举 行。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和机构分别透露了他们将在本届服贸会发布的重要成果。 中国饭店协会今年第一次在服贸会上主办活动,副会长丁志刚表示,将在本届服贸会上首发国内首个"中国住宿业消费指数"和"中国餐饮业消费指数",聚焦 价格指数、客流指数、信心指数三个方面,以及成交价格、入住率或成交订单量、点评数增长率、信心分数四个维度,反映行业消费热度、揭示行业景气程 度,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此外,中国饭店协会还将举行商务部批准的两项国家行业标准《住宿企业ESG管理体系要求》(SB/T 11252-2025)和 《酒店数字化运营和服务规范》 (SB/T 11253-2025)发布仪式。聚焦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市场培育,以标准化研究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支持北京市《"两园一河"协同 联动发展实施方案》,助力服贸会在首钢园的永久落户,中国饭店协会和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各自的产业链和资源优势,达成五年战略合 作,将在首钢园范 围内的餐饮、酒 ...
从27.4%的绿色贷款增速看低碳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7-31 09:00
绿色贷款增长与覆盖领域 - 截至2025年5月末绿色贷款同比增长27.4%显著高于普通贷款增速表明银行对绿色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 [1] - 绿色贷款覆盖九大类271个具体领域包括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绿色贸易、绿色消费 [1] 绿色消费相关贷款 - 个人或企业购买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的贷款属于绿色贷款范畴享受政策支持 [2] - 购置绿色低碳建筑(办公、居住或出租用途)的房贷属于绿色金融支持范围部分城市如北京对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提供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至160万元广州、扬州、湖州等地也有类似优惠政策 [2] 绿色贷款政策导向与影响 - 2025年版《目录》新增绿色消费相关内容从企业环保项目扩展到个人消费领域如新能源车和绿色建筑通过消费端倒逼企业生产环保产品 [3] - 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机场、港口、5G基站、数据中心等在绿色贷款引导下注重低碳改造和生态保护推动出行和生活方式的低碳化 [3]
电动汽车出口飙涨110%,陕西重构外贸增长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0:15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陕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8.01亿元 同比增长5.5% [1] - 第二产业增速6.4%领跑三次产业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 消费市场增长6.9%形成双轮驱动 [1]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6%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1% 第二产业增长19.2% 第三产业下降1.2% [4] 工业转型升级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3.9%领跑全工业门类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5.4% 汽车制造业增长27.9% [1] - 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44.8%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30.3% [1] - 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8.5%(煤炭开采11.5% 油气开采5.5%) 非能源工业增速10.5% [2] - 工业投资增速19.8% 制造业投资增长26.3%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2.4% [2] 消费市场升级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9.82亿元 同比增长6.9%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2][3][4]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激增78.2% 新能源汽车增长36.3% 节能家电1/2级能效产品增长47.6% [3] - 限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增长23.6% 占社零比重达23.6% 乡村消费增速5.6% [3] - 文化办公用品、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类消费增速超15% [3] 外贸与创新动能 - 进出口总额2445.14亿元 同比增长7.5% "新三样"产品出口激增37.8% 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10% [4] - 一般贸易占比提升至40.3%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85.9% [4] - 科研技术服务营收增长12.8% 其中研发试验发展增速46.9% [5]
绿色消费看中国 让“车轮上的减碳”成为新风尚
中国青年报· 2025-07-24 07:29
汽车出口与新能源发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传统燃料汽车出口202.3万辆,同比下降7.5% [7]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47.21万辆创历史新高,并在匈牙利、泰国等地布局研发中心和全产业链生态 [2][8]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100%自主可控,电池等核心技术领域突破显著 [5] 新能源汽车产业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5] - 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车超1270万辆,减少碳排放超1亿吨,相当于种植17亿棵树 [5]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高强度,2011-2024年有13年研发支出超过当年净利润,目前拥有超12万名工程师团队 [5]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易四方、天神之眼等技术突破行业瓶颈,重新定义安全标准与智慧出行 [6] - 行业首款碳中和手办DIMOO推出,结合环保理念带动年轻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 全球化与市场预测 - 分析师预测2025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或达400万辆,全年有望突破700万辆,2030年或接近1000万辆目标 [7] - 公司通过本地化发展战略和多元化产品矩阵加速出海,绿色科技被视为无国界的全球解决方案 [7] 青年与产业联动 - 比亚迪近3年吸纳超5万名应届毕业生,2024年捐资30亿教育基金,并举办全球汽车设计大赛赋能青年人才 [9] - 国内93.3%青年消费者优先选购绿色产品,77.6%认为低碳将成为主流生活方式 [4]
让“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
经济日报· 2025-07-24 06:10
当前,我国绿色消费发展迅速,消费方式持续优化,重点消费领域成效显著,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提供了重要支撑。这种消费模式正从一种生活理念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市场行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2.4万亿元,同比增长4.6%。中 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8.2万辆和307.5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京东数据显示,今年4月1日至4月20日,家用电器(一级能耗)搜索量和 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40%和70%。随着绿色消费政策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家装等绿 色节能产品逐渐成为更多人的消费选择。 随着收入水平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理念更加成熟理性,消费者从追求"性价比"到注 重"绿价比",从关注眼前到着眼长远。近年来,我国多项绿色消费政策先后发布:2022年印发的《促进 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强调,必须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全面促进消费绿 色低碳转型升级;今年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推动汽 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 ...
每年减少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
消费日报网· 2025-07-23 10:29
政策成效 - 国家标准实施五年多来累计减少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1] - 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降低综合碳排放70% 五年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万吨[2] - 五年累计节约石油资源120万吨 城市生活垃圾中传统塑料占比显著下降[2] 市场发展 - 生物降解塑料原料成本较传统可降解塑料下降30%以上[3] - 2020-2024年产能年增长率连续突破20% 2024年总产量近50万吨 总产值超百亿元[3] - 预计2030年产量达200万吨 市场容量突破600亿元[3] 消费行为 - 消费者对降解袋认知率提升超50% 有偿使用支付意愿同步增长[2] - 大型商超执行较好 可降解塑料袋售价1.5元/大号 0.6元/中号[4] - 农贸市场和小商户仍普遍使用传统塑料袋 存在"伪降解"产品[4][5] 技术标识 - 全降解塑料袋质地柔软 可通过"双J"标识辨别[6] - 标识包含材质缩写 降解环境名称 国家标准等要素[6] - 行业协会推动标识应用 组织供需衔接[6] 行业展望 - 可降解塑料已应用于农业 包装 餐饮等多个领域[7] - 行业将持续开发可循环 易回收 可降解产品[7]
杭州经济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每日商报· 2025-07-23 06:26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1303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672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8474亿元增长5.7%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亿元同比增长3.2%,蔬菜产量187万吨增长3.6%,水产品产量6.6万吨增长3.8%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2亿元同比增长6.9%,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29.3% [2] -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品快速增长,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2] - 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7.3%、22.7%和20.0%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5亿元同比增长6.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7.5%,通讯器材类增长40.9% [3]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0.5%,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3% [3]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09元同比增长4.7%,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高0.7个百分点 [5] 服务业与贸易 -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898亿元同比增长8.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4%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3%和11.2% [4] - 货物进出口总额4366亿元增长7.1%,出口3098亿元增长12.5%,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517亿元增长19.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