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块链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慢雾科技SlowMist:2025年区块链加密资产追踪手册
搜狐财经· 2025-09-04 00:22
行业安全态势 - 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区块链生态共发生531件安全事件,造成损失超过43.86亿美元[1] - 同期,Wallet Drainer钓鱼攻击造成约5.34亿美元损失,受害地址高达37.56万个[13] 主流公链与币种 - 比特币基于UTXO模型,链上路径清晰透明,不支持复杂智能合约[19] - 以太坊采用账户模型,是主要的智能合约平台,拥有最庞大的DeFi和DApp生态系统[20] - TRON网络优化转账操作,手续费几乎为零,是USDT(TRC20)的主要流通网络,被诈骗团伙频繁使用[21] - BNB Chain兼容EVM,交易速度快且手续费低,但缺乏严格审计机制,钓鱼代币泛滥[21] - 稳定币USDT和USDC在多条链上发行,价值稳定,可配合执法机构通过正式司法流程进行冻结[23][24] 追踪核心概念 - 区块链地址类型包括充币地址、热钱包、冷钱包、合约地址、多签地址和黑洞地址[25][26][27][28][30][32] - 交易关键元素包括区块高度、交易哈希、Gas费用、输入数据和事件日志[33][34][35][36][41][42] - 常见资金操作包括混币、兑换和跨链,这些操作增加了追踪难度[36][37][38][39][40] 平台类型与工具 - 中心化平台如Binance、OKX托管用户资产,可协助冻结资产并提供法币出入口[44] - 去中心化平台如Uniswap运行在链上,用户自持私钥,攻击者常用来兑换资产[44] - 专业追踪工具MistTrack具备AML风险评分和地址标签功能,支持多链追踪与跨链解析[2] - 区块链浏览器如Etherscan可查询地址余额、代币持仓和交易详情[2]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采用量子卷积神经网络(QCNN),检测区块链中的DDoS攻击
区块链安全与量子计算 - 区块链技术面临日益突出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DDoS攻击对网络构成严重威胁 [1] - 传统检测方法在应对复杂多变的DDoS攻击时存在局限性,量子计算为解决该问题提供新契机 [1] - 量子卷积神经网络(QCNN)结合量子计算和卷积神经网络,利用量子比特叠加和纠缠特性处理大规模数据并进行高效模式识别 [1] 微算法科技的技术创新 - 公司优化量子比特初始化和控制方法,提高量子态稳定性和可靠性 [1] - 针对区块链数据特点调整QCNN结构,使其更适合处理区块链交易数据和网络状态信息 [1] - 开发专门量子态读取和解析技术,准确提取DDoS攻击特征信息 [1] - 改进后的QCNN在检测区块链DDoS攻击时具有更高准确性和效率 [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QCNN需要采集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数据、节点状态信息和网络流量数据 [3] - 数据通过区块链节点API接口和网络监测工具收集,并存储在专门的数据存储系统中 [3] - 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标准化等操作,确保数据质量 [3] - 特征提取涉及交易频率、网络流量变化、节点响应时间等与DDoS攻击相关的特征 [3] 量子计算核心技术 - 采用先进量子比特初始化技术,根据问题特点确定量子比特数量和初始状态 [4] - 量子卷积操作利用量子比特叠加和纠缠特性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 [4] - 量子池化操作降低数据维度,保留重要特征信息,采用基于量子测量的池化方法 [5] - 量子全连接层由一系列量子门操作组成,实现对不同类型DDoS攻击的检测 [6] 应用场景与前景 - 技术可实时监测区块链网络状态,及时发现DDoS攻击并发出警报 [7] - 可与其他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结合构建更安全的区块链网络环境 [7] - 为区块链应用开发者提供安全服务,帮助进行安全测试和预防措施 [7] -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发展,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计算能力和准确性有望进一步提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