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大学/华大合作发表最新Cell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17 07:37
它们,就是 蚂蚁 。那么,蚂蚁是如何演化成地球上最庞大的社会系统之一?一项历时数年的全球合作研究给出了答案。 2025 年 6 月 16 日,由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参与组织的" 全球蚂蚁基因组联盟 " (GAGA)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题为 : Adaptive radiation and social evolution of the ants 的研究论文, 揭示了蚂蚁适应性辐射与社会性演化的遗传基础。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你是否想过,这些身长不足一厘米的小家伙,是如何拥有足以令人类佩服的组织能力?它们无处不在,却无法独立生存;它们不靠语言沟通,却能协同建造惊人 巢穴;它们没有领袖意识,却有最严密的分工体系。它们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所有野生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总和! 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哥本哈根大学及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全球 163 种不同蚂蚁的全基因 组数据,重构了蚁科的生命之树,涵盖现生蚂蚁 16 个亚科中的 12 个 ,343 个属中的 97 个。这项成果 不仅澄清了蚁科物种复杂的亲缘关系,更是将蚂蚁的共 同祖先追溯到约 ...
【中国新闻网】中国团队领衔首次系统揭示东南亚大陆人群遗传结构与演化史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10:11
东南亚大陆地处南亚、东亚与东南亚岛屿的交汇地带,是现代人最早进入亚洲东部的地区,也是人 类迁徙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该地区有近3亿人,涵盖多种民族、语言和文化形态,反映出深厚的人 群演化历史。然而该地区的基因组学研究长期缺失,严重制约了人类环境适应性进化与疾病遗传机制的 解析。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近日在国际期刊《自然》发表"东南亚人群基因 组计划"首期成果(SEA3K),首次系统揭示了东南亚大陆复杂的人群遗传结构与演化历史,填补了全球 基因组"南方盲区"。 同时,研究团队在东南亚人群基因组中,发现东南亚人群适应热带雨林环境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 的功能涉及体质、免疫、代谢等适应性特征,揭示了东南亚人群应对热带环境的独特进化策略。 研究还发现东南亚人群与已灭绝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的多次基因渗入,表明丹尼索瓦人可能在旧石 器时代的亚洲东部地区广泛分布,并可能在东南亚大陆与现代人发生多次混血。 东南亚人群基因组计划一期 (SEA3K) 的主要发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供图) 目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已联合国际合作伙伴正式启动"东南亚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期工程 (SEA10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