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捕捞渔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2034年农业前景展望》预计—— 全球农渔市场持续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7-24 06:08
农产品和鱼类消费趋势 - 全球农产品和鱼类消费将持续增加但增速趋缓 主要推动力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收入水平提高 导致饮食结构向多样化、营养化转变 [1] - 动物源性食品消费显著增长 预计到2034年全球膳食中动物源性食品提供的总热量将增加6% 其中鸡肉消费增长最快 其次是牛肉和猪肉 羊肉消费稳定 奶制品消费稳步增长 [1] - 人口增长是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尤其在亚洲和非洲等人口快速增长地区 但低收入国家营养差距将持续存在 动物源性食品消费量远低于世卫组织推荐摄入量 [1] 农业和鱼类生产前景 - 未来10年农业和鱼类生产将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生产力提高 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通过改进育种技术、提升农场管理水平和推进集约化生产实现 [2] - 区域差异明显 亚洲(中国、印度、越南)是全球农业生产增长主要动力源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巴西)将稳定扩大生产份额 非洲虽面临土壤健康和基础设施挑战但总体趋势积极 [2] - 预计未来10年畜牧业生产将增加16%(肉类、奶制品和蛋类) 渔业和水产业生产增加12%(主要来自水产养殖) 捕捞渔业增长将放缓 [2] 国际贸易作用 - 未来10年全球农产品和渔业贸易量将增加 国际贸易在平衡全球供需中发挥关键作用 各国根据比较优势生产并通过贸易满足需求 [3] - 主要肉类出口国包括巴西、美国、阿根廷、印度、泰国和土耳其 主要农产品进口国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孟加拉国、泰国和土耳其 [3] - 国际贸易对确保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可平衡供需差距 提供多样化食品选择 改善全球营养状况 促进农民和渔民收入增长 [3] 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 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食品浪费、改善营养状况以保障粮食安全 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水资源和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 [4] - 加强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包括制定贸易规则、促进贸易自由化、推动农业技术国际转移、提供资金支持改善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设施 [4] - 需应对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紧张、极端天气等不确定性风险 关注困难群体确保其从市场发展中获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