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游

搜索文档
财经观察:从美国桌游产业遭重击,看关税对小企业影响
环球时报· 2025-06-10 06:36
美国关税政策对桌游卡牌行业的影响 - 美国玩具商预计年末购物季将面临货架更空、价格更贵的局面 [1] - 美国桌游企业Stonemaier Games创始人表示加征关税导致其25万件产品滞留中国仓库,需为6月抵美货物支付关税 [2] - 美国桌游行业普遍采用"美国设计+中国制造"模式,关税战前已大量投资中国生产线 [2] 行业模式与供应链现状 - 中国桌游卡牌产业已形成"国创IP为主、国际授权为辅"的出口格局,代表产品如《三国杀》《哪吒》系列 [4] - 中国成熟的制造体系是全球创意落地的基石,涉及多国协作(如日本IP设计、德国模切设备、美国终端销售) [4] - 美国玩偶制造商威廉·苏指出中国在塑料玩偶产业链(躯体、头发、面部彩绘)不可替代,预计圣诞订单发货量减少1/3 [5][6] 企业应对措施 - 东莞外贸企业紧急压缩交货周期至1.5个月,集装箱柜加价1000-1500美元,面临订单停滞和工人流失 [5] - Stonemaier Games联合12家小企业起诉美国政府,另有75家企业表示愿意加入 [6] - 美国玩具巨头MGA娱乐将中国制造玩偶价格提高10%-30%并削减产量 [6] 行业转型与机遇 - 中国企业通过高精度印刷、防伪技术及本土IP输出重塑行业格局,目标从"性价比标杆"升级为"价值引领者" [7] - 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主打原创国潮IP(如点翠十里红妆、醒狮),70%产品融合传统元素,同时保持与漫威、迪士尼合作 [8] - 尽管美国订单受影响,企业认为凭借产品硬核实力(如金属3D拼装技术)仍能获得消费者支持 [8] 成本与市场反应 - 沃尔玛CEO坦言中国商品在玩具、电子产品品类占比极高,关税压力将转嫁消费者 [6] - 美国《华尔街日报》预测圣诞节商品种类减少且价格上涨 [7] - 东莞企业优先利用90天关税窗口期赶工交付订单 [6]
日媒:玩不了“剧本杀”?关税动摇美国桌游市场
环球时报· 2025-05-13 06:54
行业现状 - 全球桌游市场价值约为200亿美元,包括卡牌游戏、棋盘游戏、微缩模型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 [2] - 此前预测桌游市场价值到2030年将膨胀至310亿美元以上,但可能因关税政策落空 [2] - 桌游行业每年发布无数新游戏、补充现有规则并升级配件,形成庞大市场规模 [2]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桌游公司停业或将业务转移到海外,行业可能不复存在 [2] - 关税政策侵蚀可支配收入并提高制造成本,美国生产依赖其他国家 [2] - 美国国内制造厂选择有限,复杂玩具组件几乎完全依赖海外进口 [2] - 关税政策下每花费10美元需支付14.5美元关税,某公司额外支付近150万美元 [6] 供应链与生产挑战 - 美国缺乏生产设备和劳动力,无法满足桌游玩具制造需求 [3] - 所需材料包括纸制品、木质游戏币、塑料棋盘和上色油墨,但少有国家支持生产 [3] - 众筹网站增长加深行业与海外关联,美国发行商直接向客户预售数百万美元商品 [3] 公司案例与市场反应 - 某角色扮演游戏通过众筹筹集超过1500万美元,跻身史上十大最赚钱项目 [3] - 新加坡桌游发行商CMON暂停新游戏开发,亏损超300万美元且收入下降17% [4] - 美国桌游商Stonemaier Games公开反对关税政策,称其为政治游戏中的"棋子" [6] 小型企业与行业多元化 - 小型公司和创作者难以度过经济不确定性,威胁行业多元化视角 [5] - 生产无障碍性被切断,利润微薄的小公司遭受重大打击 [6] - 多家工作室推迟作品发行,因无法预见半年或一年后的情况 [6]
收回“对等关税”!特朗普遭“围攻”
第一财经· 2025-05-06 23:09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企业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美国企业业务危机,包括对冲基金巨头阿克曼、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造纸公司和酒水零售商等企业采取诉讼、公开喊话和私下游说等方式反对关税政策 [1] - 全美至少有七起案件以《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为依据挑战特朗普关税措施,旨在推翻其政策 [1] - 4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主要源于对关税导致价格上涨的担忧 [1] 美国企业发起的法律挑战 - 加利福尼亚州率先发起诉讼,指控关税政策严重损害该州经济命脉,随后12州联盟向联邦法院提交诉状控诉特朗普关税措施 [3] - 佛罗里达州纸业公司起诉称因特朗普对华关税面临高昂成本,美国原住民黑脚部落起诉特朗普对加拿大征收关税违反条约权利 [3] - 非营利组织"自由正义中心"代表多家小企业起诉特朗普政府,相关企业可能不得不取消订单或缩减规模 [3] - 太平洋法律基金会代表多家小型企业提起诉讼,指责特朗普对华商品加征145%关税导致美国企业面临更高成本 [3] 企业高管对关税政策的反应 - 美国家装零售巨头家得宝联合创始人兰戈恩表示特朗普关税战争激发企业界联合行动 [5] - 德国汽车三巨头宝马、梅赛德斯和大众高管团队在白宫与特朗普举行闭门会谈寻求关税豁免,引发美国本土车企加大游说力度 [5] - 特朗普宣布免除进口汽车钢铝关税并为部分制造商提供退税补偿 [5] - 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首席执行官联合向白宫提交分析报告指出关税将导致供应链中断、物价飙升和库存危机 [5] 商界人士对政策的影响 - 美国页岩油大亨哈姆与特朗普谈关税对石油价格影响后,特朗普减少对加拿大能源进口关税 [7] - 公关公司Penta表示企业与华盛顿和普通民众联系越深,行政当局越可能关注政策决策影响 [7] - 影响力较弱企业通过地方议员传递信息,国会和州一级政治领导人表达对贸易政策长期影响的担忧 [7] 关税政策对制造业的影响 - 白宫文件称特朗普对美国制造业复兴的追求正在提振部分美国制造商品需求,小型企业率先受益 [8] - 专家表示用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成本和代价极高,几乎不可能实现 [9] - 清华大学教授马弘称通过加征关税迫使制造业回流可能性很低、成本极高,美国不具备适合生产的禀赋条件 [10] -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法塔斯称特朗普将无法吸引制造业投资,美国没有容纳这么多公司的空间 [10]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苏庆义表示美国制造业不振是内因不是外因,关税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10] 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NDR首席全球宏观策略师卡利什认为美国从服务业为主转向制造业为主的过渡过程将充满阵痛 [11] - 美国实际可支配个人收入增长放缓,消费者信心下降至近五年最低水平,表明今年消费需求会放缓 [11] - 今年美国将出现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加剧,对企业利润和股市产生压力 [11]
反对特朗普关税成风潮:从华尔街大佬蔓延到原住民的“合围”
第一财经· 2025-05-06 21:51
美国企业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应 - 美国企业家采取诉讼、公开喊话和私下游说等多种方式劝阻特朗普收回"对等关税"政策,涉及行业包括对冲基金、造纸、酒水零售等[1] - 全美至少有七起案件以《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为依据挑战特朗普关税措施,旨在推翻相关政策[1] - 4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主要源于对关税导致价格上涨的担忧[1] 跨州跨行业法律挑战 - 加利福尼亚州率先发起诉讼,指控关税政策严重损害该州经济命脉[3] - 12州联盟(包括科罗拉多州、纽约州等)向联邦法院提交诉状,控诉特朗普关税措施"颠覆宪法秩序,给美国经济带来混乱"[3] - 佛罗里达州纸业公司起诉称因对华关税面临高昂成本,原住民黑脚部落起诉特朗普对加拿大征收关税违反条约权利[3] 企业具体案例与法律依据 - 斯通迈尔游戏公司为进口25万件桌游产品需支付约150万美元关税税款[4] - 太平洋法律基金会代表多家小型企业提起诉讼,指责特朗普对华商品加征145%关税导致成本上升[3] - 法律挑战核心指向特朗普援引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此前无总统据此对进口商品征收此类关税[4] 行业高管与零售巨头行动 - 德系汽车三巨头宝马、梅赛德斯和大众高管团队在白宫与特朗普会谈寻求关税豁免,随后美国本土车企加大游说力度[5] - 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CEO联合向白宫提交分析报告,警告关税将导致供应链中断、物价飙升和库存危机[5] - 特朗普宣布免除进口汽车钢铝关税并为部分制造商提供退税补偿[5] 商界人士与政治游说 - 美国页岩油大亨哈姆通过私人沟通说服特朗普减少对加拿大能源进口关税[7] - 影响力较弱企业通过地方议员传递信息,国会和州一级政治领导人表达对贸易政策长期影响的担忧[7] 关税政策效果与专家观点 - 特朗普声称关税将"把制造业带回美国",但专家认为用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成本极高且几乎不可能实现[8] - 美国制造业不振是内因非外因,关税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且会损害美国制造业竞争力[10] - 美国实际可支配个人收入增长放缓,消费者信心指数达近五年最低,预示消费需求减弱[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