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宿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走进中国乡村)“荒岛”渔村变身网红“渔光之城”
中国新闻网· 2025-10-06 11:57
(走进中国乡村)"荒岛"渔村变身网红"渔光之城" 中新社宁波10月6日电 题:"荒岛"渔村变身网红"渔光之城" 作者 林波 这位土生土长的湖礁湾岛村民,亲眼见证了家乡从荒废渔村到网红打卡地,再到如今文化沉浸式度假岛 的蜕变。 湖礁湾岛原为小渔村,因居民为寻求发展机遇而纷纷迁离,成了一座"荒岛"。 2021年,民宿从业者梁哲锋团队发现了它。他回忆初见时的"悸动",称那是山海赋予都市人的一种平静 闲适。 随后,团队将海岛打造为集民宿、营地、餐饮于一体的"三个月亮"主题街区,并于2024年5月正式对外 开业。 10月5日,游客在湖礁湾岛度假。 林波 摄 彼时,昔日废弃老宅化身为一幢幢纯白建筑,静卧于苍翠山野之间,与蔚蓝大海相伴。涛声入耳,建筑 点缀其中,一幅灵动的"渔光之城"画卷徐徐展开。这里迅速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红打卡地。 "注意脚下,祝您假期玩得开心,需要出岛可以联系管家……"10月6日,在国庆中秋假期的晨光中,位 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的湖礁湾岛的码头格外忙碌。一艘载着游客的渡轮缓缓靠岸,打破了海面 的平静,船长金尤国细心地叮嘱着游客。 10月5日,湖礁湾岛航拍一景 。(无人机照片)林波 摄 "我特意邀请北 ...
雪山下的藏乡共富记:用产业、民生与文化织就幸福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3:07
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 - 2024年乡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 [1] - 藏猪产业通过"借猪还猪"模式惠及160多户农户,每户年增收3600多元 [6] 文旅产业发展 - 依托青德镇藏乡田园4A级景区打造28家特色民宿,文旅产业累计助农增收超千万元 [3] - 推出"香巴拉猫"文创IP和"白色灌礼节"活动提升藏乡风情吸引力 [3] - 旅游旺季白藏房民宿需提前一个月预定,游客驻留时间超半个月 [3] 清洁能源产业 - 正斗光伏基地采用"板上发电、板下养殖"复合模式,构建发电+集水+储水+灌溉+种植立体生态系统 [4] - 光伏板下草原植被覆盖率显著优于未建设区域 [4] 有机农业与特色产业 - 有机认证企业从3家增至13家,认证产品从9个扩至27个,认证面积达3.3万亩 [6] - 核定年产量超3200吨,松茸出口额2151万元居甘孜州前列 [6] - 推行"藏猪+苹果"种养循环和"3+1"有机蓝莓生产体系实现产量翻番 [6] - 2025年藏猪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PEOP) [6] 产业创新模式 - 白藏房改造酒店同时产生租金收入与务工薪资 [3] - 高原酿酒种植基地和藏红花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资+技能培训模式带动村民增收 [3] - 藏猪产业采用免费提供猪苗+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的产业化运营模式 [6]
青山绿水间|茶海里的“金账本”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1 10:43
核心观点 - 蒋家坪村通过发展茶产业和茶旅融合模式 成功实现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型 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3][5][7] 产业发展与转型 - 早期茶产业面临资金不足和技术有限的困境 导致茶园面积缩减至不足千亩 茶农外出务工 [3] - 通过新建高效密植茶园和改造老茶园 茶产业得到振兴 生态环境同步改善 [5] - 产业发展模式从单一茶叶种植升级为“茶旅融合” 衍生出民宿、茶舍、露营地等业态 [7] 经济与社会效益 - 2024年蒋家坪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 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提升 [5] - 茶旅融合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 带动当地增收 茶山成为记录脱贫历程的载体 [7] 政策与领导影响 -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蒋家坪村茶园 指出“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为发展指明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