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制造

搜索文档
我们村的“王牌”丨民族乐器奏响乡村富民曲
央广网· 2025-10-03 09:12
央广网北京10月3日消息(记者谭瑱 李凡)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 道,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我们村的"王牌"》本期推出:《民族乐器奏响乡村富民曲》。 走进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街道两旁白墙青瓦的琴坊林立。时而清脆、时而低沉的乐声不时 从庭院里传出。32岁的斫琴师徐亚冲正在调试一张给英国客户定制的古琴。 徐亚冲:他特别喜欢咱中国的传统古琴,现在大部分都是以钢丝弦为主,但是他要求换成蚕丝,蚕 丝琴弦的木头木质要疏松,木头要够老。 徐亚冲制作古琴所用的面板,取自兰考本地的泡桐,成为制作古琴、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的"黄 金材料"。 村民徐卫平在2007年创办了一家古筝生产作坊。作坊一开起来,就被泡桐音板给卡住了。泡桐音板 是古筝的"心脏",琴音脆不脆、共鸣透不透,全看这块板的成色。可这泡桐需要等足三年。 徐卫平:当时发展中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板子要自然阴干,我们一般都是存放三年,做几个就 卖几个,存货也不敢多存,你没有资金你怎么存? 2014年以来,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县里号召在外年轻人返乡创业,没本钱,给予贴息贷款;没技 术,县里安排年轻人到厂里学习,管吃管住。2017年,徐场村实现脱贫, ...
清风为伴产业兴 | 泡桐奏响致富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12 08:29
民族乐器产业发展现状 - 兰考县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泡桐种植、音板及配件供应、民乐研发生产销售,桐木音板供应量占全国90%以上 [1] - 全县培育民族乐器生产及配套企业280余家,年产销70万台(把),产品涵盖2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产值30余亿元,带动就业1.8万人 [1] - 行业存在规模小、生存能力差、资金紧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无序竞争、品牌创建困难等问题 [2] 政府监督与政策支持 - 纪委监委将民族乐器产业纳入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清单,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收集问题并督促解决 [1] - 优化展会补贴申请流程,实施一表通办,解决资金发放滞后问题,已落实企业补贴资金 [1] - 督促市场监管、公安部门加强执法,打击制假售假、恶意竞争、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2] 金融与营商环境优化 - 督促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2] - 推进干部作风和清廉执法建设,查处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 [2] - 强化监督执纪执法力度,保障民族乐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