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琵琶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青少年近距离感知中国音乐魅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3 09:00
活动概述 - 核心活动为“华乐连心·共谱未来”中国音乐海外青少年推广计划,旨在通过现场教学、工作坊、音乐演出等形式为海外青少年搭建感知中国音乐魅力的桥梁 [1] - 该计划由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发起,并联合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国内知名音乐学院和乐团以及世界各地音乐机构与学校共同举办 [1] - 计划已在海外成功举办2年,覆盖西班牙、丹麦、德国等多个国家,增进了海外“Z世代”群体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2] 线下教学活动 - 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为期2周的二胡短期培训,由中央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授课,内容包括二胡发展史、演奏技巧及经典曲目赏析 [1] - 在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琵琶培训班,在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古筝培训班,其中古筝班成为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 [1] - 无锡民族乐团音乐小组到访斯里兰卡和泰国进行演出,并围绕经典乐曲、音乐创作等话题展开交流 [2] -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小组在阿根廷和智利开展音乐工坊、专题座谈、演出交流及音乐教学培训等活动 [2] 线上推广活动 - 线上开展“中国音乐听我奏”视频展播活动,吸引来自新西兰、西班牙等11个国家的青少年参与,展示其学习中国音乐的成果 [2]
笛韵绕湖、琴音和鸣,意大利GOB乐团在上海“一日跨古今”
新浪财经· 2025-11-02 22:37
活动概述 - 意大利GOB陶笛七重奏乐团于11月1日至2日在上海参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惠民活动,包括在临港滴水湖举办音乐会和前往自得琴社进行文化交流 [1] 临港滴水湖音乐会 - 11月1日傍晚在滴水湖举办的“艺术天空”临港新片区专场音乐会《跨越时空的泥土之声》吸引了大量观众,现场座无虚席,周边台阶也站满了人 [3] - 音乐会曲目涵盖亨德尔《沙巴女王》、《费加罗》、《缆车》、《我的太阳》等经典作品,并以《那不勒斯塔兰泰拉舞》将气氛推向高潮 [5] - 乐团演奏了中国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使用高、中、低音陶笛分别模拟竹笛、马头琴等乐器音色,返场曲目《鸟儿的歌声》模仿多种鸟鸣 [5] - 音乐会结束后有滴水湖烟火表演,意大利音乐家登船游览并对美景赞叹不已 [6] 临港新片区参观 - 11月2日午后,乐团参观滴水云厅规划展示中心,对临港新片区从滩涂到现代化新城的变迁速度感到不可思议,称其为“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 [8] - 乐团乘船游览滴水湖时即兴吹奏陶笛,与市民互动并获得热烈掌声,并收到临港新片区IP形象α-Lin的限量版盲盒作为礼物 [9] 自得琴社文化交流 - 当日下午乐团前往自得琴社,社长朱里钺介绍了竹笛、琵琶、中阮等中国民族乐器,引发了乐团成员的浓厚兴趣 [12] - 双方演奏家进行了即兴合作,共同演奏《茉莉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曲目,陶笛与中国民乐交融产生奇妙化学反应 [12][14] - GOB乐团成员在琴社老师指导下尝试弹奏中国乐器,发现看似简单的指法实际演奏起来并不容易 [16] 活动意义与影响 - 此次活动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体现,使外国艺术家能深度触摸中国文化肌理并直观感受上海城市风貌 [18] - GOB乐团主席法比欧・加里亚尼表示,陶笛和古琴虽源自不同土壤但能产生共鸣,音乐家们通过活动体会到上海兼容并蓄的城市气质 [19]
解码中华文明 | 多元一体的神奇魔法——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北京晚报· 2025-11-01 21:3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其发展历程是多元文化交流汇聚、融合创新的过程 [1][5][7]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体现 - 对外来物品进行本土化改造 例如胡椒、洋芋、番瓜等外来食材被吸纳并发展出地道的中国烹饪方法 [1] - 对外来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例如源自西域的琵琶 通过改造音箱、创新演奏技法 融入中华民族传统音乐 [3] - 中华文明起源于六大文化区系的交融汇聚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格萨尔王史诗、都江堰等伟大工程 [5] 包容性的具体例证与内涵 - 民族文化宫收藏的文物展现了民族融合 如蒙汉签约文书、融合中原工艺的少数民族铜鼓、体现"中国一体"意识的新疆铜币 [7] - 北京是包容性的活典范 中轴线与长安街象征传统与现代交织 亮马河以包容性汇聚人气 [9][12] - "包"字体现包罗万象的胸怀 "容"字体现海纳百川的智慧 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 [10] 包容性的现代意义与展望 - 提倡敞开胸怀、包容万物 使个人成为文明交流的枢纽 通过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构建开放包容的世界 [12]
【第四集】多元一体的神奇魔法——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新京报· 2025-10-31 13:54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本质 -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民族交融、宗教多元并存和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5] - 包容性并非照单全收,而是在坚守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进行融会贯通与创新 [5] - 从字义看,“包”体现胸怀天下的宽广胸襟,“容”体现海纳百川、和谐共处的容纳智慧 [15] 文化融合的具体例证 - 胡椒、洋芋、番瓜等外来食材通过煎炒烹炸的琢磨,成为地道“中国味” [1][2] - 西域乐器琵琶通过改造音箱、增设品柱、创造新技法,融入中华民族传统音乐 [7][8] - 各民族共同传承了格萨尔王等伟大史诗,建设了都江堰、布达拉宫等伟大工程 [10] 民族交融与共同体形成 - 历朝历代的文物,如签约文书、少数民族铜鼓、黎族织机、桃花石可汗铜币,展现了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 [12] - 各民族在相互认同借鉴中,将独特传统与中华文化主干深度融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13] - 中华民族共同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彰显兼容并包、和合共生的特性 [13] 现代包容性的体现 - 北京中轴线与长安街象征古老与现代交织,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和谐共生的典范 [18][19] - 亮马河以极强包容性汇聚人气,融合古老漕运商业与国际新潮流,展现一千种生活方式 [19] - 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交流,是开放包容世界的关键 [19]
加拿大蒙特利尔上演“天涯共此时”中秋琵琶音乐会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1:05
活动概况 - 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与蒙特利尔植物园于10月11日在中国园(梦湖园)联合举办“天涯共此时——庆中秋刘芳琵琶独奏音乐会” [1] - 活动是上海与蒙特利尔缔结友城关系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 [2] - 现场还设有摄影图片展、汉服试穿、妆造、古筝演示、月饼品尝和茶水展台,吸引数千名游客参观体验 [1] 文化表演内容 - 华人琵琶演奏家刘芳演绎了涵盖不同流派和时代的8首琵琶名曲,包括《霓裳曲》《十面埋伏》等 [1] - 曲目编排平衡了传统与现代、文曲与武曲、优美抒情与戏剧冲突 [1] - 刘芳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曾两度获得加拿大国家艺术委员会颁发的艺术家个人成就奖 [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梦湖园是蒙特利尔与上海两市交流合作并缔结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2] - 活动被描述为“一座跃动着生命力的文化桥梁”,生动展现了两市源远流长的深厚情谊 [2] -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自2017年起推出“天涯共此时”品牌活动,旨在向世界阐释中秋节文化内涵,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3]
中国古代乐器展亮相沙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09 09:11
展览核心信息 - 展览名称为“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沙特国家博物馆开幕 [1] - 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展出骨笛、编钟、古琴、十二律管等100余件(套)中国古代乐器珍品 [1] - 展览将向公众免费开放至12月1日 [1] 展览内容与意义 - 展览系统呈现中华音乐文明的演进脉络与审美理想 [1] - 本次展览是“中沙文化年”框架下的重点项目,集中展示中国古代乐器的历史传承与艺术价值,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1] - 开幕式上,中方艺术家演奏了中国传统乐器琵琶 [1] 文化合作与交流 - 沙特文化部博物馆委员会顾问莫娜·哈金达尔表示,沙中两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互展互鉴,此类交流有助于彼此理解并增进友谊 [1] - 哈金达尔高度评价中方在沙特考古项目中的贡献,并期待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保存与培训等领域加强合作 [1] - 中国驻沙特大使常华期待通过展览让更多沙特民众了解中国,谱写两国人文交流新篇章 [1]
“把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外国博主眼中的中国)
人民日报· 2025-10-04 06:02
文化体验与传播行业 - 外国博主通过沉浸式体验中国非遗文化、参与“村超”足球等活动,深度感受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1] - 美国籍人士史明思通过演奏二胡、与台州乱弹剧团合作演出等方式,推动国家级非遗走向世界 [2] - 英国籍人士大卫作为贵州大学足球教练和“村超”球员,通过足球赛事展示中国乡村的活力与多元民族文化 [4][5] - 伊朗籍人士兰兰通过弹奏彝族月琴、纳西古乐等中国传统乐器,并在社交媒体分享生活体验,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 [6][7] 教育行业 - 外籍教师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学校美育教学,让学生感受中西文化融合的魅力 [3] 旅游与生活方式行业 - 外国人士分享在中国的生活体验,包括高铁出行便捷、快递外卖服务高效、社会治安良好等现代化生活优势 [6] - 通过深度旅游体验,如走进村寨学艺、品尝地方美食等方式,展现中国文化的真实立体和多姿多彩 [1][6]
我们村的“王牌”丨民族乐器奏响乡村富民曲
央广网· 2025-10-03 09:12
行业概况 - 民族乐器产业成为兰考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3] - 产业已辐射到周边五个村庄 [3] - 行业年产值达到30余亿元 其中民乐产品占比在40%以上 [3] - 行业带动就业人数达1.8万人 [3] 产业发展历程 - 2014年以来在扶贫政策支持下 县里号召在外年轻人返乡创业并提供贴息贷款与技术培训 [1] - 2017年徐场村实现脱贫 民族乐器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 [1] - 近10年当地民族乐器产业飞速发展 基本实现家家从事乐器生产和销售 [3] 企业运营与规模 - 徐场村105户人家中有92户开办了琴坊 [2] - 村民徐卫平的作坊从最初被泡桐音板卡住资金 发展到如今年生产6000台古筝的工厂 [1][2] - 泡桐音板是古筝的“心脏” 需要自然阴干存放三年 [1] 产品与材料 - 主要产品包括古筝 古琴 琵琶 阮等十多种民族乐器 [3] - 制作古琴 古筝 琵琶等传统乐器使用兰考本地的泡桐作为“黄金材料” [1] - 存在定制化需求 如英国客户要求将古琴的钢丝弦换成蚕丝弦 并对木质有特定要求 [1] 金融支持与经济效益 - 金融支持政策加码 兰考县针对民乐产业推出“乐器贷” [2] - 民族乐器产业使徐场村全村群众人均收入增加近万元 [2]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在沙特国家博物馆开幕
新华社· 2025-09-29 15:52
展览活动概述 - 中国古代乐器展于9月28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沙特国家博物馆开幕 [1] - 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展出骨笛、编钟、古琴等100余件(套)中国古代乐器珍品 [1] - 展览时间为9月28日至12月1日,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1] 展览内容与意义 - 展览系统呈现中华音乐文明的演进脉络与审美理想 [1] - 展览集中展示中国古代乐器的历史传承与艺术价值,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1] - 开幕式上,中方艺术家演奏了中国传统乐器琵琶 [1] 文化交流与合作 - 本次展览是“中沙文化年”框架下的重点项目之一 [1] - 沙特文化部官员表示,沙中两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互展互鉴,此类交流是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 [1] - 沙特方面高度评价中方在沙特考古项目中的贡献,并期待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保存与培训等领域加强合作 [1]
他们的故事,始于政治,终于爱情,化为永恒
齐鲁晚报· 2025-09-13 18:28
龟兹国的历史地位与战略价值 - 龟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汉朝时为丝绸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宗教、文化、经济等极为发达 [3] - 龟兹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作"第二个敦煌莫高窟" [3] - 龟兹以音乐和乐舞闻名,龟兹乐舞发源于此,并且冶铁业发达,西域许多国家的铁器多仰仗龟兹 [3] - 龟兹扼守丝绸之路北道咽喉,成为汉朝与匈奴争夺的战略要地,曾在汉和匈奴之间摇摆 [3][6] 龟兹王绛宾的政治联姻与外交策略 - 公元前71年,新任龟兹王绛宾即位前,龟兹曾依附匈奴,甚至杀害汉朝派驻轮台的校尉赖丹 [6] - 当汉使常惠率联军兵临城下时,绛宾主动向汉军请罪,交出杀害赖丹的元凶,化解战争危机,重新定位龟兹在汉匈争霸中的方向 [6] - 绛宾通过扣留乌孙使团向解忧公主之女弟史表明心迹,这场始于政治考量的姻缘最终凝结出真挚的爱情 [6][7] - 汉元康元年(前65年),绛宾与弟史婚后次年朝觐长安,汉宣帝隆重接见,赐弟史"公主"封号,授予绛宾龟兹王金印紫绶,赏赐车骑仪仗、绮绣珍宝"凡数十万" [8] 龟兹的汉化改革与文化融合 - 绛宾夫妇从长安归来后,在龟兹推行汉化改革,新王宫规制模仿长安未央宫,实行"出入传呼,撞钟伐鼓"的中原礼仪 [10] - 随着精美丝绸与纺织技艺的引入,龟兹人的衣饰也染上了汉锦的纹样 [10] - 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后,龟兹迎来空前繁荣,迅速超越楼兰、高昌与轮台,成为西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10] - 汉宣帝赐予弟史公主一支数十人的宫廷乐队及钟、鼓、琴等乐器,开启了中原与西域间首次大规模的乐舞艺术交流 [9] 龟兹文化的深远影响与遗产 - 龟兹乐舞成为隋唐宫廷最炙手可热的流行风尚,其悠扬旋律远播至缅甸,化作其宫廷中不可或缺的"龟兹部" [13] - 克孜尔石窟第38窟的《天宫伎乐图》是文化交融的见证,画中中原排箫、波斯竖箜篌、印度塔布拉鼓共奏一曲天籁 [13] - 敦煌莫高窟飞天的灵动姿态烙印着龟兹乐舞的记忆,龟兹文化是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缩影 [12][13] - 新疆库木吐喇的石窟壁画融合希腊太阳神、印度雨神及中脊式汉墓风骨,几大文明在此奇妙共舞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