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服务

搜索文档
通勤族每月可“赚”80~100元,武汉“碳”路何以畅通
第一财经· 2025-06-04 11:52
碳普惠平台发展 - 武汉推出全国首个面向市民的低碳生活平台"武碳江湖",用户可通过公共交通、新能源车出行等行为积累碳普惠减排量,兑换打车券、购物券及银行利息红包 [1] - 平台上线两年累计用户达160万户,市民个人碳减排总量达51803吨,覆盖11个生活场景,通勤族月均积累4万-5万克减排量(价值80-100元) [1] - 平台构建"行为记录—减排量化—价值转化"闭环,依托全国碳市场"碳资产大脑"中碳登落户机遇 [1] 零碳赛事与碳抵消实践 - 2025武汉马拉松赛事碳排放总量为3030.22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参赛者捐献碳普惠减排量及武钢捐赠3031吨CCER实现碳中和 [2] - 首创"碳中和婚礼"和"以碳代捐"模式,鼓励用户为大型活动捐赠碳普惠减排量 [8] 绿色金融与产业集聚 - 武汉加快构建以碳金融为核心的气候投融资体系,形成以中碳登大厦为核心、环沙湖"双碳"经济带为载体的碳要素富集高地 [9] - 中碳登大厦聚集70余家"双碳"领域龙头企业及研究机构,组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产业联盟,覆盖金融、技术、应用全产业链 [4][5] - 武昌区吸引300余家涉碳服务企业落户,沙湖周边楼宇形成"双碳"产业集聚 [5] 环境治理创新 - "蓝天卫士"系统整合445万余条数据,覆盖2000余个污染源,实现企业排污许可、执法等13类信息标签化管理及AI预警推送 [5] - 首创"以碳代偿"生态赔偿模式,企业认购7993元碳普惠减排量用于支持全民减排活动 [6] - "环保医生"线上平台为企业提供环保诊疗服务,推行VOCs治理"绿岛"模式 [8][9] 资源循环利用成效 - 武汉市建成1640个"无废细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2.89%,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8.05%,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90% [8] - 2024年PM2.5、PM10浓度分别下降5.3%、12.1%,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10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