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纳米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产业资本出海的游戏规则是什么?亚盛资本用23年时间给出了回答
36氪· 2025-05-15 17:35
亚盛资本投资策略与成果 - 亚盛资本两期基金累计投资12-13个项目,一期基金DPI超过3倍,TVPI达4倍,年化收益超30% [2] - 投资组合退出率超90%,其中4个项目退出回报超10倍,超半数项目退出回报超5倍 [2] - 典型案例包括芬兰医疗科技公司Grandium(退出回报超40倍)和芬兰碳纳米管公司Canatu [2][5] - 专注早期技术创新投资,重点聚焦种子轮-A轮公司,单笔出资规模200万至1000万欧元 [7] - 首轮投资占比10%-40%,同时在B-C轮对技术延展性强的项目继续加注 [7] 全球化布局与中欧协同 - 2017年成立第一期欧洲科技基金,确立"汽车医疗科技"为主航道 [3] - 在中欧之间搭建"双向桥梁",利用欧洲基础研发与中国场景落地的互补优势 [9] - 欧洲企业估值仅为硅谷1/3-1/2,产品成熟度更高且治理规范 [11] - 帮助Canatu进入中国市场并链接上下游,使其团队覆盖35个国家 [10] - 筛选欧洲隐形技术冠军,通过技术授权/合资公司模式嫁接中国市场 [11] 产业深耕与团队优势 - 核心团队包含财务型与产业型投资人,形成全球"技术扫描"能力 [6] - 汽车领域合伙人来自上汽和麦格纳国际,深谙产业变革脉络 [14] - 采用"智能汽车与医疗科技"双轮驱动策略对冲产业周期波动 [14] - 推动Canatu技术从汽车延伸至医疗领域,实现平台化发展 [14] - 核心团队稳定协作超15年,链接近百家欧洲科研机构与中国上市公司 [14][15] 技术投资方法论 - 重点布局"传感革命、材料进化、计算重构"三大交叉应用领域 [7] - 2017年基于柔性电子趋势预判,早期投资实验室阶段的Canatu [5] - 投资策略强调"技术在地化、市场全球化、运营一体化" [11] - 通过深度投后管理扮演"联合创始人"角色,赋能被投企业 [9] - 构建全球化布局帮助被投企业平衡地缘风险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