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娱乐
搜索文档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网红对演唱会的向往
36氪· 2025-08-11 18:17
行业趋势:网红演唱会热度持续 - 尽管有何秋亊、旺仔小乔等千万粉丝大网红演唱会翻车的案例,但网红试水演唱会的热情并未熄灭,不断有演唱会主办方寻求与网红合作[1] - 网红开演唱会并非全为提升咖位,更多是源于对掉队的恐惧,是行业流量见顶、商务减少、粉丝供养力降低背景下的转型尝试[6] - 市场对网红开演唱会行情判断乐观,并催生大量新公司专门承接网红线下演出业务,例如负责何秋亊演唱会的举办方“西红柿世界”关联公司成立时间不到两年[7] 商业模式与收入结构 - 网红演唱会的收入模式主要为“秀费”(固定出场费)和分成,例如何秋亊只能得到固定出场费,内场最高1314元的票价由第三方制定[10] - 若采取分成模式,网红的收入约占演唱会总收入的三成,定价过低可能导致收入不如一场直播[11] - 票价制定需综合考量舞台成本、音乐团队、场地租赁费及观演体验差异,例如旺仔小乔演唱会分区定价为看台最低268元、内场最高968元,那艺娜全国巡演因成本低且场地多为livehouse,合拍票定价666元[11] 运营风险与危机管理 - 网红演唱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内容风险,如陷入抄袭风波会引发大众负面舆论,而缺乏独立公关团队的网红及其公司危机公关能力是一大考验[14] - 应对危机的策略影响结果,如何秋亊通过立刻直播道歉获得粉丝谅解,而旺仔小乔因拼命较劲并与汪苏泷、张碧晨扯出新恩怨导致局面失控[14] - 合作方专业度参差不齐,部分主办方运营随性,如何秋亊演唱会举办方“西红柿世界”通过在小红书宣传海报直接贴电话号码进行招商[7] 行业竞争格局与网红生存现状 - 网红直播打赏收入显著下滑,某MCN机构人气最高的网红以前单场直播收入突破10万很轻松,现在稳定做到3万都费劲,扣除平台抽成等成本后所剩无几[15] - 广告投放环境恶化,广告主投放意愿缩减且更倾向于现象级新网红,五年积累百万粉丝的大网红吸引力可能不敌五天积累十万粉丝的小网红[17] - 新兴的团播模式对传统大网红形成冲击,团播主播通过高互动性抢走大量散客,预计2025年全行业团播直播间数量将达到5000-7000个[17] 网红转型策略与探索 - 网红积极拓展副业,除演唱会外,也曾尝试在密室逃脱、游乐场NPC等热门领域露面,核心动机是害怕被别家抢风头而非确信能成功[20] - 运营小号是常见转型思路,采用“垂类+生活”模式将核心粉丝引流至新号,并重新规划价格投放体系以避免冲击主号价值[20] - 部分成熟创作者尝试“个人成长”剧本(如“迅猛龙特蕾莎”考上复旦大学研究生)实现转型,但此路径风险高且为“窄门”,更稳妥的方式是网红抱团通过生日、婚礼等活动刷存在感[22]
「甲亢哥」没带走的「网红宇宙」
36氪· 2025-05-04 22:46
甲亢哥现象的影响力 - "甲亢哥"中国行带动国内素人网红迅速走红,如"卤鹅大叔"获重庆政府10万元奖励并开设实体店[10],绍兴女孩"Liqin"为当地文旅拍摄宣传片[11],@瑞哥英语社媒粉丝暴涨且YouTube直播切片单周播放量破百万[11] - "甲亢哥"保镖"大壮""小美"开设小红书账号,"小美"首日粉丝突破10万,"大壮"粉丝过万[15][16],策划团队88rising海外负责人Lingo账号粉丝同步破万[17] - 现象引发国际博主跟进,YouTube头部博主@MrBeast(3.8亿粉丝)表达来华意向[19],日本旅行博主@Osada三度来华并在重庆拍摄内容[21][26] 外国博主在华内容生态演变 - 早期以旅行博主为主,现扩展至户外娱乐直播等多元类型[27],@Osada通过"日式冷幽默"风格3天涨粉百万[30],其重庆内容包含美食探索与城市观察[21] - 内容呈现"乐子型"转向,年轻受众更青睐非传统叙事方式,如@Osada将火锅底料误认披萨、支付方式认知误差等真实笑点[30] -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刺激海外搜索热度,携程数据显示政策推出后欧洲/美洲/亚太站点中国目的地搜索量分别增长85%/163%/116%[32] 文化交流的商业化路径 - East Goes Global数据显示"甲亢哥"直播使78%海外观众修正对华认知,63%考虑三年内来华旅游,35岁以上观众占比达41%[38] - 韩国政府已实施海外创作者扶持计划,中国启动"感知幸福中国行"活动,组织30余国博主参访广西工业/文旅项目[42][44] - 行业认为真实内容具有破圈效应,如@安柏然Andy指出美国官方削减抹黑中国预算后,民间内容开始冲击西方刻板印象[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