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红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评论丨鸡排哥爆火、晓华回归平淡,流量越是汹涌越需保持清醒
新浪财经· 2025-10-05 16:15
晓华与“鸡排哥”的现状 - 晓华的热度已回归正常,经营趋于平稳,记者探访时店内有30多位顾客排队等候[1] - “鸡排哥”在爆火前已在当地小有名气,其走红是厚积薄发的结果[3] - 晓华从“三天只睡1.5小时”的疯狂状态回归到细水长流式的从容经营,自感比以前更自由[1] 网红流量规律与商业局限性 - 互联网流量规律是喧嚣的人潮终将渐次散去,热度难以长期维持[1] - 一个小摊子所能服务的对象有限,商业拓展空间并不大[3] - 持续高强度工作可能导致健康问题,“鸡排哥”身体瘦弱、嘴唇发黑的状况已引发网友担忧[3] 网红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一些昔日网红已成功转型,例如“拉面哥”从卖拉面转型为带货主播,主要销售农副产品及深加工产品[4] - 回归平淡是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赢”,有助于保持才情和特质,避免在流量狂欢中迷失方向[3][6] - 顶流网红承受巨大压力,需要以平常心应对挑战,实现从高光时刻的平稳落地[3][6]
成为丁真的五年:我不可能永远纯真
虎嗅· 2025-09-02 10:35
个人成长与公众形象转变 - 丁真珍珠(丁真)明确表示自己已24岁,不希望再被描述为“纯真”或“甜野男孩”,认为这些形容词与自身成长阶段不符[11][12] - 丁真在公开场合(如《无限超越班》)强调“丁真不可能一直纯真”,并指出这是其成名后最贴近内心的表达[12] - 丁真外貌及行为方式发生变化,脸型较四年前圆润,眼神从懵懂局促转为沉静专注,但高强度工作行程导致其面部疲惫难以掩饰[5][6] 职业发展与社会影响 - 丁真因2020年11月一段7秒视频意外走红,获得百亿流量,并在84天内从理塘宣传大使升至亮相央视网络春晚,刷新全民造星速度[17] - 丁真参与优酷纪录片《寻真之地》策划及录制,并于今年8月播出,同时尝试演员职业,表达“不想再当网红,想学习如何当演员”的意愿[13][17] - 丁真通过参与《无限超越班》等节目尝试多样角色,认为演戏可发泄现实中被压抑的情绪,并提及扮演战士临死戏份为全新体验[30][31] 个人生活与心理状态 - 丁真目前独居成都,因工作流动性选择交通便利的居住地,业余通过开卡丁车减压,且成都认出其身份者较少[40] - 丁真面临巨大心理压力,包括被提醒“背负理塘”的责任感、网络恶评(如被骂“放生回草原”),以及工作烦恼难以与亲友沟通[36][38][41] - 丁真睡前习惯祈祷“明天还能动,还活着”,引用家乡谚语“生命像闪电一样无常”,并常通过观看骑行视频缓解失眠[43] 社会贡献与价值观表达 - 丁真明确社会目标为“让家乡甘孜州十八县特色被全国乃至世界看见”,并资助表妹学业以提升女性话语权,强调男女平等[15][46] - 丁真在离开福建嵛山小渔村后为当地小学捐赠空调,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走更好的路”,并反思自身教育经历(仅读完小学三年级)[48][25] - 丁真2021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活动中用藏语标注讲稿背诵一天一夜,完成汉语演讲,视其为突破自我的重要时刻[32][31]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网红对演唱会的向往
36氪· 2025-08-11 18:17
行业趋势:网红演唱会热度持续 - 尽管有何秋亊、旺仔小乔等千万粉丝大网红演唱会翻车的案例,但网红试水演唱会的热情并未熄灭,不断有演唱会主办方寻求与网红合作[1] - 网红开演唱会并非全为提升咖位,更多是源于对掉队的恐惧,是行业流量见顶、商务减少、粉丝供养力降低背景下的转型尝试[6] - 市场对网红开演唱会行情判断乐观,并催生大量新公司专门承接网红线下演出业务,例如负责何秋亊演唱会的举办方“西红柿世界”关联公司成立时间不到两年[7] 商业模式与收入结构 - 网红演唱会的收入模式主要为“秀费”(固定出场费)和分成,例如何秋亊只能得到固定出场费,内场最高1314元的票价由第三方制定[10] - 若采取分成模式,网红的收入约占演唱会总收入的三成,定价过低可能导致收入不如一场直播[11] - 票价制定需综合考量舞台成本、音乐团队、场地租赁费及观演体验差异,例如旺仔小乔演唱会分区定价为看台最低268元、内场最高968元,那艺娜全国巡演因成本低且场地多为livehouse,合拍票定价666元[11] 运营风险与危机管理 - 网红演唱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内容风险,如陷入抄袭风波会引发大众负面舆论,而缺乏独立公关团队的网红及其公司危机公关能力是一大考验[14] - 应对危机的策略影响结果,如何秋亊通过立刻直播道歉获得粉丝谅解,而旺仔小乔因拼命较劲并与汪苏泷、张碧晨扯出新恩怨导致局面失控[14] - 合作方专业度参差不齐,部分主办方运营随性,如何秋亊演唱会举办方“西红柿世界”通过在小红书宣传海报直接贴电话号码进行招商[7] 行业竞争格局与网红生存现状 - 网红直播打赏收入显著下滑,某MCN机构人气最高的网红以前单场直播收入突破10万很轻松,现在稳定做到3万都费劲,扣除平台抽成等成本后所剩无几[15] - 广告投放环境恶化,广告主投放意愿缩减且更倾向于现象级新网红,五年积累百万粉丝的大网红吸引力可能不敌五天积累十万粉丝的小网红[17] - 新兴的团播模式对传统大网红形成冲击,团播主播通过高互动性抢走大量散客,预计2025年全行业团播直播间数量将达到5000-7000个[17] 网红转型策略与探索 - 网红积极拓展副业,除演唱会外,也曾尝试在密室逃脱、游乐场NPC等热门领域露面,核心动机是害怕被别家抢风头而非确信能成功[20] - 运营小号是常见转型思路,采用“垂类+生活”模式将核心粉丝引流至新号,并重新规划价格投放体系以避免冲击主号价值[20] - 部分成熟创作者尝试“个人成长”剧本(如“迅猛龙特蕾莎”考上复旦大学研究生)实现转型,但此路径风险高且为“窄门”,更稳妥的方式是网红抱团通过生日、婚礼等活动刷存在感[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