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
搜索文档
2024年 浙江天目山镇实现旅游收入1.81亿元——“大树王国”借绿生金
经济日报· 2025-10-06 06:00
文章核心观点 -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系统性保护与科技赋能,成功提升了生物多样性并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1][2][3] 保护区生态资源与保护成效 - 保护区被誉为大树王国与物种宝库,保存有全球最古老的野生银杏林、最大古柳杉群落和最高金钱松,拥有古树名木5615株 [1] - 森林覆盖率达到97.56%,较20年前提高10.6个百分点 [2] - 构建了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繁育-野外放归-动态监测一体化抢救保护体系 [1] 科技赋能与物种保护案例 - 针对濒危物种天目铁木,通过科研攻关成功解决天然更新难题,人工繁育种苗3000多株,并在全国7省11地开展迁地保护 [2] -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保护新范式,区域协作共筑生态安全新防线 [2] 生态经济转化与产业发展 - 以天目山保护区为核心联动周边打造天目山名山公园,培育精品民宿、农田采摘、森林露营等产业 [3] - 2024年天目山镇接待游客1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亿元,农副产品销售收入2.35亿元 [3] - 村民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民宿经济,例如有民宿投资300多万元,两年回本并几乎天天满房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