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竹笋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美食借道霍尔果斯闯中亚,粤新商贸合作再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07-05 22:05
粤新商贸合作升级 - 广东美食首次通过霍尔果斯进入中亚市场,标志着粤新两省区商贸交流合作迎来新跨越 [14][15]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实施以来,百款岭南美食集体亮相霍尔果斯商品贸易博览会 [15][16] - 展会现场粤味产品供不应求,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开启粤新深化协作共拓中亚市场的新篇章 [51][52] 参展企业表现 - 清远市清远鸡行业协会盐焗鸡胗开展首日基本售罄,并找到新疆当地经销商 [11][12] - 广东膳正味食品盐焗鸡产品引发围观,计划借展会打通新疆供应链 [17][18][19] - 清远市清供优品农业竹笋系列成为"抢手货",旅游公司采购作为伴手礼 [22][23][24] - 江门市祺昊堂生物科技陈皮产品获哈萨克斯坦消费者认可 [29][30][31] - 英德市龙润农业英德红茶获外国客商高度评价,产品已通过多国有机认证 [32][33][34] 市场拓展成果 - 广东竹笙笙科技与哈萨克斯坦客商签订框架协议,计划打开中亚市场 [41][42][43] - 广东福三象食品吸引国内外客商问询,计划巩固新疆市场并拓展中亚 [46][47][48] - 多家企业通过展会与中亚客商建立联系,探寻合作商机 [45][47][48] 区域战略价值 - 霍尔果斯作为新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域,是连接中亚五国的枢纽门户 [38][39] - 广东优质食品借道霍尔果斯进入中亚市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39][51]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持续推进,为粤新商贸合作创造新可能 [51][52]
霍尔果斯“粤”色浓!广东食品组团北上伊犁推介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21:36
活动概况 - 2025中亚(霍尔果斯)商品贸易博览会期间举办"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广东食品走进新疆(伊犁)专场推介活动 [2][3] - 活动促成粤疆两地特色农产品交流,推动经贸合作 [4][50] - 前期同类活动成果显著:广东荔枝在亚欧商博会2小时内售罄,新疆农产品签约项目总额达8000万元 [46][47] 清远市农业产业 - 清远市重点打造"清远好风土"区域公用品牌,涵盖清远鸡、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丝苗米、连州菜心五大百亿级产业 [7][8][9] - 清远市组织4家企业参展,包括清供优品、龙润农业、巨元孖宝麻竹笋、竹笙笙科技,展示生态农产品 [11][12][13] 参展企业技术亮点 - 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应用"冻眠荔枝"技术实现一年保鲜期,年保鲜销售荔枝超6000吨,冷链技术使保鲜期延长至40天并出口欧美 [16][17][21][22] - 广东膳正味食品主打盐焗鸡等传统客家风味产品,强调原汁原味工艺 [24][25][29][30] - 江门祺昊堂生物科技拥有200亩新会陈皮核心产区基地,开发陈皮茶/膏等跨界产品 [32][33][36][37] - 广东福三象食品采用35小时传统工艺制作米面制品,产品远销香港及东南亚 [39][40][43][44] 平台发展规划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平台将持续借助展会推动新疆农产品进入大湾区,拓展广东产品在新疆及海外市场 [49][50]
精深加工助力贵州特色竹笋产业发展
贵州省竹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 - 贵州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构建食物多元化供给体系与节约长效机制,重点发展竹产业作为乡村特色优势产业 [1] - 贵州省笋用竹林面积达300万亩,鲜竹笋年产量超58万吨,其中方竹笋28万吨、毛竹笋30万吨 [1] - 竹产业被纳入"森林粮库"开发战略,成为落实大食物观理念的重要实践 [1] 竹资源分布与品种优势 - 贵州省竹林总面积506万亩,实现全域化覆盖,形成"山山有竹、四季产笋"生态格局 [2] - 方竹笋蛋白质含量12%、脂肪仅0.4%,具有高营养低热量特性,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2500米的大娄山地区 [2] - 桐梓县拥有全球最大原生方竹资源(超100万亩),赤水市主产楠竹笋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2] - 形成大娄山、赤水河、武陵山、清水江四大竹产业带,覆盖桐梓、赤水、习水等核心产区 [3] 竹笋加工产业现状 - 桐梓县建成中国最大方竹笋加工枢纽,年加工能力1.2万吨,年产值1.28亿元,配备12条现代化生产线 [4] - 赤水市2024年竹笋全产业链产值10.76亿元,加工销售14万吨,全市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90亿元 [4] - 采用液氮速冻工艺使水煮笋保鲜期达24个月,赤水市引入压榨技术解决鲜笋储存难题 [4] - 红赤水集团开发调味笋等深加工产品,年加工量超3万吨,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4] 市场拓展与销售网络 - 销售市场从川渝扩展至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赤水合作社2024年向上海销售竹笋收入3484万元 [5] - 赤水合作社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建立分拣加工中心,成为珠海菜篮子稳供企业,与上海蔬菜集团等建立直供合作 [5] - 通过价格联动机制将赤水冬笋收购价与上海杭州市场接轨,带动数万户竹农增收 [5]
秦巴山区:驻村第一书记“组团服务”促振兴
新华网· 2025-06-30 04:49
电商直播助农 -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孟石岭镇通过电商直播基地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20多名村民参与直播带货 [1] - 驻村第一书记与电商主播合作直播,帮助当地群众销售农特产品,村民高国彤的几十斤农产品迅速售罄 [3] - 岚皋县30名驻村第一书记通过"组团服务"推动助农直播,使全县92个村(社区)的农副产品"触网"上架 [3] 驻村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模式 - 安康市探索驻村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模式,整合1300名驻村第一书记资源,形成"一镇一团""整县抱团"的工作合力 [4] - 驻村第一书记围绕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产品共销等方面协同工作,服务范围突破村、社区行政边界 [4] - 汉阴县6名驻村第一书记合作帮销1200余亩红桃、黄桃,总计销售2.8万余斤 [6] 模式成效 - 白河县驻村第一书记通过"组团服务"模式化解各类纠纷隐患191件 [6] - 安康市"组团服务"模式解决民生实事1610件,帮助群众就业31000余人,开展产品销售活动729场次,实现群众增收约1.6亿元 [6]
岭南山珍“鲜”行新疆!一口尝尽粤北山水|行李箱里的广东手信②
南方农村报· 2025-06-29 17:00
开栏语:7月4-6 日,"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广东 食品走进新疆 (伊犁)专场推 介活动将在2025 中亚(霍尔果 斯)商品贸易博 览会期间举办。 再度北上,广东 又将带去哪些惊 喜好物?即日 起,南方农村报 推出"行李箱里 的广东手信"策 划,让我们跟着 广东手信,一起 北上新疆。 岭南的山林,藏 着哪些鲜味密 码?7月4-6 日,"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广东 食品走进新疆 岭南山珍"鲜"行 新疆!一口尝尽 粤北山水|行李 箱里的广东手信 ②_南方+_南方 plus (伊犁)专场活 动将在 2025中 亚(霍尔果斯) 商品贸易博览会 举办。这次,广 东准备了一份带 着山林气息的特 别手信——来自 清远的麻竹笋, 把岭南的爽脆送 往每个渴望鲜味 的舌尖。 广东的山林资源 得天独厚,尤其 是清远,温暖湿 润的亚热带气候 与广袤的丘陵地 貌,孕育出被誉 为"岭南山珍"的 麻竹笋。从古时 起,竹笋便是人 们餐桌上的常 客。《周礼》记 载,殷周时期, 竹笋已成为家常 菜。北宋时期, 食用竹笋更为流 行,当时的竹笋 专著中就收录了 年底,清远全市 麻竹笋种植面积 岭南麻竹。 西牛麻竹笋。陈咏怀 摄 清远麻竹笋的种 植历史 ...
这座赣西北小城如何下“竹”功夫撑起亿元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9 09:41
"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东坡先生苏轼曾这样盛赞江西,流露对江西的青山绿水、江河翠竹的偏爱。 江西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湿润,是全球竹类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竹资源丰富、竹文化深厚。 地处赣西北的宜丰县,是首批 "中国十大竹乡" 之一,毛竹林面积达87.2万亩,万竿翠竹浩瀚似海,连绵起伏的绿浪从山脚一直蔓延向云 端。 宜丰县活立竹蓄积量约1.2亿根,居全国第三、江西省首位。 近年来,宜丰县依托竹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集毛竹种植、晾晒、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竹产业链。 竹海环抱的古阳寨梯田。宜丰县委宣传部供图 毛竹林。江西省林业局 供图 一片翠竹,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共同富裕。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宜丰,看其如何化生态"高颜值"为发展"生产力",做好"竹"产业 发展的文章? 形成产业集群 竹制品跨境"出海" 走进江西宜丰县工业园区省级全竹科创产业园,一根根毛竹被加工成车厢底板、全竹家具、竹纤维饭盒、竹炭……各类竹制品不仅在国内 备受欢迎,更是远销海外。 据介绍,依托跨境电商平台,江西仙龙日用工艺品有限公司将竹木制品销往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大型商超,其中鞋撑出口量达500万只。 近年来,以竹代塑、以竹代 ...
四川旺苍:集市上直播“山货”卖全国
搜狐财经· 2025-06-24 22:46
陈绍海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助农直播现场 陈绍海供图 非常"撇脱",豆瓣酱通过电商变现 "家人们,来自大山里面的美味,纯天然,无污染!"面对直播间的网友,助农主播@小胖姑娘正"扯"着嗓子卖力地兜售着来自山花村村民江桂英手工自制 的豆瓣酱。 "3—2—1,上链接!"在直播团队7名电商达人的吆喝下,豆瓣酱展示完毕后上了购买链接。由于助农主播的激情展示,再加上豆瓣酱优良品质,链接上线 不到10分钟,江桂英当天带来的10余斤豆瓣酱便销售一空。 接过工作人员现场结算的100余元现金后,江桂英激动地说道:"网上售卖过程快速便捷,也不愁销路,价格也比自己单独售卖要高,非常喜欢这样的售卖 方式。" 据江桂英介绍,多年来,家中老人一直有自制豆瓣酱的传统,未在网上销售之前,豆瓣酱多半"内部消化",不是送给亲戚,就是寄给了远方的朋友,现在 通过政府搭建的"线上赶集"平台,片刻间就让自己的豆瓣酱变了现,这种售卖方式方便快捷,非常"撇脱"。 电商: 6月20日,是广元市旺苍县五权镇赶集的日子。一大早,农贸市场内人头攒动,位于市场一侧,来自该镇直播团队的7名电商达人正在将周边村组菜农带来 的干杂农特产品通过直播间进行销售。 自带干粮, ...
清风为伴产业兴 | 竹笋破土成金
"大姐,今年收成怎么样?政策扶持和产业补贴都享受了吗?"日前,云南省水富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前 往三角村竹基地查看新采的竹笋品质,并向采笋群众了解竹产业发展相关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村民王大 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补贴都按时打到卡上了,技术员还经常来指导我们采笋。" 这个地处高寒山区、一度贫穷的村子,如今靠着竹产业实现华丽转身。这一变化离不开水富市纪委监委 立足职能定位,监督推动产业发展所做的工作。 为带动群众致富,三角村曾试种苹果、核桃等作物,但均未成功。后来,该村党总支立足村情实际,到 盐津县、彝良县等地调研学习笋用竹种植经验,为该村产业转型找到了方向。当时,三角村仍有部分村 民对竹产业发展前景信心不足。水富市纪委监委将产业转型中的干部作风、政策落实作为监督重点,督 促相关部门深入论证竹产业可行性。同时,还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走村入户收集群众意见,推动解决土地 流转、技术培训等实际问题,为产业发展扫除障碍。 在监督保障下,三角村党总支带领村民试种500亩方竹和300亩筇竹。得益于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到位, 加上科学管护和适宜气候,竹子喜人的长势让村民们渐渐有了信心。当地党委政府乘势而上,在锣锅片 区打造"万亩方竹 ...
宝藏村里“绿生金”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04
天麻种植产业 - 宝藏村采用"林麻间种"仿野生栽培模式种植天麻,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不施化肥、农药、除草剂,保证原生态和道地性 [1] - 村民通过电商直播拓宽天麻销路,2020年起有农户代销天麻8万多斤,销售额近400万元 [1] - 天麻种植实现森林植被保护和生态经济效益双提升 [1] 乡村旅游发展 - 宝藏村2022年启动"秘境宝藏"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新增游客中心、休闲特色农业体验园、精品民宿等业态 [1] - 创新"党建引领+村集体+乡村CEO团队+村民"管理模式,由专业团队运营景区 [2] - 推行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2] 区域发展规划 - 以宝藏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打造四季旅游品牌,包括春赏花海、夏享避暑、秋品天麻、冬观雾凇 [2] - 深化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活力 [2]
总台记者化身“大熊猫奶爸” 独家揭秘国宝可爱日常
央视网· 2025-06-21 02:45
大熊猫饲养工作内容 - 大熊猫饲养员需要制作特制窝窝头,主要成分包括玉米粉、黄豆粉、面粉、麸皮、食用油和食用盐,其中食用盐比例严格控制以避免大熊猫掉毛 [1] - 窝窝头制作流程分为揉面、塑形、蒸熟和冷却储存四个步骤,塑形时需确保表面湿润无裂缝并在底部按小孔防止蒸散 [1][3] - 大熊猫日常食物包括竹笋、胡萝卜、苹果和盆盆奶,竹笋需清洗表皮但内部通常干净 [5][6][8] 大熊猫日常管理 - 饲养员每天进行4次定时投喂,时间分别为早晨8时、中午11时、下午5时和晚上10时半,并根据大熊猫情况补喂 [10] - 天气炎热时饲养员在中午11时和下午5时闭园后进行全面清扫以保障环境卫生 [10] - 通过观察粪便形态和颜色判断大熊猫健康状况和消化情况,例如红色粪便与胡萝卜摄入有关 [12] 饲养工作意义 - 大熊猫饲养工作看似琐碎但需要高度责任心和细致入微的用心,保障大熊猫健康茁壮成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