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业

搜索文档
工业盈利:外需敞口与弹性分析
一瑜中的· 2025-06-24 22:06
工业营收外需敞口估算 - 工业部门营收端的外需敞口约为16.2%,计算方法为工业企业全部出口额/总营收,其中2024年全部出口额为25.5万亿,来自工业的占比为98.9%,2024年工业企业营收为156万亿(基于2023年经济普查数据152万亿和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速2.1%推算)[5][19][20] - 评估工业企业外需敞口的基础数据包括海关口径下的货物出口额(2024年25.5万亿)、投入产出表最终使用中用于出口的部分(2020年18.8万亿)、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2020年12.3万亿)和工业上市公司境外营收(2020年4.2万亿)[15][16] - 其他参考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口径下2024年工业企业境外营收/总营收为25.1%,投入产出表口径下2020年工业部门最终使用中用于出口的部分/总产出为12.1%[20] 工业利润出口弹性测算 - 通过两种方法测算工业利润对出口的弹性:公式拆分法结果为0.43,投入产出法结果为0.41,即出口变动1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增速变化0.41%至0.43%[7][9][21][23][26] - 公式拆分法中,工业利润对出口的弹性=工业营收对出口的弹性(0.162)+利润率对出口的弹性(0.268),其中利润率对出口的弹性通过历史数据得出出口增速每下滑1个百分点,利润率增速大致下滑0.268个百分点[22][23] - 投入产出法通过五步测算:出口→总产出(生产诱发系数2.52)→增加值(0.8单位)→企业利润(0.22单位)→工业利润(0.14单位),最终得出出口变动1个百分点影响工业利润0.03万亿,占工业整体利润8.5万亿的0.41%[24][25][26][29] 工业利润内需弹性测算 - 最终消费增速变化1个百分点,工业盈利增速变化0.54%;资本形成增速变化1个百分点,工业盈利增速变化0.7%[11][32] - 从绝对规模看,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变动1个百分点,对工业利润的影响分别为0.05万亿和0.06万亿(出口为0.03万亿)[32] - 最终消费的生产诱发系数为2.08,1单位最终消费影响0.06单位工业利润;资本形成总额的生产诱发系数为2.69,1单位资本形成总额影响0.11单位工业利润[33][34] 政策对冲力度测算 - 出口下滑1个百分点,需要最终消费增速提升0.76个百分点(对应体量0.58万亿)或资本形成总额增速提升0.59个百分点(对应体量0.32万亿)进行对冲[12][35][37] - 使用消费对冲所需政策力度略大于投资,因消费的生产诱发系数(2.08)小于资本形成总额(2.69),且消费拉动的行业范围更广泛[36][37] 行业层面分析 - 营收外需敞口较大的行业集中在制造业中游(计算机通信电子、电气机械等)和下游(皮革毛皮、服饰、家具等)[40][41] - 利润对出口弹性较大的行业包括纺织(1.46)、金属冶炼(0.98)、纺织服装(0.82)、造纸文教(0.79),计算机通信电子和电气机械分别为0.58和0.42[45][46] - 利润对最终消费弹性较大的行业包括食品烟草(1.26)、造纸文教(1.22)、纺织服装(1.15);利润对资本形成弹性较大的行业包括非金属制品(4.62)、金属冶炼(2.52)、非金属矿采(1.85)[49]
工业盈利:外需敞口与弹性分析
华创证券· 2025-06-13 14:46
工业营收外需敞口 - 2024年工业营收外需敞口或在16.2%,计算方式为工业企业全部出口额/总营收[3] - 评估工业企业外需敞口的基础数据有海关货物出口额、投入产出表、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工业上市公司境外营收[11] 工业利润出口弹性 - 公式拆分法得出工业利润对出口弹性为0.43,即出口每下滑1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大致下滑0.43个百分点[16][17] - 投入产出法得出工业利润对出口弹性约为0.41,即出口变动1个百分点,或影响工业利润0.41个百分点[20][22] 工业利润内需弹性及对冲规模 - 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每变动1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分别变动0.54、0.70个百分点[27] - 出口每下滑1个百分点,需最终消费增加0.58万亿元或资本形成总额增加0.32万亿元来保持工业利润稳定[30] 行业层面情况 - 营收中外需敞口较大行业集中在制造业中游和下游,细分行业中计算机通信电子和电气机械兼具外需敞口与体量[36][37] - 利润对出口弹性较大行业有纺织、金属冶炼等,对最终消费弹性较大行业有食品烟草、造纸文教等,对资本形成弹性较大行业有非金属制品、金属冶炼等[45][48] - 受出口下滑影响较大行业有纺织业、计算机通信电子等,有望受益于消费加码行业有食品烟草、造纸文教等,有望受益于投资加码行业主要是建筑链[57]
中国盈利系列十:工企利润回暖
华泰期货· 2025-04-28 14: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营收压力仍存 - 总量上利润增速回升但需求端压力仍存,2025年1 - 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8%,3月单月利润增速回升至2.6%,回升得益于政策驱动和海外订单回升,但企业库存压力制约盈利空间,基建与房地产需求疲软拖累部分上游行业 [3] - 结构上新旧动能分化加剧,政策红利向中下游倾斜,装备制造业成核心增长引擎,原材料行业内部分化,消费品制造业展现韧性,汽车制造业仍受制于产业链调整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事件 - 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 - 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 [2] 附录 -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转为增长0.8%,3月由1 - 2月下降0.3%转为增长2.6% [29] - 工业企业营收增长持续加快,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3月增长4.2%,营收累计增速自上年12月以来持续加快 [29] - 近六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制造业改善明显,一季度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制造业一季度利润增长7.6%,加快2.8个百分点 [30] - 装备制造业成为利润增长重要支撑,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重为32.0%,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0个百分点 [30] -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高质量发展,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1 - 2月同比下降5.8%转为增长3.5%,3月两位数增长,增速达14.3% [31] - “两新”政策加力增效作用明显,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2%、9.5%,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使相关行业利润增长 [32] -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持续恢复态势,现阶段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下阶段要促进工业企业效益持续向好恢复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