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与餐饮服务

搜索文档
“驴火”很火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48
行业历史与文化背景 - 驴肉火烧起源于宋朝漕河码头 是漕帮庆功宴上无意间创造的美食[4] - 清朝时期因皇帝微服私访品尝后闻名京城 成为承载农耕记忆的代表性美食[4] - 1996年徐水107国道沿线有50多家驴肉火烧摊位 行业呈现繁荣景象[2] - 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水漕河驴肉加工技艺"得到传承 包含4阶段25道工序[2] 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 - 卤制驴肉需20余种香料科学配比 经过大火攻和小火焖12小时油盖顶工艺[2][3] - 打火烧需12道手工工序 包括抹驴油酥 压饼形和7次翻烤 全程依赖20年经验手感[3] - 老汤为各家秘宝 风味依赖火候时间调料的微妙把控 工业化难以复刻独特口感[3] - 驴肉需炖煮6小时至筷子可插透但不散架 选用4-6年生驴保证肉质紧致度[6] 产业链与规模 - 徐水区拥有3家驴肉生产企业 40家加工作坊和168家餐饮店 年产值1.5亿元[7] - 产业链带动上下游就业超3000人 形成养殖加工餐饮完整产业生态[7] - 采用公司联结农户模式 统一提供种驴技术指导和保底回收 共享产业发展红利[6][7] - 现代化养殖场通过科学饲料配方保持驴肉低脂肪高蛋白特性[6] 产品创新与文化延伸 - 开发"驴火七件套"文创产品 包括钥匙扣冰箱贴抱枕等 第四代形象由AI辅助设计[8] - 推出"驴火拿铁"跨界产品 将迷你驴肉火烧与咖啡结合 研发周期超1年[9] - 文创产品成为游客收藏纪念品 传统美食转化为文化符号融入现代消费场景[8][9] - 行业从单一餐饮向文创IP延伸 形成多元发展态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