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 Panel

搜索文档
都是肩膀上面一个脑袋,我凭啥让你收购我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7-14 08:56
半导体行业并购现状 - 半导体行业与光伏、显示面板在技术原理上有相似性,可统称为"泛半导体",部分生产材料、设备、零部件可通用,但产品参数和加工精度存在差异 [2] - 半导体企业可能同时服务光伏(如协鑫)、显示面板(如京东方)、半导体(如中芯国际)三大领域客户 [2] - 海外归国创业者可能认为本土光伏或面板起家的竞争对手技术门槛较低,存在"土"的刻板印象 [2][4] 科创板上市门槛影响 - 科创板上市标准持续提高,早期首批上市企业若按当前标准可能无法通过审核 [5] - 创业板、北交所上市标准同步提升,控制上市公司数量以匹配二级市场消化能力 [6] - 同质化企业因上市时间差导致命运分化,未上市企业拒绝被已上市竞争对手收购 [7][9] 并购阻碍的核心因素 - 创始人心理层面:海外背景创业者对本土竞争对手存在技术优越感,拒绝被收购视为"侮辱" [4] - 上市对赌协议限制:投资人要求的上市对赌条款迫使企业优先选择IPO而非并购 [12] - 估值倒挂现象:一级市场企业估值超过同类上市公司市值,导致买方支付能力不足 [12] 买方视角的并购阻力 - 上市公司战投部门推荐的标的可能被业务团队质疑,认为内部研发成本低于收购成本(10亿收购 vs 1亿自研) [14][15] - 业务团队自信能超越被收购企业的技术能力,削弱并购必要性 [16] 创业者心理特征分析 - 当前创业者平均年龄约45岁,成长经历物质匮乏,创业动力主要来自IPO梦想 [20] - 仅少数能"自我和解"的创始人愿意出售企业,多数坚持独立上市 [21] - "都是肩膀上面一个脑袋"反映创始人拒绝被收购的普遍心态 [1][21] 中美消费结构对比 - 美国前10%富人占据65%财富贡献50%消费,中国前10%富人占45%财富仅贡献25%消费 [17] - 前20%富人消费占比:美国65% vs 中国40%,反映中国高净值群体消费倾向较低 [18]
30亿!惠科再扩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29 18:01
长沙惠科IGZO项目投资 - 长沙惠科拟投资300,007.36万元建设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占地面积15486m²,总建筑面积60000m²,主要生产IGZO工艺阵列玻璃基板,产能规划1.5万片/月 [1] - 公司此前已在浏阳经开区投资280亿元建成8.6代TFT-LCD面板生产线,2021年完成首条产线点亮,2022年实现12条产线投产 [1] - 2024年2月惠科已完成首款27英寸2K金属氧化物电竞显示器出货,刷新率达300Hz(可升级至500Hz),具备DCI-P3 99%色域和1500:1对比度 [2] IGZO技术特性 - IGZO通过在TFT-LCD主动层沉积金属氧化层获得更优电子性能,相比a-Si技术具有高电子迁移率(10-40 cm²/V·s)、低功耗、高透明性优势 [3][4] - 技术对比显示IGZO漏电流极低(10级别),制程温度低至室温-300℃,大面积均匀性优秀,成本介于a-Si和LTPS之间 [5] - 相比LTPS技术,IGZO电子迁移率(50-500 cm²/V·s)稍逊但改造成本更低,仅需对现有a-Si产线进行工艺升级 [4] 技术应用格局 - a-Si适用于普通大尺寸LCD面板,LTPS主导手机/平板等中小尺寸面板,IGZO适合大尺寸高分辨率LCD及OLED面板 [6] - LTPO技术结合LTPS和IGZO优势,旗舰手机普遍采用,折叠手机可利用其实现分区刷新率控制 [6] - 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渗透推动LTPS/LTPO等中高端背板技术发展 [6] 国内厂商布局 - 中电熊猫2015年建成国内首条8.5代IGZO产线(投资291.5亿),2019年再投280亿建8.6代线,后均被京东方收购 [7] - 华佳彩2017年投资120亿建6代IGZO产线,月产能3万片LCD大板,主攻中小尺寸应用 [7][8] - TCL华星2023年投350亿建8.6代氧化物产线(t9),覆盖6-100英寸全尺寸产品,2024年4月二期设备搬入 [8] - 京东方2025年投产290亿6代LTPO产线,实现1500PPI像素密度;天马330亿8.6代线(TM19)采用a-Si/IGZO双轨技术 [8] 行业发展趋势 - IGZO技术与a-Si、LTPS形成差异化互补,共同推动智能手机、车载显示、VR等场景的显示革新 [9] - 国内面板厂商布局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同时促进显示行业技术多元化发展 [9]
京东方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设备搬入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21 13:43
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进展 - 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提前4个月开始工艺设备搬入 [1] - 项目于2024年3月27日奠基,9月26日提前完成全面封顶,历时183天 [2][3] - 预计2026年底量产,2029年实现满产 [2] 项目投资与产能 - 总投资630亿元人民币 [2] - 设计产能为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基板尺寸为2290mm x 2620mm [2] - 主要聚焦中尺寸AMOLED面板,用于中高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IT类产品,同时具备生产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的能力 [2] 行业地位与布局 - 相较于同业其他尚处于建设规划阶段的8.6代线,京东方已率先由建设阶段向产线运营阶段转换 [3] - 京东方已在成都、重庆、绵阳投建三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加上第8.6代AMOLED生产线,未来将运行4条AMOLED生产线 [3]
面板价格观察 | 3月电视面板与显示器面板价格预期上涨
TrendForce集邦· 2025-03-06 15:31
面板价格趋势分析 - 2025年3月电视面板与显示器面板价格预期上涨,笔记本面板价格持稳 [2] - 电视面板价格涨幅可能开始收敛,32吋预估上涨0.5美元,43吋上涨1美元,55吋与65吋上涨1美元,75吋上涨2美元 [2] - 显示器面板价格将呈现小幅度上涨趋势,Open Cell面板预估上涨0.1~0.2美元,23.8吋FHD预估上涨0.2~0.3美元,27吋FHD预估上涨0.1美元 [4] - 笔记本面板价格将持续维持持平态势 [5] 市场需求动态 - 电视面板需求维持稳定,但受关税问题等因素影响市场出现不确定性 [2] - 中国以旧换新政策刺激需求,中国品牌采购动能依旧不差 [2] - 显示器面板受电视面板价格上涨带动,但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 [4] - 笔记本面板需求表现平稳,品牌已提前备货预作准备 [5] 厂商策略与供需 - 面板厂商意识到需求调整风险,将采取产能调控措施维持供需平衡 [2] - 显示器面板厂商与客户对于涨幅想法有显著落差,需时间协商 [4] - 笔记本面板厂商更关注客户关系维护与持续获取订单,采取观望态度 [5] 产品价格数据 - 65吋电视Open-Cell面板价格为177美元,月环比上涨0.6% [1] - 43吋电视Open-Cell面板价格为67美元,月环比上涨1.5% [1] - 27吋显示器LED面板价格为62.7美元,月环比上涨0.2% [1] - 15.6吋笔记本Flat-LED面板价格为40.3美元,价格持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