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显示产业
搜索文档
长沙新型显示产业链基本形成“玻-屏-芯-端”全产业链,今年前9月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1.9%
长沙晚报· 2025-11-09 10:09
11月7日,2025中部显示与视听产业生态活动在浏阳经开区举办。活动以"'浏'光溢彩 '视'界同心"为 主题,来自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产业链协同、 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开展深度对话。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新型显示产业作为信息交互的关键一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增 长。"十四五"期间,长沙市新型显示产业链已基本形成"玻-屏-芯-端"全产业链,2024年,全产业链规上 企业营收587.3亿元,同比增长12.3%。今年1至9月规上企业营收达505.6亿元,同比增长21.9%。 从"企业集聚"到"生态共荣" 活动现场,长沙市新型显示产业链"五长联动"协同机制正式启动,助力产业能级跃升。该协同机制 将通过链长牵总、盟长搭台、校长支撑、行长帮扶、基金董事长赋能,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 人才链、资金链"五链融合",系统破解企业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融资拓展等方面的瓶颈,为产业高 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主旨演讲与主题分享环节,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显示产业前沿技术与未来趋势,带来高屋建瓴的观 点分享。蓝思科技、TCL华星、诠视科技等新型显示链上企业代表则围绕"AI+显 ...
智变赋能 创显未来!2025第八届Micro LED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大会在昆山举行
扬子晚报网· 2025-11-06 20:54
11月6日,2025第八届Micro LED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大会在昆山举行。据了解,该发展大会是该领域 高质量、高规格、极具权威及最早举办的高端论坛。 江苏省光电显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薛文进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 落地昆山具有重要意义,昆山不仅是长三角光电显示与半导体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更是国家新型显示产 业创新布局的关键节点,已构建了Micro LED全产业链生态,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Micro LED技术转 化与产业孵化的重要基地。 大会发布了《江苏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白皮书对江苏省新型显示产业上中下游全产 业链进行了精准剖析,清晰勾勒出重点地市的产业蓝图与创新集群,收录了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进展与 创新成果。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欧阳钟灿,中国科学院院 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分别就"新型显示产业大有可为""Micro LED显示技术的产业化挑战与突破路 径"主题作了主旨演讲。昆山开发区作了推介。 本届大会以"智变赋能 创显未来"为主题,其间,还将举办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产业链配套对接会等 活动,聚焦"量产化 ...
157.4亿!四川新增13个显示项目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1-04 17:20
文章核心观点 - 四川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项目总投资超1300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四川新型显示产业在建亿元以上项目数量达47个,同比增长近50% [6] - 四川新型显示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 [5] 近期项目签约与投资 - 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集中签约13个新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额157.4亿元 [1] - 签约项目涉及显示材料、器件、模组、内容制作、智能终端等产业链各环节 [4] - 自去年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办以来,四川已引入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项目103个,总投资超1300亿元 [5] - 成都引入项目57个,总投资超500亿元 [6] 产业链关键项目进展 - 显示材料端:日东材料投资20亿元建设的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项目于2025年9月在四川崇州正式投产 [4] - 显示芯片端:惠科全色系M-LED新型显示芯片基地项目于2025年10月在四川南充市开工建设,设计总月产能达100万片 [4] - 显示模组端:四川蓬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TFT液晶显示模组产线计划2026年初投产,一期投资约3亿元,建成后可形成月产液晶模组200K、显示器20K的生产能力 [4]
四川:13个新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额157.4亿元
新华财经· 2025-11-03 21:59
据悉,本届大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经济合作局主办,设 置"1+10+1+N"项内容,包括1场开幕式、10场产业链对接活动、1场创新成果体验和N场配套活动。大 会吸引了200余家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产业链领军企业参与,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覆盖全球显示技 术主要创新策源地,涉及全球显示两大主流技术、四大前沿创新领域。 近年来,在"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思路引领下,四川先后招引培育京东方、辰 显光电等龙头企业,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50家。目前,四川省新型显示产业链完善度超70%,产 业配套率超45%。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四川新型显示产业在建亿元以上项目数量达47个,同比增 长近50%。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成都11月3日电(记者袁波)3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13个新 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157.4亿元,涉及显示材料、器件、模组、内容制作、智能终 端等产业链各环节。 此次签约的项目包括导材科技显示与半导体靶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爱奇艺影视新天地项目、上海伟测 科技(成都)西南总部及研发测试基地项目等,涉 ...
刚刚!两大利好,来袭!
券商中国· 2025-11-03 21:07
人工智能行业政策与趋势 -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发文强调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提出需厚植算力、算法、数据等基础底座[2] - 政策层面将强化算力供给,加快突破高端芯片、高速互联技术,推动构建智能芯片软硬协同发展生态,并建设算力互联互通平台[1][2] - 算法模型是攻坚重点,将加强语言、视觉、多模态等底层算法研究,突破类脑智能、世界模型等前沿技术[1][2] - 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部署重点行业智能化转型任务,并发布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 - 加速智能产品装备迭代创新,推进AI手机、AI电脑等消费终端换代,加快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研发与应用[2] - 加大资金支持,发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3] - 引导产业集聚,高质量建设人工智能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3] 人工智能市场表现与前景 - 二级市场上AI概念股表现强势,AIGC、Sora、多模态AI等方向领涨,部分个股出现连续涨停[1][3] - 全球模型创新进入有序、高质发展阶段,模型能力提升的同时成本降低,例如阿里新模型Qwen3-Next仅需9.3%的GPU计算资源即可实现更优性能[3][4] - 随着大模型"性价比"提升,AI应用有望走向繁荣,应用端爆发具有中期确定性,且空间较上游硬件更为广阔[4] - 可关注AI+医药、AI端侧、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AI应用与Agent等细分分支,中长期竞争格局将转向"算力—网络—生态"的协同发展[4] 显示装备产业技术突破 - 三项应用于8.6代大尺寸OLED屏量产线的高端装备在成都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显示装备领域获得新突破[1][5] - 科迪华G8.6 OLED量产级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填补我国在高世代OLED核心制造装备领域的空白,在打印精度和生产效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 - 联得装备G8.6 OLED大片贴合设备首次实现国产设备在EAC段贴合保护工艺的突破,EHD点胶设备采用创新的电流体动力技术,具备10微米级超窄线宽[6] - 上述高端国产显示装备的问世,有助于我国实现更大尺寸、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新型显示产品量产,标志着显示产业制造装备迈向国产化、高端化新阶段[6] -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已由点状模式向链式模式全面升级,带动上游材料和装备大幅增长[6]
我国发布三款8.6代OLED量产线高端装备
观察者网· 2025-11-03 18:21
行业动态与重大事件 - 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成都开幕,会上发布三项应用于8.6代大尺寸OLED屏量产线的高端装备 [1]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5)》,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已由点状模式向链式模式全面升级 [3] - 三星显示、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四家面板厂商在8.6代OLED产线上的投资总额接近1700亿元 [4] 技术突破与设备国产化 - 科迪华发布G8.6 OLED量产级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填补国内高世代OLED核心制造装备空白,打印精度与生产效率达国际领先水平 [1] -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两款国产首台套设备:G8.6 OLED大片贴合设备攻克EAC段贴合保护工艺国产化难题,EHD点胶设备实现10微米级超窄线宽作业 [1] - 维信诺押注其自主研发的ViP技术,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替代传统金属掩膜版,旨在结合蒸镀的成熟性与印刷的优点 [3] 主要厂商产能布局与投资 - TCL华星t8项目在广州正式开工,为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的第8.6代印刷OLED产线,总投资295亿元,设计月产能2.25万片玻璃基板 [3] - 京东方成都8.6代线项目采用蒸镀工艺,总投资630亿元,2025年5月已完成设备搬入,计划2026年第四季度量产出货 [3] - 维信诺与合肥国资合资建设的OLED 8.6代线总投资550亿元,已于2025年8月完成主厂房封顶,产品面向中大尺寸市场 [4] 产业发展趋势 - 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已先后启动各自的8.6代OLED项目,形成“三箭齐发”的产业态势 [3] - 新型显示上游材料和装备在链式模式升级带动下实现大幅增长 [3] - 未来其他厂商大概率也会积极布局8.6代OLED产线 [4]
我国发布8.6代OLED量产线高端装备,实现显示装备新突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3 17:36
行业技术突破 - 三项应用于8.6代大尺寸OLED屏量产线的高端装备在成都正式发布,标志着显示装备领域获得新突破 [1] - 发布的三项高端装备分别为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国产首台套大片贴合装备以及国内首台套EHD点胶装备 [3] - 高端国产显示装备的问世有助于实现更大尺寸、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新型显示产品量产,标志着显示产业制造装备迈向国产化、高端化新阶段 [3] 市场应用趋势 - OLED显示屏正在从手机向电脑、车载设备等中大屏幕应用场景延展 [3] - “十四五”期间,新型显示产业链已由点状模式向链式模式全面升级,带动上游材料和装备大幅增长 [3]
我国发布8.6代OLED量产线高端装备 实现显示装备新突破
第一财经· 2025-11-03 17:22
行业技术突破 - 三项应用于8.6代大尺寸OLED屏量产线的高端装备在成都正式发布,包括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国产首台套大片贴合装备以及国内首台套EHD点胶装备 [1] - 高端国产显示装备的问世有助于实现更大尺寸、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新型显示产品量产 [1] - 标志着显示产业制造装备正在迈向国产化、高端化新阶段 [1] 产业发展趋势 - OLED显示屏正在从手机向电脑、车载设备等中大屏幕应用场景延展 [1] - “十四五”期间,新型显示产业链已由点状模式向链式模式全面升级,带动上游材料和装备大幅增长 [1]
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于11月3日在成都开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08:59
此外,大会将组织新型显示产业链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集聚,助力区域经 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举行的10场新型显示产业链对接活动将采用"1+1+2+6"模式,即1场园区总推 介、1场专业赛事、2场链主企业专场活动及6场专题对接活动。大会整体突出"全链条""聚热点""重成 效",聚焦电子纸、Micro-LED、未来显示等前沿技术领域,注重对上游设备材料、生态构建、供需对 接等方面的行业链接,以实际成效赋能行业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新型显示产业是信息时代的终端基础和数字经济的关键领域,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 来,我国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推动"显示无处不在"的普及,实现从"规模领先"到"质量领 跑"的跨越,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将于2025年 11月3日至4日在成都举行,大会设置了"1+10+1+N"项内容,包括1场开幕式、10场产业链对接活动、1 场创新成果体验和N场配套活动。 据了解,在巩固以往三届成果的基础上,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中 国特色,将活动打造为集行业交流、产业 ...
TCL在广州投下全球首创项目 “世界显示之都”诞生“新物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0:21
全球OLED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显示面板厂商在全球OLED市场出货量占比接近50%创历史新高 [2] - 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等中国企业加速拓展IT设备OLED市场(包括平板、笔记本及电竞显示器) [2] - 三星显示和LG Display已陆续关闭LCD工厂将未来押注在OLED技术 [4] 中国OLED产业投资布局 - 2023年至今京东方在成都投建8.6代OLED产线总投资630亿元 [6] - 维信诺在合肥投建8.6代OLED产线总投资550亿元 [6] - 上半年MLED、硅基OLED等新兴领域整体投资额超过500亿元 [5] - TCL华星武汉G5.5印刷OLED生产线于去年11月实现量产产能正从3k/月提升至9k/月 [6] 印刷OLED技术突破 - TCL在广州投资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T8项目)总投资295亿元 [3] - T8项目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8] - 印刷OLED技术是唯一由国内面板厂先发主导的技术路线 [4] - 项目预计2027-2028年间实现量产恰逢中尺寸OLED需求爆发期 [12] 广州新型显示产业生态 - 去年新型显示产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近8% [10] - 已培育十余家百亿级龙头企业和十余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0] - 构建覆盖上游显示材料、装备中游面板、模组制造及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10] - 通过T8项目补全从LCD面板、OLED面板到终端产品制造的产业链 [8] 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拓展 - OLED面板凭借色彩还原度、技术成熟度及柔性轻薄设计优势成为IT产品理想选择 [4] - 未来显示将向柔性与可折叠、透明显示、屏幕传感器集成等方向发展 [13] - 显示产业价值体现在与半导体、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眼镜等行业的结合上 [14] - 中微半导体华南总部基地将聚焦大平板显示设备领域实现芯屏并举 [14] 区域产业竞争态势 - 合肥、深圳、成都位居新型显示产业十大城市前三位 [10] - 合肥在印刷OLED试验线、硅基OLED小尺寸线、柔性AMOLED 6代线和8.6代线均已投产 [11] - 北京正推动新型显示与元宇宙融合发展打造全球影响力产业生态 [11] - 广州在超高清面板、显示模组及偏光片等领域产能稳居全国前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