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 Ticketing
搜索文档
大麦娱乐(01060)公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约5.195亿元 同比增长54%
智通财经网· 2025-11-13 21:11
中期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6个月收入约40.47亿元,同比增长33% [1]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利润约5.195亿元,同比增长54% [1] - 经调整EBITA约5.5亿元,同比减少14% [1] 业务战略与平台升级 - 2025年5月21日集团宣布大麦APP全面升级,构建以AI技术为驱动的"快、全、准、近"现实娱乐消费服务体系 [1] - 平台用户规模达3亿,保持全球行业领先地位 [1] - 覆盖电影、演唱会、音乐节等40多个细分品类 [1] 平台规模与生态建设 - 平台接入影院超过12000家,场馆超过20000家 [1] - 实现从演出票务平台向全品类一站式娱乐票务平台的跨越 [1]
大麦娱乐 - 回应投资者关于 IP 发展势头、现场票务和盈利能力的关键争论;2026 财年上半年预览;买入评级
2025-10-20 09:19
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为大麦娱乐控股(Damai Entertainment Holdings,股票代码 1060 HK)[1] * 行业涉及中国的IP授权商品、现场娱乐票务、电影及剧集制作[2][19][22] 核心观点和论据 IP授权业务增长潜力 * IP业务预计将维持高增长,1H26财年商品交易总额(GMV)预计几乎翻倍,FY25-28财年三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为44% [2][24] * 增长动力包括:Sanrio家族IP的强劲势头、Chiikawa IP自2024年10月获得增强权利(包括分授权和零售)带来的增量贡献、未来潜在的新IP合作、现有IP货币化能力增强 [2][24] * AliFish(公司IP业务主体)是中国最大的IP分授权代理商,2025年预计市场份额约30%以上,预计将继续提升份额 [2][27] * 竞争优势包括:多元化的顶级IP组合、依托阿里巴巴天猫平台的丰富商户资源、广泛的IP运营和本地化经验 [2][28] * 具体运营案例:AliFish为Sanrio IP开发了80多套形象库,分授权给200多个品牌,推出3万多个新SKU;为Chiikawa开设线上线下官方旗舰店,计划到2026年底开设10多家线下店 [25][26] 大麦票务业务增长势头与竞争格局 * 大麦票务业务收入增长预计在FY26E放缓至同比+7%,主要因现场音乐票务增长温和及竞争加剧 [3][19][38] * 预计从FY27E起恢复至两位数增长,因公司有望维持演唱会票务市场份额,且非演唱会票务、内容/活动赞助等贡献增加 [19][38] * 竞争格局:国内演唱会票务销售增长截至2025年9月同比约+8%,音乐节票务销售截至2025年8月同比-6%;同行(如猫眼)为争夺份额提供过低佣金率,但近期其利润下降(猫眼1H25调整后EBITDA同比-32%)表明竞争长期可能更趋理性 [39][40] * 公司竞争护城河:通过与场馆和艺术家的紧密联系(全面的场馆基础设施和运营经验)、强大的用户心智份额和流量(大麦App 2025年8月月活跃用户达4500万) [19][41] 盈利前景与近期投资压力 * 盈利预测调整主要反映公司在IP/大麦业务上增加人力投入以及大麦国际扩张的技术投资 [20][50][54] * 预计1HFY26E调整后EBITA为5.25亿元人民币,同比+9%(若剔除1HFY25电影业务一次性坏账拨回),FY26E调整后EBITA为10亿元人民币,同比+25% [20][54] * 正面因素:IP业务调整后EBITA增长、电影业务亏损收窄、大麦业务现场娱乐内容实现盈利 [20][54][56] * 负面因素:大麦国际海外场馆基础设施投资(数千万人民币级别)、IP和大麦业务扩张导致行政管理费用增加 [20][54][56] * 高盛下调FY26-28E收入预测2-7%,调整后净利润预测下调5-8%,以反映上述投资 [21][57] 估值方法与基准 * 采用分类加总估值法,目标价由1.38港元下调至1.30港元,隐含FY27E市盈率22倍 [21][64][65] * IP授权业务应用24倍FY27E市盈率(原为20倍),反映其44%的三年复合年增长率,但仍低于泡泡玛特和目标倍数以及Sanrio当前交易倍数 [64][67] * 大麦票务业务应用20倍FY27E市盈率(原为23倍),反映其增长慢于预期,但仍高于10%的三年复合年增长率,并较腾讯音乐当前交易倍数有折扣 [64][67] * 电影剧集制作业务应用8倍市盈率,假设正常化净利润率为5% [64][67] 其他重要内容 1H26财年业绩预览 * 预计总收入37亿元人民币,同比+20%,其中IP业务收入同比+84% [20] * 预计调整后EBITA 5.25亿元人民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4.68亿元人民币,同比+39% [20] 财务数据预测 * FY26E总收入预测为76.2亿元人民币(原81.97亿),FY27E为90.49亿元人民币(原93.72亿)[6][22] * FY26E调整后EBITDA预测为9.818亿元人民币,FY27E为14.303亿元人民币 [6] * FY26E每股收益预测为0.03元人民币(原0.03),FY27E为0.04元人民币(原0.04)[6] * FY26E净负债权益比为-21.7%(不含租赁为-23.5%)[13] 风险提示 * 下行风险包括:现场娱乐票务增长低于预期、关键IP授权合同调整、电影业务执行和运营风险 [68]
US Supreme Court rejects Live Nation's bid to move ticket price case to arbitration
Reuters· 2025-10-06 21:43
The U.S. Supreme Court declined on Monday to hear a bid by Live Nation and its subsidiary Ticketmaster to move a proposed consumer class action lawsuit over rigged ticket prices out of federal court a... ...
新大麦,做“现实娱乐”的超级App
36氪· 2025-05-27 09:57
品牌升级与战略转型 - 阿里影业拟更名为大麦娱乐 整合电影、演出等线下娱乐票务业务 形成全品类线下娱乐品牌 [2] - 大麦从演出票务龙头转型为覆盖电影、文旅演出、体育赛事等40+品类的超级App 目标成为"现实娱乐"一站式平台 [1][7] - 公司定义自身为"现实娱乐公司" 聚焦现场体验、互动体验和沉浸体验 区别于数字化娱乐方式 [2] 产品功能升级 - 新App新增"影院·场馆"导航栏 基于LBS定位覆盖全国12000+影院和20000+场馆 优化用户就近消费体验 [4][7] - 引入AI推荐官 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和多意图识别 实现毫秒级响应 解决用户决策效率问题 [7] - 与高德合作开发场馆精准导航功能 已在鸟巢等130+场馆应用 并推出颜色分区引导入场系统 [9] - 新增"发现页"UGC内容板块 通过用户评价双列信息流辅助购票决策 形成口碑传播闭环 [9][10] 用户与市场数据 - 平台用户规模达3亿 其中淘麦VIP用户2000万 该群体购票频次是非会员2.5倍 ARPU达2.1倍 [13][17] - 2025财年"想看"用户3.16亿人次(同比+29%) "许愿"用户1.5亿人次 显示强用户互动意愿 [21][22] - 2023年销售演出超90万场(同比+100%) 票房增长70% 2025财年业务营收达20.57亿元 [13][24] 产业链赋能 - 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模式 在演唱会50城整合景点和演艺项目 跨城观演用户占比超60% [15] - 计划为B端提供私域运营机制 类似淘宝商家模式 让内容方直接触达消费者 [19][20] - "想看"和"许愿"数据已用于主办方巡演选址、销售预估等决策 形成C to B数据闭环 [21] 行业对标与愿景 - 业务模式对标Live Nation(2023年营收+14%)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现场娱乐平台 [23][24] - 提出"买票上大麦 票房都大卖"愿景 计划建立"除交通票外全品类票务"的用户心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