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ynthetic Biology
icon
搜索文档
3 Promising Genomics & Synthetic Biology Stocks in Spotlight in 2025
ZACKS· 2025-09-19 00:36
An updated edition of the July 30, 2025, article.Genomics involves a thorough study of genomes (an organism’s complete set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or DNA). It involves understanding how genes function in a particular living being and how 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ir environment.Given the recent promising breakthroughs in this field, the space is drawing interest from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nology companies.Unlike genetics, which focuses on individual genes, genomics primarily aims to characte ...
TD Cowen Reaffirms Buy on Twist Bioscience (TWST) Amid Scaling and Margin Gains
Yahoo Finance· 2025-09-18 02:18
Twist Bioscience Corp. (NASDAQ:TWST) is one of the best emerging technology stocks to buy right now. The company manufactures synthetic DNA using a silicon-based synthesis platform, enabling scalable production at a level of accuracy and affordability that traditional methods struggle to match. The platform has applications across drug discovery, diagnostics, agriculture, and even data storage. While synthetic biology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Twist is emerging as a front-runner in shaping its commerc ...
未来产业加快成长,济南高新区已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80余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9-04 11:52
济南高新区产业发展战略 - 高新区围绕济南市"13+34"标志性产业链实施"一链一策"精准强链策略 重点聚焦以高新区为主阵地的11条产业链 [3] - 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同时加速未来产业成长 [3] 未来产业布局与成果 - 成立未来产业联盟 征集发布人工智能 空天信息 人形机器人等创新应用场景及示范案例 [3] - 量子信息产业实现通信 测量 计算全领域布局 入选山东省未来产业集群 [3] - 空天信息产业形成多领域综合布局 呈现聚链成群态势 [3]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占全市60%以上 集聚相关企业超280家 [3] - 细胞与基因产业形成头部引领 企业成果创下多项国内外"最大""最早"纪录 [3] - 新一代工业软件 新型储能 合成生物等领域实现多点开花 [3]
[Latest] Global AI in Synthetic Biology Market Size/Share Worth USD 192.95 Billion by 2034 at a 28.63% CAGR: Custom Market Insights (Analysis, Outlook, Leaders, Report, Trends, Forecast, Segmentation, Growth Rate, Value, SWOT Analysi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8-13 19:3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AI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2024年为245.8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307.6亿美元,2034年将增长至1929.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63% [2] - 按技术细分市场包括基因合成、基因组编辑、合成生物学工具和生物信息学 [1] - 按应用领域分为医疗健康、农业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 [1] 行业驱动因素 - 可持续解决方案需求增长推动市场,包括生物燃料、可降解塑料和环保化学品 [2] - 基因编辑和生物技术进步带来创新机会,如个性化医疗和转基因作物 [3] - 基因工程技术进步(如CRISPR)提高基因修饰精度,推动医疗、农业和环境领域突破 [6] 区域市场分析 - 北美市场领先,美国在生物基产品和制药领域投资显著,拥有Ginkgo Bioworks等龙头企业 [15] - 欧洲通过Horizon 2020计划支持研发,在合成生物学工艺和材料方面取得进展 [15] - 亚太地区快速增长,中国在基因组编辑和基因合成领域加大投资,印度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 [15] 技术与应用发展 - 医疗健康领域创新显著,基因治疗、生物制剂和个性化医疗改变治疗方式 [6] - 工业领域转向可持续生物制造,替代传统化学加工系统 [15] - 农业领域聚焦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安全生产,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15] 行业挑战 - 监管环境复杂且各国差异大,特别是针对转基因生物和生物工程产品的规定 [5] - 研发和制造成本高企,对小企业构成资金压力 [11] - 公众对基因修饰的伦理担忧可能影响市场接受度 [11]
Ginkgo Bioworks (DNA)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08 05:30
业绩总结 - Ginkgo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了3900万美元的细胞工程收入,同比增长8%[34] - 总收入为5000万美元,同比下降12%[34] - 调整后的EBITDA为-2800万美元,同比改善72%[34]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的净亏损为603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1720万美元有所改善[199] 用户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细胞工程收入为77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3%(2024年为6400万美元)[187] - 2025年第二季度,现金收入为380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97%[187] - 2025年第二季度,非现金收入为1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3%[187]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总收入指导范围为1.67亿至1.87亿美元[37] - 细胞工程收入指导范围为1.17亿至1.37亿美元[52] - 生物安全收入预计超过4000万美元[52] - Ginkgo的目标是在2026年底前实现调整后的EBITDA盈亏平衡[4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Ginkgo在2024年推出了首个直接面向科学家的产品: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59] - Ginkgo在2024年扩展了其商业模式,进入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领域[63] - Ginkgo的自动化和数据点被认为是AI驱动科学中的关键工具[59] - Ginkgo的ADME测试范围为10到100个化合物,旨在加速发现周期[156] 成本控制与财务状况 - Ginkgo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可交易证券总额为4.74亿美元,且没有银行债务[15] - 公司实现了2.5亿美元的年度成本节约目标[13] - 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31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8400万美元大幅下降[197] - 2025年第二季度,管理费用为14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300万美元显著减少[197] 负面信息 - 生物安全部门的收入为1000万美元,同比下降48%[34] - 2025年第二季度,生物安全收入为1000万美元,同比下降50%(2024年为2000万美元)[197] - 2024年第一季度的总现金流为负104百万美元,第二季度为负44百万美元[57] - 2025年第二季度,细胞工程的运营亏损为10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8300万美元显著改善[197]
Twist Bioscience(TWST)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4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9610万美元 同比增长18% [9] - 毛利率大幅提升至53.4% 较2024年同期的43.3%增加10.1个百分点 [10] - 调整后EBITDA亏损80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改善1400万美元 [26] - 现金及短期投资余额为2.508亿美元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合成生物学(SynBio)业务 - 营收3520万美元 同比增长7% 若剔除去年大客户一次性订单 实际增长超20% [10][11] - 新增数百家净新客户 加速拓展学术市场长尾客户 [9][10] - 推出无接头基因片段新产品 增强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 [15][16] 下一代测序(NGS)业务 - 营收5530万美元 同比增长27% 主要来自诊断检测商业化试剂盒需求 [11] - 前十大客户贡献44%收入 服务608家客户中155家已采用产品 [20] - MRD(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业务当前占比较小 预计2026年起显著增长 [48][49] 生物制药服务业务 - 营收560万美元 同比增长10% 订单620万美元 [12] - 111个活跃项目 季度新增88个项目 [21] - 与大型药企在合成生物学产品和服务方面产生协同效应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按行业划分 - 医疗健康收入5640万美元 同比增长32% [21] - 工业化学品收入2310万美元 与去年持平 [22] - 学术市场收入1590万美元 同比增长7% [22] 按地域划分 - 美洲收入5940万美元 同比增长16% [23] - EMEA收入3070万美元 同比增长30% [23] - APAC收入590万美元 同比下降9% 中国区仅占总收入1.5%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通过产品组合扩展增强竞争力 计划未来12个月推出系列SynBio新产品 [17] - 聚焦将毛利率优势转化为收入增长 目标调整后EBITDA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18][35] - AI药物发现带来新机遇 为行业增长提供全方位产品服务支持 [12] - NGS业务中FlexPrep产品瞄准农业生物市场 推动微阵列向测序技术转型 [5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学术市场资金动态变化 但通过扩大客户基础实现韧性增长 [10]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存在 但凭借低成本平台优势保持竞争力 [82] - 短期产品线波动可能发生 但多样化客户基础支撑长期增长 [30][34] 其他重要信息 - 完成Atlas数据存储交易 产生一次性会计收益4880万美元 [26] - 2025财年收入指引收窄至3.74-3.76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19.7% [27] - 预计Q4调整后EBITDA将较Q3继续改善 [29] 问答环节总结 SynBio业务增长前景 - 现有产品客户满意度高 但市场渗透率仍低 计划通过新产品和AI催化加速增长 [40][41] - 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实际增长超20% 毛利率已提升至50%以上 [88][89] NGS业务过渡期影响 - 某大客户从验证转向商业化部署 预计Q4产生500万美元收入缺口 [28][53] - 临床检测仍是核心增长动力 MRD业务预计2026年起放量 [55][56] 财务指标解析 - Q4毛利率51-52%中 1-2个百分点为订单时间差影响 [69] - 2026年将继续保持毛利率提升趋势 同时侧重收入加速增长 [70][75] 国际业务与资本配置 - 关税环境下凭借成本优势获取份额 国际业务保持增长 [82] - 近期聚焦内生增长 并购非优先事项 [78]
Twist Bioscience(TWST)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4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三季度总收入达9610万美元 同比增长18% [7] - 毛利率提升至53.4% 较2024年同期的43.3%增长10个百分点 [8] - 调整后EBITDA亏损800万美元 较2024年改善1400万美元 [23] - 现金及短期投资余额2.508亿美元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合成生物学(SynBio)业务 - 收入3520万美元 同比增长7% 剔除一次性大客户订单后实际增长超20% [8][9] - 贡献毛利率达75%-80% [12] - 推出无适配体基因片段新产品 投资不足300万美元即实现供应链垂直整合 [14] 下一代测序(NGS)业务 - 收入5530万美元 同比增长27% 主要来自诊断检测商业化试剂盒需求 [9] - 前10大客户贡献44%收入 服务608家客户中155家已采用产品 [18] - 最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业务增速快于整体 预计2026年显著放量 [48] 生物制药服务业务 - 收入560万美元 同比增长10% 新增88个项目 [19] - 与大型药企在AI药物发现领域协同效应显著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区域市场 - 美洲收入5940万美元(+16%) EMEA收入3070万美元(+30%) APAC收入590万美元(-9%) [21] - 中国区收入占比仅1.5% [21] 行业细分 - 医疗健康收入5640万美元(+32%) 工业化学品收入2310万美元(持平) 学术机构收入1590万美元(+7%) [20] - 美国学术市场订单环比及同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通过产品组合扩展(Xpress基因、FlexPrep等)覆盖更广泛客户群 [12][56] - 利用AI药物发现浪潮推动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药服务协同 [10] - 持续投资差异化创新 未来12个月将推出系列新产品 [15] - 目标2026年实现调整后EBITDA盈亏平衡 [73] 管理层评论 - 认为50%以上毛利率水平将可持续 [32] - 将战略重心从利润率提升转向收入加速增长 [31] - 关税波动对国际业务影响有限 凭借成本优势保持竞争力 [80] 问答环节 合成生物学增长驱动 - 现有产品客户满意度高 但市场渗透率仍低 新产品管线丰富 [38] - AI将重塑药物发现流程 带来新增需求 [39] NGS业务展望 - MRD检测虽当前占比小 但增长迅速 多客户处于临床验证阶段 [48] - 临床检测需求具有抗衰退特性 同时布局农业基因组学转型 [54] 财务指引 - Q4因大客户过渡将产生500万美元收入延迟 部分影响延续至2026Q1 [60] - 全年毛利率指引上调至50.5%-51% [26] 运营重点 - 近期优先实现EBITDA盈亏平衡 并购非当前重点 [76] - 国际业务通过成本优势应对关税波动 [80]
Twist Bioscience(TWST)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04 20:00
业绩总结 - 2025财年第三季度收入为9610万美元,符合指导范围(约9400万至9700万美元)[9] - 调整后EBITDA为-800万美元,超出指导范围(-1300万美元)[9] - 净收入为2040万美元,主要受业务出售收益4880万美元的影响[34] - 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入指导为9600万至9800万美元,全年收入指导为3.74亿至3.76亿美元[36] - 预计2025财年调整后EBITDA为-4500万至-4700万美元[36] 用户数据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基因合成产品收入为3520万美元,同比增长7%[13] - 生物制药解决方案收入为560万美元,同比增长10%[19] 费用分析 - 研发费用为1800万美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340万美元[34] - GAAP净收入在Q3 2023为负57,395千美元,预计在Q3 2024将下降至负85,571千美元[50] - 调整后的EBITDA在Q3 2023为负29,604千美元,预计在Q3 2024将改善至负21,957千美元[50] - R&D费用在Q3 2023为24.5百万美元,预计在Q3 2024将减少至22.5百万美元[51] - 调整后的R&D费用在Q3 2023为20.0百万美元,预计在Q3 2024将为19.2百万美元[51] - SG&A费用在Q3 2023为46.1百万美元,预计在Q3 2024将增加至56.8百万美元[51] - 调整后的SG&A费用在Q3 2023为38.3百万美元,预计在Q3 2024将为44.9百万美元[51] - 调整后的R&D和SG&A费用在Q3 2023为58.3百万美元,预计在Q3 2024将为64.1百万美元[51] - 折旧和摊销费用在Q3 2023为8,490千美元,预计在Q3 2024将为8,301千美元[50] - 股票补偿费用在Q3 2023为10,597千美元,预计在Q3 2024将为13,734千美元[50]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财年毛利率为50.5%至51%[36] - 预计2025财年第四季度毛利率超过50%[9] - 资产减值费用在Q3 2024预计将达到44,930千美元[50]
【议程抢先看】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2]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等议题,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挖掘 [2] - 同期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6项配套活动 [2][7][20]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2家机构,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6家行业协会 [3] - 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特别鸣谢单位包括宁波酶赛生物等7家企业 [3] - 战略合作企业已确认山东新华医疗等8家单位,更多企业仍在确认中 [4] 核心议程 8月20日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第三期)将聚集20+行业领袖,探讨"十五五"发展趋势,参与企业包括宁波酶赛生物、蓝晶微生物等15家单位 [7][9] -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将展示蔗糖异构酶固定化技术、人源化胶原蛋白设计等6项创新成果 [11][12] 8月21日 - 开幕式主题演讲涵盖合成生物学权威解读、AI在生物制造领域首批应用案例发布等4个方向 [15] - 绿色化工专题论坛聚焦聚酰胺单体生物制造、非粮秸秆糖应用等7项技术,涉及重庆大学、湖北大学等6所高校研究成果 [17][18][19] 8月22日 - AI赋能专题将发布工信部首批4个生物制造领域AI应用典型案例,涵盖工业生物过程智能制造等技术 [24] - 未来食品论坛涉及工业酶创新、HMO生物制造等5个议题,参与方包括江南大学、伊利集团等4家单位 [25][26] 产业研究成果 - DT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将在大会发布《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分布图(2025版)》,包含500+代表性企业榜单 [28] - 已提前发布浙江(65家)、江苏(80家)、上海(66家)、广东(76家)四大区域生物制造企业名单 [29]
第一波嘉宾剧透!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五大方向 [1] - 大会目标包括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产品生命力,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挖掘 [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和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等6家机构 [2] - 大会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特别鸣谢单位包括梅特勒托利多科技等11家企业 [2] 嘉宾阵容 产业化专家 - 张先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专注合成生物学领域,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5] - 薛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在能源化学品生物制造领域取得突破,开发高效纤维素产酶菌株和发酵耦合技术 [6] - 袁其朋: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构建高版本芳香族化合物合成底盘,实现20余种重要芳香族化合物的细胞工厂生产 [7][8] - 王丹:重庆大学教授,开发聚酰胺关键单体生物合成技术,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 [10][11] - 杨世辉:湖北大学教授,布局非粮大宗醇酸管线,致力于成为大宗醇酸非粮合成生物制造引领者 [12] 其他领域专家 - 姚远:浙江大学研究员,聚焦基因编辑和蛋白设计技术,与制药企业建立合作 [14] - 于洪巍:浙江大学教授,以生物油脂、维生素A等四大产品线为核心驱动 [16] - 王泽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在抗生素、维生素等领域指导20多家企业技术攻关 [18] - 朱蕾蕾: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开发高性能工业酶和C1化合物转化路径 [26][27] 大会议程 - 8月20日:产业高层座谈会(20+行业领袖)和生物制造青年论坛(20+场报告) [36] - 8月21日:开幕式及宏观论坛,专题论坛1(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同期举办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36][37] - 8月22日:专题论坛2(AI+生物制造)和专题论坛3(未来食品&农业),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创新展览 [37] 产业资源 - 提供《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和生物制造产业社群入口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