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华天娇》
icon
搜索文档
书写“京味三部曲”,网文作家花清袂讲述他与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新京报· 2025-07-27 15:06
网络文学行业发展 - 网络文学行业正通过"京味三部曲"等作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体现行业从娱乐载体向文化传承载体的转型[1][4] - 行业出现"科技+文化"新趋势,如《启示录:天工京作》将AIGC技术与京绣非遗结合,反映网络文学成为新质生产力与传统技艺的对话平台[2][4] - 中国"网络文学+"大会连续两届评选同系列作品,显示行业对现实题材和地域文化IP的持续扶持力度[1][2] 北京中轴线文化IP开发 - "京味三部曲"完整记录北京中轴线申遗关键三年,形成包含家庭叙事(《京脊人家》)、非遗技艺(《京华天娇》)、科技赋能(《启示录:天工京作》)的IP矩阵[4][5] - 中轴线文化开发呈现多形态融合特征,包括文学创作(三部曲)、数字项目("云上中轴")、非遗工坊等实体业态联动[5][6] - 该IP通过群像叙事策略,累计展现绢人制作、京绣等多项非遗技艺的历史沿革与当代创新[4][5] 创作者生态 - 资深创作者如高喜顺(花清袂)具有跨领域经验,兼具网络文学创作(10年)、影视改编、行业协会(5个协会会员)等多重身份[8] - 创作方法论强调深度调研,涉及胡同市井、非遗工坊、科技公司等多元场景,单部作品采风周期跨越申遗全过程[5][6] - 作品连续入选国家级扶持计划(中作协IP扶持、北京青年创作计划等),反映政策对现实题材创作人才的培育成效[8] 文化科技融合趋势 - 三部曲呈现技术迭代轨迹:从《京脊人家》的个体叙事到《启示录》的AIGC应用,完整记录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路径[4][7] - "云上中轴"等标杆项目推动文化展示方式革新,为文学创作提供VR/AR等科技素材[5][7] - 行业出现"非遗破圈"新范式,通过网文载体实现传统技艺从工艺传承(绢人)到科技赋能(京绣+AIGC)的升级[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