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
icon
搜索文档
校馆弦歌丨走进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传承信仰力量
央视新闻· 2025-10-05 19:43
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概况 - 展示馆是复旦大学的精神灯塔和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阵地 [1] - 展示馆由“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承担讲解工作,服务队取名寓意队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每个人都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 [14] - 展示馆自2018年开馆以来,已成为“永远不下课的课堂”和“永远打开的教科书” [14] 展馆核心展品与历史意义 - 展馆一楼陈列着1920年出版的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和第一份面向工人的马克思主义刊物《劳动界》等珍贵展品 [3] - 1920年8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大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7] -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影响力最大,重印了将近20多遍,影响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并投身革命事业 [9] 陈望道生平与精神传承 - 1920年春天,陈望道在浙江义乌老家柴房中用两条板凳、一块门板搭成书桌,夜以继日工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全部中文翻译 [5] -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用了比平时译书五倍的功夫,其动力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7] - 陈望道在翻译工作后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11] - 陈望道之子陈振新提及父亲“一辈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奋斗”的精神,并寄语青年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13] 教育传承与社会影响 - 每年复旦大学新生的第一堂课都会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进行,该馆曾是老校长陈望道的旧居 [4] -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七年来还走进上海中小学,引导青少年学习传承红色精神 [14] - 复旦大学毕业生践行老校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题词,在基层干事创业,为红色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