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icon
搜索文档
最后一堂哲学课
第一财经· 2025-07-23 15:37
这场特殊对谈从7月15日开始,持续了10天,朱锐以口述的形式完成最后一本著作《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2024年7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朱锐转到北京海淀医院的安宁病房,他的癌症治疗结束了。听完医生 的介绍,朱锐叫姐姐朱素梅联系采访过他的记者解亦鸿,邀请她到病房,聊自己对生命、死亡、爱与告别,以及 对当下大家都关注的教育、内卷、躺平等话题的思考,"是我走之前对社会的关怀,还有我自己的爱"。 这场特殊对谈从7月15日开始,持续了10天,朱锐以口述的形式完成最后一本著作《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之后他 中止人工维生手段,8月1日离去,终年56岁。 仿佛珊瑚岩质地的淡蓝色封面上,是一位拄着登山杖的中年男子的白色模糊剪影,上面写着简简单单几个字,"哲 学家的最后一课"。 2024年春季开学后的课堂上,形销骨立、靠登山杖才能走上讲台的朱锐,语调沉稳而平静地告诉学生,自己正处 于直肠癌晚期,"如果我哪天倒在课堂上,大家不要为我悲伤,而要为我开心,因为哲学家是不恐惧死亡的。"学 生把朱锐的话发到网上后,引发广泛关注,那也是他在人大授课的最后一个学期。 其实在那之前,黑框眼镜后面总是闪烁着明亮的朱锐,已经和病魔搏斗了一年 ...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安顿自己|《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分享会
新京报· 2025-07-16 17:11
内卷与躺平的争论迟迟未休,我们总是在忙碌与倦怠间摇摆,迷茫、焦虑,又试图追寻一种确定的答案。如何找 到生命的锚点,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安顿自己?也许你可以听听这位哲学教授在生命最后给出的答案。 2024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朱锐在课堂上公布了自己直肠癌晚期的病情,他平静地和学生们说:"如果 有一天我倒在课堂上,不要为我悲伤,因为哲学家是不惧死亡的。"这句话被学生发到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同 年8月1日,朱锐在北京去世。去世前,他为自己深爱的世界留下了一个彩蛋:邀请一位年轻人与他在病房中进 行"十日谈",聊生命、死亡、爱与告别,以及当下大家都关注的话题。 今年4月,《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正式出版。这本书是朱老师在临终前十天留下的口述,同时收录了朱老师在人大 为学生上的最后一堂课,以及他对学生们的寄语。 书中,朱老师回答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7月19日(周六)15:00,朱锐教授生前同事、挚友刘畅,与朱锐老师对谈的"年轻人"解亦鸿,以及北京新闻广播 主持人李雷将做客中信书店·三里屯店,聊一聊《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这本书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近日,在又一个八月将至之际,本刊采访了朱锐的姐姐朱素梅、多位好友,以此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