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木与蓝》
搜索文档
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第33届书博会见闻
新华社· 2025-07-31 07:24
行业活动规模与参与度 - 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于7月25日至28日在重庆举行,吸引全国各地千余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1] - 主会场展区面积达8万平方米,设有5大展馆和4500余个展位,线上线下展出图书超过100万种[2] - 书博会期间举办“红沙发”访谈、“陆海讲读堂”等活动,邀请近200位作家、学者与大众面对面交流[5] 出版物趋势与市场热点 - “阅见中国——全国图书精品展”集中展出1500余种图书,涵盖主题出版、文学艺术、少儿科普等多个门类[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热图书市场,多家出版单位推出《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等传统文化主题新书[4] - “龛韵千年——中国石窟寺出版作品展”集中亮相敦煌、麦积山等石窟题材图书,《写给青少年的敦煌故事》等大众类读物尤为受欢迎[4] - 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书博会展出192种抗战主题图书,涵盖战场纪实、人物传记、史料研究等[4] 科技赋能与创新体验 - 书博会通过“蚂蚁找书”平台提供导览、找书、推荐等服务,提升购书便捷性[5] - AI朗读、互动绘本等设备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与可及性[5] - “真理之光——党的创新理论出版成果展”通过VR体验和互动答题,让阅读在视觉、触觉上更具张力[6] - 展区推出沉浸式“文化空间”,如“书驿栖光”打造复古阅读小屋,“智印未来”设有雕版体验台[5] 全民阅读推广与城市文化建设 - 重庆围绕全年龄段策划多样阅读场景,儿童展区融入绘本导读与亲子互动,银龄享书区精选适老图书[7] - 通过“蚂蚁找书”平台发放200万元惠民购书券,为全民阅读注入便利与实惠[7] - 重庆持续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1800余家图书馆分馆覆盖全市[9] - 中小学生(幼儿)办理的免押金借阅卡超203万张,全年开展“阅读之星”等活动80余场,吸引超300万人次参与[9] - 2024年重庆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2.09%,“书香重庆”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前十[9]
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将举办300余场特色活动
新京报· 2025-07-26 18:06
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概况 - 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展区总面积8万余平方米 [1] - 吸引了来自30多个省区市的1000余家出版社、期刊社、创新企业参展,现场展示超10万种优秀图书 [1] - 除主会场外,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并开设线上专区 [1] - 书博会期间将举行300余场特色活动,包括"读者大会""少儿阅读嘉年华"等 [1] - 特别设置了"真理之光""阅见中国"等主题展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重点图书发布活动 《惹木与蓝》新书发布 - 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大象出版社出版,围绕加牙藏毯非遗及传承人展开 [2][4] - 作者唐明深入青海藏区生活,将藏毯历史、工艺和文化意义融入儿童成长故事 [2][4] - 书中主角虽为红绿色盲,却完成"龙抱柱"藏毯,展现非遗传承主题 [4] - 专家评价该书题材独特、地域性丰厚,实现了"主题正确"与"文学性"的统一 [4][5] 《海南抗日战争志》发布 - 由南方出版社出版,系统记录琼崖抗战历史,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6] - 海南出版发行集团强调要借助VR、AR等技术手段传播革命文化 [7] - 计划推进多语种出版,深化"红色娘子军"IP运用,打造国际传播矩阵 [7] 《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发布 - 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全系列100种,涵盖汉至现当代百位琼籍名人 [8] - 丛书是海南省十大"文化工程"核心项目,填补了海南历史文化系统性研究空白 [8][10] - 专家指出丛书兼具史料性、思想性、可读性和时代性,打破"文化沙漠"刻板印象 [9][10] 其他重要活动 首届大学校园文创展 - 集中呈现全国30余家高校的官方授权文创产品 [12] - 重庆大学副校长表示文创产品正成为展现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12] -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强调校园文创让大学文化"可触摸、可携带" [13] 《科幻文学研究手册》读者见面会 - 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旨在填补国内科幻领域系统性研究空白 [14][16] -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指出AI时代需保持人类想象力,开发了AI写作工具"熔炼" [16] "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发布 - 由大象出版社出版,涵盖动物考古、人骨考古等五个学科领域 [18][19] - 丛书以科技考古为特色,改变传统以遗址为中心的科普范式 [18][19] - 考古专家表示丛书能有效连接青少年与传统文化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