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回老家去》
icon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任光:硝烟中屹立的“民族号手”
新华社· 2025-08-10 12:05
历史背景与人物贡献 - 任光作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与田汉、聂耳等共同参与左翼进步文艺活动,并成为左翼文化团体音乐小组成员 [1] - 任光在1934年创作电影主题歌《渔光曲》,因同名电影热映而轰动一时,反映中国底层民众生活状况 [1] - 1935年任光直接推动《义勇军进行曲》的录制和传播,并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开展抗日歌咏活动 [1] - 任光创作《打回老家去》等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表达不愿做亡国奴的强烈意志 [2] 音乐作品与影响 - 任光二十余载音乐生涯中创作、灌录、推广的左翼音乐作品达四五十首 [2] - 任光支持聂耳等进步青年,成为全民族抗战史上的佳话 [2] - 任光在1940年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为鼓舞士气创作一批音乐新作 [2] 纪念活动与文化传承 - 上海《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举办主题特展,展示任光与聂耳的革命创作情谊 [2] - 浙江宁波左翼音乐小组后人欣赏音乐剧《渔光曲》首演,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2]
融进民族血脉中的时代号角(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33
任光的音乐生涯与贡献 - 任光是中国抗战时期重要的作曲家,被聂耳称为"我们的导师",被《新华日报》誉为"民族的号手",被叶挺称为"中国的音乐之星" [2] - 他自幼受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影响,后赴法国里昂大学学习西洋音乐,成为抗战音乐创作的多面手 [2] - 作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他推动了《大路歌》《开路先锋》《铁蹄下的歌女》等进步歌曲的录制和发行 [3] - 他利用外商公司身份掩护进步音乐家,组织创作讨论,帮助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进入百代唱片公司 [3] 抗战音乐的创作与传播 - 任光创作的《打回老家去》旋律激昂,被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传播 [4] - 《彩云追月》看似闲适,实则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他对抗战音乐的深刻艺术自觉 [4] - 他与安娥合写《歌曲小讨论》,强调音乐与歌词的统一,主张创作大众接受的音乐 [4] - 他注重民间音乐形式,融合西方音乐技法,形成独特风格 [4] 电影音乐与歌剧创作 - 任光的电影音乐占其作品一半,代表作《渔光曲》是中国首部获国际荣誉的电影主题曲,唱片发行后抢购一空 [5] - 他提出音乐是电影的"第二台词",追求"音画共生"效果,被誉为"中国第一代电影音乐人" [6] - 他创作的五幕歌剧《台儿庄》是中国抗战史上唯一一部歌颂台儿庄战役的大型音乐作品 [5] 音乐创作理念与影响 - 任光主张"音乐是大众的",为创作《渔光曲》深入渔民生活,观察大众需求 [5] - 他的音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成为时代号角,影响深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