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曲》
搜索文档
从这场开幕式的八个瞬间 读懂中国电影人的接力跑
新华网· 2025-11-12 10:00
行业历史与传承 - 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在厦门举办,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这一特殊年份[1] - 84岁电影艺术家肖桂云导演动情讲述从影初心,强调拍摄历史题材作品是责任与挑战,并指出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是宝贵财富需要传承[4] - 演员万茜回顾二十余年从影历程,将每个角色视为写给电影的情书,认为演员之路没有捷径,匠心是在不断重复中保持热爱[6] - 电影人集体致敬中国电影120周年,行业从传统戏台发展到数字银幕,实现了技术跃迁和美学升华[7] - 中国电影已走过两个甲子,金鸡奖也历经四十多年,行业历程被形容为一场接力跑,每一代电影人都担负新使命并传承上一程精神[18] 行业技术与创新 - 电影节推出“光影新观念”环节,包括AI影像人才优选计划、第四届金鸡XR影展、虚拟现实电影季、手机电影计划等,旨在催化新形态创作[14] - “智元灵犀X2机器人”在开幕式亮相并灵动起舞,预示着行业“科技+”新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为行业打开广阔想象空间[16][18] - 行业在120周年新起点上主动拥抱技术革命,电影节不仅是作品展映场,更成为催化新形态创作的实验室[14][16] 行业活动与内容 - 开幕式由演员黄渤、周冬雨携手“点亮金鸡”环节启动,金鸡标识“破光而出”,寓意薪火相传的创作之火[1] - 歌手郁可唯演唱电影节主题曲《光影人间》,致敬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开幕式上演绎多首跨越时空的电影旋律[9] - 《沉默的荣耀》主创团队在开幕式致敬先辈,导演杨亚洲表示这部讲述隐秘战线无名英雄的剧作火爆两岸是“意料之外”,观众的热情是对作品的肯定[12] - 导演戴墨在开幕式上讲述《追梦》,歌手品冠演绎歌曲节目《光影长河》[12][16]
任光:硝烟中屹立的“民族号手”(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8-19 06:31
任光音乐生涯与贡献 - 任光1919年赴法学习钢琴调音技术和作曲 归国后担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 [1] - 任光与田汉 聂耳等参加左翼进步文艺活动 成为左翼文化团体音乐小组成员 [1] - 任光创作 灌录 推广的左翼音乐作品达四五十首 并支持聂耳等进步青年 [2] 抗战音乐作品与影响 - 1934年任光作曲的《渔光曲》因电影热映轰动一时 反映中国底层民众生活状况 [1] - 1935年任光直接推动《义勇军进行曲》录制和传播 并在海外指挥华侨传唱抗战歌曲 [1] - 1940年任光参加新四军 在行军中创作一批音乐新作鼓舞士气 [2] 纪念活动与传承 - 上海百代小楼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 展示任光与聂耳的革命创作情谊 [4] - 浙江宁波上演音乐剧《渔光曲》首演 左翼音乐小组后人参与欣赏活动 [4] - 抗战精神通过音乐力量接续传承 伟大抗战精神得到延续 [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任光:硝烟中屹立的“民族号手”
新华社· 2025-08-10 12:05
历史背景与人物贡献 - 任光作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与田汉、聂耳等共同参与左翼进步文艺活动,并成为左翼文化团体音乐小组成员 [1] - 任光在1934年创作电影主题歌《渔光曲》,因同名电影热映而轰动一时,反映中国底层民众生活状况 [1] - 1935年任光直接推动《义勇军进行曲》的录制和传播,并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开展抗日歌咏活动 [1] - 任光创作《打回老家去》等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表达不愿做亡国奴的强烈意志 [2] 音乐作品与影响 - 任光二十余载音乐生涯中创作、灌录、推广的左翼音乐作品达四五十首 [2] - 任光支持聂耳等进步青年,成为全民族抗战史上的佳话 [2] - 任光在1940年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为鼓舞士气创作一批音乐新作 [2] 纪念活动与文化传承 - 上海《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举办主题特展,展示任光与聂耳的革命创作情谊 [2] - 浙江宁波左翼音乐小组后人欣赏音乐剧《渔光曲》首演,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2]
融进民族血脉中的时代号角(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33
任光的音乐生涯与贡献 - 任光是中国抗战时期重要的作曲家,被聂耳称为"我们的导师",被《新华日报》誉为"民族的号手",被叶挺称为"中国的音乐之星" [2] - 他自幼受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影响,后赴法国里昂大学学习西洋音乐,成为抗战音乐创作的多面手 [2] - 作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他推动了《大路歌》《开路先锋》《铁蹄下的歌女》等进步歌曲的录制和发行 [3] - 他利用外商公司身份掩护进步音乐家,组织创作讨论,帮助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进入百代唱片公司 [3] 抗战音乐的创作与传播 - 任光创作的《打回老家去》旋律激昂,被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传播 [4] - 《彩云追月》看似闲适,实则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他对抗战音乐的深刻艺术自觉 [4] - 他与安娥合写《歌曲小讨论》,强调音乐与歌词的统一,主张创作大众接受的音乐 [4] - 他注重民间音乐形式,融合西方音乐技法,形成独特风格 [4] 电影音乐与歌剧创作 - 任光的电影音乐占其作品一半,代表作《渔光曲》是中国首部获国际荣誉的电影主题曲,唱片发行后抢购一空 [5] - 他提出音乐是电影的"第二台词",追求"音画共生"效果,被誉为"中国第一代电影音乐人" [6] - 他创作的五幕歌剧《台儿庄》是中国抗战史上唯一一部歌颂台儿庄战役的大型音乐作品 [5] 音乐创作理念与影响 - 任光主张"音乐是大众的",为创作《渔光曲》深入渔民生活,观察大众需求 [5] - 他的音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成为时代号角,影响深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