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追月》

搜索文档
融进民族血脉中的时代号角(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33
任光的音乐生涯与贡献 - 任光是中国抗战时期重要的作曲家,被聂耳称为"我们的导师",被《新华日报》誉为"民族的号手",被叶挺称为"中国的音乐之星" [2] - 他自幼受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影响,后赴法国里昂大学学习西洋音乐,成为抗战音乐创作的多面手 [2] - 作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他推动了《大路歌》《开路先锋》《铁蹄下的歌女》等进步歌曲的录制和发行 [3] - 他利用外商公司身份掩护进步音乐家,组织创作讨论,帮助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进入百代唱片公司 [3] 抗战音乐的创作与传播 - 任光创作的《打回老家去》旋律激昂,被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传播 [4] - 《彩云追月》看似闲适,实则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他对抗战音乐的深刻艺术自觉 [4] - 他与安娥合写《歌曲小讨论》,强调音乐与歌词的统一,主张创作大众接受的音乐 [4] - 他注重民间音乐形式,融合西方音乐技法,形成独特风格 [4] 电影音乐与歌剧创作 - 任光的电影音乐占其作品一半,代表作《渔光曲》是中国首部获国际荣誉的电影主题曲,唱片发行后抢购一空 [5] - 他提出音乐是电影的"第二台词",追求"音画共生"效果,被誉为"中国第一代电影音乐人" [6] - 他创作的五幕歌剧《台儿庄》是中国抗战史上唯一一部歌颂台儿庄战役的大型音乐作品 [5] 音乐创作理念与影响 - 任光主张"音乐是大众的",为创作《渔光曲》深入渔民生活,观察大众需求 [5] - 他的音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成为时代号角,影响深远 [7]
多个香港演出团体将带来高品质演出 深港文化演艺合作深度协同
深圳商报· 2025-07-29 00:55
艺术跨界融合 - 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唢呐与爵士乐融合,实现经典曲目跨界重构,展现中西碰撞的先锋实验 [2] - 音乐会以《百鸟朝凤》展现叛逆创新,并将《彩云追月》《茉莉香》等广东民谣爵士化,注入都市律动 [2] - 香港新生代作曲家创作改编的都市蓝调以"蒙太奇"方式串联传统与流行、东方与西方 [2] 深港艺术交流合作 - 深圳音乐厅与香港康文署通过"政府支持-机构联动-资源共享"模式推出系列音乐会,引入香港多元艺术元素 [3] - 7月"美丽星期天"公益演出系列中推出"家·乐"主题音乐会,香港新锐打击乐团Rhythmaker和罗曼四重奏参与演出 [3] - 下半年香港专业演出团体将带来多场高品质商业演出,包括叶咏诗指挥的香港小交响乐团、姚珏的香港弦乐团等 [3] 大湾区文化生态发展 - 近十年深港文化交流展现蓬勃活力,两地政府搭建合作平台推动文艺团体、艺术家深度互动 [4] - 大湾区观众对文化艺术需求旺盛,音乐类节目和家庭友好型演出受欢迎 [4] - 香港康文署与深圳音乐厅合作突出,如"美丽星期天"公益音乐会系列,并计划年底推出新粤剧项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