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搜索文档
探访京城“小而美”书店:让文化在社区生长,延续胡同温度
新京报· 2025-07-16 18:06
社区书店业态创新 - 突破传统售书功能,转型为多功能文化空间,涵盖京味文化传承、银发群体关怀、学术思想交流、高雅艺术普及等多元功能 [1] - 一方书庄作为丰台区城市更新项目,服务周边20多个社区约30万居民,形成"立体艺术殿堂"定位,包含3万册图书、咖啡区、儿童培训区、免费艺术展览空间及小剧场 [2] - 高频次文化活动成为社区纽带,每周举办2-4场读书会、艺术沙龙、音乐会等活动,已举办20余期音乐沙龙并邀请吕思清等顶尖艺术家 [3] 文化传承与业态融合 - 宣南书店定位为动态文化传播基站,运营宣南会馆、宣南剧场等3个演出场地,推动评书、相声、京韵大鼓等非遗传承 [4] - 构建"文化安澜围"微型生态圈,融合读书会、非遗研学、自行车俱乐部、猫咖、西餐厅等多元业态 [4] - PAGEONE花园胡同店采取"分层需求+跨界融合"策略,为银发族备本土记忆图书,为亲子家庭选优质童书,为游客提供京味文创 [10][11] 社区服务与公益延伸 - 卓尔书店设立"生命图书馆",涵盖老年心理、慢性病管理等14个学科主题书籍,并举办"生命关怀"主题活动 [5][6] - 为社区老人提供订书服务及全天候茶室纳凉空间,协助策划重阳节"银发读书会"已惠及300多位长者 [6] - 斯多格书乡设置免费阅读区,4000余种图书中80%为二手书,成为学者与社区居民的精神交流空间 [8][9] 空间运营与资源整合 - 一方书庄获得街道场地支持,计划推出图书借阅服务和小区旧书交换活动,提升文化服务可达性 [3] - 斯多格书乡利用庭园生态营造"天人合一"意境,成为连接高中生、退休教授等不同人群的天然纽带 [8] - PAGEONE花园胡同店通过旧书优惠专区、社区借阅服务降低阅读门槛,并与社区联办"书香润童心"活动 [11]
从一个“传播贡献奖”引发的争议说起(锐见)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42
文学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 董宇辉获得《人民文学》2024年度"传播贡献奖"引发争议,批评方认为网络主播获文学奖名不副实,支持方则认为其帮助杂志社创下近2000万元成交金额,为文学传播做出贡献 [1] - 文学面临严肃与通俗之辩的千年命题,同时需要应对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介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 [1] - 《人民文学》《收获》等杂志通过"与辉同行"直播间获得上亿次点赞和上百万册订阅量,莫言等作家也通过直播与读者交流 [2] 新媒介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文学与电影、短视频等相比不具备传播优势,但直播间卖出的百万册《额尔古纳河右岸》极大提升了文学的"能见度" [2] - 直播间里的文学是新大众文艺的表现,文学不再受"专业性"束缚,回归各行各业爱好者身边 [2] - 文学传播形式多样化,可以是传统阅读,也可以是手机播报的小说或朋友圈诗句 [2] 新媒介传播的局限性 - 直播间存在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推介问题,需要主播具备一定文学修养 [3] - 销售量不等同于阅读量,部分读者出于粉丝心理下单但未真正阅读 [3] - "传播贡献奖"的设置反映了文学在新传播形势下的努力 [3] 文学发展的方向 - 文学需要拥抱读者,通过更多人的推介和深入人心的好作品走得更远 [1][3] - 文学拥抱新媒介可以让经典在流量中重获新生,传播者搭桥使好作品自有回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