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武当一梦》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数字赋能湖北武当山文旅新体验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21:02
核心观点 - 武当山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实现文化资源全面数字化 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解决游客停留时间短等发展困境 [1][3][5] 数字技术应用 - 采用高精多源实景三维技术和文化基因提炼关键技术 对312平方公里全域及11宫9观36庵堂72岩庙34处古建遗存进行数字化 [5] - 建立湖北省首个世界遗产数字孪生系统 构建完整武当文化数字资源库 [5] - 基于数字底座开发《入境武当》VR项目 采用影视级专业动捕三维模型融合方案 [5] 文旅产品创新 - "武当一梦"园区作为超级文旅综合体 集合沉浸式演艺 数字文化体验 非遗活化三大核心板块 [3] - 主秀《武当一梦》融合戏剧舞蹈武术杂技 运用先进影像与机械装置技术将武当建筑搬上舞台 [3] - 通过崖壁光影 烟花无人机秀等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全新视觉体验 [3] 运营成效 - 有效解决游客停留时间不足6小时的问题 延长游客体验时长 [3] - 以现代方式诠释武当文化 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观众的情绪共鸣 [1][3] - 通过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 吸引中外游客数量增长 [7]
纵览湖北文旅“世界名片”:这里跃动着旅游产业国际化转型的脉搏
新华社· 2025-05-03 18:58
文旅战略规划 - 湖北推出"神武峡"和"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串联7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地标及12处国家5A级景区,目标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2][3] - 重点打造大黄鹤楼、武当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恩施大峡谷5家世界级景区,同步建设20家5A级景区和100家精品景区,构建"520100"品牌体系 [8][9] - 计划到2027年旅游综合收入超1.3万亿元,2030年达2万亿元,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9] 资源整合与市场表现 - "神武峡"线路覆盖武当山、神农架、三峡等景区,包含海拔3106米的"华中屋脊"神农架、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及三峡工程等核心资源 [3] - "赤黄红"线路整合三国文化、长江文化及红色文化IP,覆盖荆州、武汉、红安等地,包含赤壁古战场、黄鹤楼等标志性景点 [3] - 2024年湖北接待游客8.73亿人次(同比+13%),旅游总收入9011.6亿元(同比+18.8%) [4] 科技赋能与产品创新 - 武当山推出沉浸式剧目《武当一梦》,融合全息交互技术,开园3个月接待游客43.6万人,创收1600万元 [5] - 黄鹤楼推出"朝游"和夜游模式,游览时间延长至14小时,结合光影秀与传统文化活动提升体验 [6] - 行业强调旅游产品需强化新鲜感、参与感,配套服务需高效便捷 [5] 国际化推进与政策支持 - 湖北过境免签政策优化,外国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活动范围扩至全省,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2.8万人次(同比+2.3倍) [7] - 国际专家评价湖北文旅资源"国际化气息浓郁",亚太旅游协会称其为"闪耀的新星" [7][8] - 《行动方案》提出从文旅融合、科技赋能等四方面推进国际化转型,重点开发武当太极、三峡等世界级产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