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镜》
搜索文档
《许我耀眼》的不纯爱实验,成了还是败了?
虎嗅· 2025-10-11 16:35
电视剧《许我耀眼》的市场表现与创新 - 该剧因塑造了带有道德瑕疵的非传统主角而实现热度高开,在腾讯视频平台热度很快突破30000大关 [1][2] - 其核心创新在于颠覆了国产现代偶像剧(现偶)长期以来的纯爱叙事惯性,主角关系始于算计而非真心相爱 [1][2][4] 国产现偶剧的类型演变与现状 - 长期以来,国产现偶剧的叙事核心围绕纯爱展开,社会现实仅作为背景板,形成了稳定的类型语法 [3][20][22] - 近期市场开始出现非纯爱叙事的尝试,例如《半熟男女》和《许我耀眼》,但纯爱题材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4][16][22] - 2025年开年即被视为“现偶大年”,主要原因在于多部大热纯爱系IP改编剧集上线,平台内容策略明显向纯爱倾斜 [16] 非纯爱叙事的三个灰度层次 - 第一重灰度是人设的背德感,通过挑战世俗两性关系认知(如姐弟恋、出轨、“小妈文学”等)来放大情感张力 [8][10] - 第二重灰度涉及对性的重新书写,包括挑战“双洁”人设、吻戏与床戏尺度等,但这在国产现偶中仍较少呈现 [11][12][13] - 第三重灰度是用婚恋交易彻底颠覆爱情主体框架,使婚恋成为商业、复仇或阶层跃迁的工具,此类叙事在国内尚属禁地 [13][14] 非纯爱叙事面临的挑战与局限 - 非纯爱叙事对观众基本盘撼动较大,创作方和平台需承担更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导致其目前仍是市场中的少数派 [16][25][27] - 创作难度高,需平衡社会议题、道德审判和爱情可信度,易激发观众抵触情绪,如《半熟男女》曾因“三观不正”的指责未达预期播出效果 [25][26] - 许多尝试最终仍滑回纯爱框架,例如《许我耀眼》虽以人设创新开局,但剧情后半段回归“追妻火葬场”的撒糖套路,爱情至上的叙事底线未被真正突破 [5][29][30] 现偶剧类型的未来进化方向 - 短剧成为类型迭代的外部推力,其高浓度冲突和快速建立人物灰度的叙事方式,训练了观众对复杂关系的接受度,为长剧创新完成心理预热 [32][34][36] - 长剧现偶的进化呈现多元化趋势:一是在纯爱范畴内做加法,提升治愈系和氛围感的质感 [38];二是与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如女性题材)融合 [38];三是与奇幻元素结合,拓展叙事空间 [38] - 类型的成熟意味着叙事边界的拓宽和观众情绪口味的分层,而非单一模式的胜出,未来现偶类型生态将更加开放和流动 [7][40][42]
反常规、拼粉丝、年番综,内娱剧宣还有什么新招数?
36氪· 2025-04-24 09:42
剧集宣发行业趋势 - 尽管长剧市场处于“焦虑”期,但剧集宣发领域的创新活动依然活跃 [1] - 社交媒体热搜、主演合体互动、线下追剧团活动已成为各平台头部大剧的常规宣发流程 [1] - 剧方、平台方及粉丝正通过不同方式维持观众追剧热情,以适应剧集播出变化和用户对宣发物料诉求的升级 [1] 《无忧渡》的反常规宣发策略 - 古装剧《无忧渡》以“零宣发”姿态“空降”爱奇艺,但“零宣发”在剧集领域多为“伪命题”,实际仍有营销动作,只是规模较小 [2] - 因女主角宋祖儿的“税务风波”,平台和剧集主创在开播时采取低调宣传策略,上线前基本无预热、首播时广告位空缺、热搜词条弱化女主存在感 [4] - 播出初期专注于剧情内容的精准营销,挖掘单元剧集亮点进行推广,相关话题词轮番登上热搜,并发起如“无忧渡二创大赛”等话题挑战以激发观众互动 [4] - 剧集中后期依靠“自来水”观众口口相传,热度和口碑发酵后,剧方发起线上线下联动宣发,主演首次同框营业,通过追剧团、合体直播等环节提升剧集热度和观众粘性 [6] 粉丝主导的剧宣生态 - 待播剧《赴山海》的预热宣发由主演成毅的粉丝群体主导,其自发组织的线下应援活动规模庞大、形式创新 [7][9] - 粉丝发起的剧宣活动覆盖至少27个核心城市,从4月底到5月初组织多场活动,并制定了详细的“线下应援地图”表格 [9] - 活动形式多样,包括电影院、商场、地铁站的大屏广告投放,以及结合当地特色的花墙、乐队演出、红绸剑舞、汉服巡游、古风灯光秀等,单场活动粉丝超1000名 [9][11] - 粉丝在物料方面展现出强大创造力,自制多样化周边并编排剧集主题曲应援舞蹈,利用“武侠穿书”概念强化剧集氛围,粉丝群体已转变为“千万级民间宣发团队” [11][13] 平台方剧宣创新 - 腾讯视频推出影剧综通告年番综艺《一见你就笑》,作为剧集衍生综艺的扩容升级,旨在通过整合站内资源为用户提供长线衍生内容 [14] - 该节目每周邀请1到2个剧组主创做客,定制专属主题,设置游戏互动、爆料拍摄趣事等环节,例如首期《滤镜》专场重现剧中CP高甜瞬间,增加剧集曝光度以发挥长尾效应 [14][16] - 该节目为平台剧集搭建了固定的剧宣场景,剧方无需再策划单个剧衍综项目,是对传统宣发方式的有力补充,同时有助于培养用户忠诚度和建立稳定的陪伴关系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