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海》
搜索文档
“轻喜”万金油,开始被嫌弃
虎嗅· 2025-09-23 10:38
《赴山海》剧集争议分析 - 剧集《赴山海》因大量原创轻喜剧情节与原著风格不匹配而引发争议,原创喜剧内容与武侠题材不适配导致整体观感不佳[1][2][4] - 该剧改编自温瑞安的武侠小说《神州奇侠》,原著主线为南宋抗金背景下的江湖侠义与家国大义,但现代人穿书设定的喜剧情节打乱了原有的叙事节奏和风格框架[3][4] - 创作团队被指责“乱套公式”,轻喜风未起到锦上添花作用,反而消解了剧集的武侠气质[5][6] 轻喜风在剧集市场的发展脉络 - 轻喜风的火热始于《庆余年》,其通过现代思维与古代价值观的碰撞产生喜剧效果,并因全民热播带动市场风潮[7][8][9] - 《赘婿》延续轻喜热潮,通过将现代事物移植到古代背景制造出圈热梗,进一步巩固轻喜剧作为古装剧“万金油”的地位[10][11] - 轻喜元素已无孔不入地融入多种类型剧,例如《卿卿日常》结合宅斗、《请君》结合奇幻、《与凤行》结合仙侠等,均取得不错市场反馈[11] 轻喜风的行业适配性与创作挑战 - 轻喜风并非适用于所有题材,《折腰》因在虐恋故事中过度加入喜剧桥段而丢失原著情感拉扯的精彩部分,证明题材适配度至关重要[15][16][17] - 成功的轻喜剧需确保喜剧元素服务叙事目的,如《赘婿》的“拼刀刀”促销等反常规桥段因符合穿越设定而自然融入故事[18] - 轻喜剧创作难点在于平衡笑点与故事基调,即便成功案例如《庆余年》第二部也因喜剧内容过于密集被批评与整体基调不适配[19][20] 观众需求与轻喜风的商业化驱动 - 观众对轻松快乐内容的强烈需求推动轻喜风盛行,现实压力下喜剧成为男女老少通吃的无门槛娱乐形式[12] - 相较于传统硬核喜剧,轻量级喜剧元素与常规剧集类型融合更具性价比,能快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12] - 行业将轻喜风视为“时尚单品”,但其成功依赖内容融合的精细度,而非简单的类型叠加[20]
《赴山海》口碑崩后成毅火提新项目,演员扛剧逻辑变了?
36氪· 2025-09-22 19:28
《赴山海》剧集表现分析 - 剧集《赴山海》是2025下半年剧集市场热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但口碑不及预期[1] - 播出10天有效播放量破7亿,连续10天登顶剧集热度榜,主演成毅角色热度在爱奇艺平台破2亿[1] - 剧集播出后期出现口碑回升迹象,抖音热点话题赴山海口碑回升上升,剧方正在积极抢救口碑基本盘[1] 剧集市场流量效应与风险 - 流量型演员能为剧集带来高热度和数据转化,《赴山海》在第二周播出期间获得满小饱、丸美等新品牌追加投放[12] - 但流量效应具有双刃剑特性:剧集口碑出现滑坡时,流量演员容易成为观众主要批评对象,放大负面效应[11] - 市场对头部演员的容错率提高,一次失利带来的"冷静期"变短,成毅在《赴山海》后立即接拍爱奇艺S+制作《两京十五日》[3][17] 演员扛剧能力评估体系演变 - 市场评判标准日益复杂,单一剧集成绩不再决定演员"生死",扛剧力评估更加多维化[3] - 行业内出现"六大过会保障演员"概念(刘亦菲、赵丽颖、杨紫、胡歌、张若昀、肖战),这些演员能凭个人影响力直接通过平台立项审核[18] - "单人过会"成为衡量演员商业价值的新标准,体现在招商能力、播放预期和口碑维稳等方面[20] 不同类型演员的市场定位 - 流量型演员依靠热度和话题性维持市场地位,但需要突破演技舒适区来巩固口碑[14][17] - 实力派演员(如郭京飞、雷佳音、张译等)更受独特叙事需求、高难度角色剧作的青睐[23] - 郭京飞2025年上半年有三部剧集上线(《黄雀》《驻站》《漂白》),但角色同质化开始引发对其扛剧力消耗的担忧[29] 行业发展趋势与演员策略 - 演员需要平衡商业价值与艺术追求,持续输出优质作品才能维持市场竞争力[29] - 市场资源向能证明综合扛剧力的演员倾斜,无论是流量型还是实力派,都需不断提升专业能力[23][29] - 成功案例如刘亦菲《梦华录》《去有风的地方》《玫瑰的故事》连续爆款,赵丽颖从古偶转型现实题材成功,证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22]
《赴山海》、《藏海传》领跑,剧综招商各有“惊喜”与“焦虑”?
36氪· 2025-09-19 08:04
剧集市场招商表现 - 头部剧集吸金能力依旧强劲,例如《赴山海》品牌露出达25家,《藏海传》合作品牌数达48个,《生万物》合作品牌数为37家 [1][3] - 剧集市场整体呈现“整体降温、两极分化”走势,超过40家品牌合作的剧集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1] - “全集有广”(即每集均有广告)成为硬指标,8月份仅《生万物》一部剧实现全集有广,其余剧集均出现“沦陷” [1] - 古装剧招商基本盘稳定,在平台视频广告招商时长TOP20中占据12席,合作品牌数20+的15部剧中古装剧占10席 [5] - 品牌主入局愈发谨慎,剧集开播后的“追投效应”成为关键,《生万物》首播仅4个广告,最终凭借热度解锁37个品牌合作 [3][7] - 悬疑类题材招商热度快速升温,《以法之名》《扫毒风暴》在暑期档展现了不错的吸金能力 [7] 综艺市场招商表现 - 综艺市场招商表现整体更为“平稳”,头部综艺合作品牌数高点基本落在8个,动辄10+品牌合作的时代已过去 [1][13] - 综N代(经典综艺续作)仍被市场押注,赞助品牌数量占比达59%,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 [10] - 新综艺吸金能力亮眼,爱奇艺《一路繁花》撬动9个品牌合作,《姐姐当家》4个,《亚洲新声》7个;腾讯视频《地球超新鲜》收获6个品牌合作 [15] - 细分题材如女性题材、厨艺综艺(厨综)受青睐,《一饭封神》吸引6个品牌,《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吸引7个品牌 [16] 招商市场趋势变化 - 招商逻辑从“爆款押宝”转向“内容确定性”,品牌主采取更“安全”的投资打法,更依赖内容本身播出后的影响力 [3][5][7] - 明星加持对剧集招商仍是极大助力,杨紫、成毅、杨幂、肖战等超头演员所代言品牌大量出现在头部剧集中 [19] - 综艺招商更看重嘉宾间的化学反应而非个人超级IP,《地球超新鲜》《姐姐当家》等凭借嘉宾组盘成功撬动市场关注 [19] - 品牌池加速洗牌,淘宝闪购、美团团购等新一代消费品牌狂刷存在感,淘宝闪购出现在多部剧集,美团团购高频出现在多档综艺中 [21] - 剧集热播期缩短导致品牌宣传周期同步缩短,而综艺单期节目时长增加,促使部分品牌主回流综艺场 [21]
成毅领衔主演《赴山海》9月11日开播,用创新手法表达武侠精神
新京报· 2025-09-11 16:34
武侠剧《赴山海》于9月11日起在腾讯视频、爱奇艺播出。 新京报讯(记者杨莲洁)由腾讯视频、爱奇艺、稻草熊影业、烨华影视、童乐影视出品,成毅领衔主演的古装新 概念武侠剧《赴山海》将于9月11日起在腾讯视频、爱奇艺播出。该剧改编自武侠大师温瑞安原著《神州奇侠》, 以全新视角打开武侠世界,在延续经典的同时探索属于新时代的热血与情义。 武侠一直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基因,每一代人都有对于"大侠"的独特记忆。《赴山海》在武侠文化的传承中探索新 路——作为武侠穿书系统文改编剧,它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武侠的边界,融合穿书设定与"Z世代"潮流语境,用创 新的叙事手法和视觉表达为武侠注入了新鲜血液,形成独具辨识度的江湖质感。剧中,成毅饰演的少年肖明明意 外化身为小说的主角萧秋水,本以为能凭借"主角光环"横行江湖,却在暗算与背叛中屡遭重创。跌落命运的谷底 之后,他以血与泪重塑信念,从苟活求生的小剑客,一步步逆袭成长为以义为先的大侠。 该剧以萧秋水、李沉舟、萧雪鱼、柳随风等核心人物展开,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湖势力的碰撞与交锋。主角的 成长并非"开挂式"的逆袭,而是在一次次挑战与挣扎中逐渐突破,从"能自保"到"能护人",极具代入感。此外, ...
新老剧集厂牌掰手腕,谁能跑赢暑期“逆风局”?
36氪· 2025-07-09 08:57
暑期档剧集市场现状 - 行业局势严峻,头部公司如正午阳光、柠萌影视、华策影视、西嘻影业等推出的剧集表现平平,仅扫黑题材《以法之名》表现尚可 [1] - 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长安的荔枝》《临江仙》两部古装大戏因内容争议草草收场,未能突围 [1] - 正午阳光的《淬火年代》未能继承《大江大河》系列的成功,传播声量和口碑远不及前作 [3] - 西嘻影业的《焕羽》因剧情元素混杂和缺乏CP感劝退观众,话题刻画摇摆不定 [6] - 柠萌影视的《书卷一梦》和华策影视的《锦绣芳华》两部古装剧表现不及预期,前者因"降智"古偶宿命,后者播放量和讨论度远不及前作 [6] - 暑期档第一战以惨淡告一段落 [9] 暑期档后续竞争格局 - 7月后市场竞争加剧,新一批剧集将上线,包括老牌公司和新贵厂牌 [10] - 慈文传媒的悬疑剧《正当防卫》聚焦司法题材,汇集高叶、张鲁一等一线艺人,具备较强号召力 [10][12] - 新丽传媒的《扫毒风暴》瞄准缉毒领域,制作班底和演员阵容顶配,包括段奕宏、秦昊等影帝级演员 [12] - 新丽在腾讯视频2025-2026片单中多次出现,涉及古装、都市女性、谍战等多类型剧集 [14] - 正午阳光将推出现偶《樱桃琥珀》,题材覆盖面和演员流量更具吸引力 [14][16] - 柠萌影视的古偶《子夜归》融入东方志怪元素,由许凯、田曦薇领衔主演 [16] - 柠萌发布2025剧集片单,涵盖现实、现言、古装、奇幻等多个题材 [18] - 稻草熊影业、耀客传媒、闲工夫文化等公司也将推出多部剧集参与暑期档竞争 [18] 市场整体表现与展望 -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暑期剧集市场整体水位明显下降,尚未出现收割全年龄层观众的剧集 [20] - 行业寄希望于后续两个月能有高质量大剧在"逆风局"中突围 [20]
《折腰》《藏海传》预热暑期档,长剧“背水一战”
36氪· 2025-05-21 07:41
长剧市场现状 - 长剧市场因《藏海传》和《折腰》的播出逐渐恢复活力,为暑期档提前热身 [1] - 长视频平台亟需爆款内容,目前处于"背水一战"的关键时刻 [1] 剧集表现对比 - 《折腰》在腾讯视频上线10分钟热度突破20000,首播当日峰值达26712,创2025年最快破26000纪录,第6天热度破30000,成为平台今年首部达成此成就的剧集 [2] - 《折腰》全网热度和播放量连续多日霸榜,并登顶Netflix、腾讯海外版等多国热播榜,广告数量从初期2个增至7个 [3] - 《藏海传》在优酷创下977万+预约量历史纪录,开播5小时热度突破8000,17小时突破9000,38小时破万,刷新优酷2024年首播剧集最高纪录,首播广告数量创平台年内新高 [3][5] - 《藏海传》首日实时收视率超2%,位居同时段全频道TOP1,上线首日即登顶多个榜单 [5] 主演流量贡献 - 《折腰》男主刘宇宁成为爱优腾三平台首位古装剧"破万"男演员,并刷新腾讯视频2025年角色热度最快破亿、破4亿纪录 [5] - 《藏海传》男主肖战饰演的藏海在V榜角色新媒体指数开播当日破9登顶,创年度角色热度峰值纪录 [6] 剧集内容吸引力 - 《折腰》改编自晋江文学城人气女频小说,从女性视角加强人物塑造和情感浓度 [8] - 《藏海传》以高信息密度开篇,权谋与悬疑双线并行,叙事节奏快 [8] 暑期档前市场挑战 - 《折腰》热度破30000后呈下滑趋势,两部剧口碑两极分化,可能影响后续观众追剧欲望 [9] - 相较于2024年5月各平台百花齐放的剧集市场,今年同期除《藏海传》《折腰》外,其他剧集对大盘助力微乎其微 [11][13] - 待播剧集中《陷入我们的热恋》《在人间》《烽影燃梅香》等具备竞争力,但具体播出日期未定 [13] 行业展望 - 仅凭《折腰》《藏海传》难以盘活剧集市场,未来几个月对长剧回暖至关重要 [15]
2025,流量生决战男频剧之巅
36氪· 2025-05-19 17:54
2025年男频剧市场竞争格局 - 近十部待播男频剧中古装武侠题材占比超一半 包括《水龙吟》《雨霖铃》《赴山海》《英雄志》《暗河传》等[4] - 奇幻修仙题材占比不高 仅《凡人修仙传》《师兄太稳健》两部由网文IP改编[5] - 杨洋 成毅 罗云熙 肖战四位流量生均手握两部或以上待播作品 显示演员接戏策略求稳[7] 内容创作特征与趋势 - 多部作品呈现"旧作之姿":《水龙吟》延续《莲花楼》新中式武侠风格 《长安二十四计》《藏海传》采用类《琅琊榜》复仇叙事 《魅影神捕》《唐案无名》模仿《唐朝诡事录》单元探案模式[4] - 题材现实化转向:《英雄志》以明朝土木之变为背景 《谍报上不封顶》聚焦革命年代地下工作者[5] - 叙事创新尝试:《魅影神捕》融合中式恐怖与民俗元素 《赴山海》加入穿书设定革新武侠叙事[5] - IP改编呈现"唯物主义"倾向:《凡人修仙传》《师兄太稳健》较《斗破苍穹》更注重逻辑性与人物群像塑造[5] 流量生转型动因与现状 - 古装/现代言情题材下行导致平台投资降温 近两年偶像剧"难爆"成为新常态[8] - 演员片酬缩水与资源降级促使流量生集体转向男频剧赛道[8] - 成毅凭借《莲花楼》成功转型 资源升级体现在《长安二十四计》获刘奕君 王劲松等戏骨配戏[8] - 多数流量生仍缺爆款力作 许凯粉丝对《唐案无名》官宣形式提出严格要求反映转型焦虑[9] 市场竞争与挑战 - 2024年男频剧整体表现黯淡 除《庆余年第二季》外豆瓣最高评分仅6.3分《烈焰》 多数作品低于及格线[12] - 主演受众与目标观众割裂:流量生通过女性向作品积累的粉丝基础与男频剧男性受众存在天然错位[12] - 严肃历史正剧形成跨界竞争:《风禾尽起张居正》《长安的荔枝》《大汉赋》等作品凭借高国民度演员和广泛受众定位冲击狭义男频剧市场[15] - 内容同质化风险:待播剧中大量"宛宛类卿"型作品难以复制《莲花楼》通过新中式武侠创新带来的市场新鲜感[13] 制作策略与市场预期 - 平台方倾向于选择具有过往爆款基因的稳健型项目 降低投资风险[4][7] - 《水龙吟》因改编自女性作者小说 男主角塑造更契合主演受众基本盘 被外界视为最有望突破圈层的作品[15] - 制作方尝试平衡男女观众偏好:《大奉打更人》曾通过增加恋爱戏份和轻喜剧元素调整策略但未获成功[12] - 高风险题材规避现象明显:《观鹤纪》太监主角设定因挑战性过高导致多家流量生拒演 最终选定越剧女演员反串[9]
郑乃馨、李凯馨接连言论“翻车”,对“双面人”外籍艺人就应零容忍
36氪· 2025-05-15 08:18
外籍艺人言论风波 - 新加坡籍华裔女星李凯馨因录音事件被曝光贬损中国观众言论,包括"中国人大部分是傻X""来中国只为捞金"等,引发百家媒体集体发声谴责[7] - 泰国华裔女星郑乃馨因直播吐槽中国厕所脏及与辱华男友官宣恋情,被指"双面人",已基本中止中国演艺事业[6][8] - 韩国艺人张娜拉曾因"没钱就去中国"言论退出中国市场,成为早期外籍艺人言论翻车典型案例[8] 影视项目受牵连 - 李凯馨主演剧集《赴山海》已删除其相关物料并除名,面临无限期延播或重拍/AI换脸,成本损失巨大[1] - 媒体批评《赴山海》剧组仅删除物料未表明立场,属于消极应对舆论[3] - 行业需加强选角背景调查,避免因艺人立场问题导致项目风险[1][17] 外籍艺人在华发展现状 - 近年通过《创造营》《这!就是街舞》等综艺吸引外籍选手留华发展,如赞多、利路修等[11] - 影视剧如《唐探1900》需上万人次外籍演员,推动外国人来华逐梦演艺圈[13] - 资深外籍艺人如矢野浩二、史蒂文·韦德斯等已在华站稳脚跟[13] 行业监管与文化共融 - 公众对外籍艺人要求提高,强烈抵制"双面人"行为,坚持"国家面前无偶像"原则[16] - 文娱行业需完善外籍艺人选用机制,加强背景调查与立场管理[17] - 外籍艺人需在尊重文化底线基础上实现共融,否则将面临市场淘汰[10][16]
5月新剧近20部,谁能笑着“入夏”?
36氪· 2025-05-08 08:10
5月剧集市场概况 - 5月剧集市场整体表现沉闷,上半场缺乏爆款作品激活市场 [1][2][11] - 四大平台(爱腾优芒)共推出10余部新剧,覆盖古偶、悬疑、都市、医疗等多元题材 [1] - 最受期待的两大男频IP《赴山海》和《藏海传》或将成为本月市场最大变数 [1][18] 已播剧集表现 - 4月底上线的两部古偶《淮水竹亭》《落花时节又逢君》均未出圈 [2] - 国安剧《绝密较量》虽有刘江导演和高圆圆、张鲁一主演,仍未能突破热度与口碑 [2] - 优酷分账剧《我叫赵甲第2》前作创纪录,但续集表现平平 [2] - 刑侦剧《刑警的日子》(腾讯/CCTV-8)播出效果一般,破案线平淡 [4] - 都市剧《亲爱的仇敌》(腾讯)聚焦闺蜜关系,由高叶、陈妍希主演 [6] - 港剧《执法者们》(优酷)集结黄宗泽、马国明等TVB阵容,主打警廉律协作 [8] - 医疗剧《我家的医生》(芒果TV)创新聚焦社区基层医疗 [8] 待播剧集储备 - 腾讯视频5月片单包含8部待播剧,包括青春剧《陷入我们的热恋》(刘浩存、王安宇主演)[12] - 武侠剧《华山论剑》为《金庸武侠世界》系列篇章,6集篇幅讲述华山对决 [14] - 都市剧《绽放的许开心》(张雨绮、韩庚)关注单亲父母,《余生有涯》(张彬彬、毛晓彤)探讨社会议题 [14] - 爱奇艺悬疑剧《正当防卫》(高叶、张鲁一)聚焦正当防卫社会话题 [14] - 悬疑剧《在人间》(赵丽颖主演)因无限流题材和多重人格元素受期待 [16] - 优酷古偶《烽影燃梅香》(郭敬明导演,王楚然主演)主打"一体双魂"设定 [16] 头部项目分析 - 《赴山海》(腾讯/爱奇艺)改编自温瑞安小说,成毅一人分饰三角,双平台预约量超600万 [19] - 《藏海传》(优酷)由郑晓龙导演+肖战主演,主打权谋复仇与探墓元素,未播先火 [21]
反常规、拼粉丝、年番综,内娱剧宣还有什么新招数?
36氪· 2025-04-24 09:42
剧集宣发行业趋势 - 尽管长剧市场处于“焦虑”期,但剧集宣发领域的创新活动依然活跃 [1] - 社交媒体热搜、主演合体互动、线下追剧团活动已成为各平台头部大剧的常规宣发流程 [1] - 剧方、平台方及粉丝正通过不同方式维持观众追剧热情,以适应剧集播出变化和用户对宣发物料诉求的升级 [1] 《无忧渡》的反常规宣发策略 - 古装剧《无忧渡》以“零宣发”姿态“空降”爱奇艺,但“零宣发”在剧集领域多为“伪命题”,实际仍有营销动作,只是规模较小 [2] - 因女主角宋祖儿的“税务风波”,平台和剧集主创在开播时采取低调宣传策略,上线前基本无预热、首播时广告位空缺、热搜词条弱化女主存在感 [4] - 播出初期专注于剧情内容的精准营销,挖掘单元剧集亮点进行推广,相关话题词轮番登上热搜,并发起如“无忧渡二创大赛”等话题挑战以激发观众互动 [4] - 剧集中后期依靠“自来水”观众口口相传,热度和口碑发酵后,剧方发起线上线下联动宣发,主演首次同框营业,通过追剧团、合体直播等环节提升剧集热度和观众粘性 [6] 粉丝主导的剧宣生态 - 待播剧《赴山海》的预热宣发由主演成毅的粉丝群体主导,其自发组织的线下应援活动规模庞大、形式创新 [7][9] - 粉丝发起的剧宣活动覆盖至少27个核心城市,从4月底到5月初组织多场活动,并制定了详细的“线下应援地图”表格 [9] - 活动形式多样,包括电影院、商场、地铁站的大屏广告投放,以及结合当地特色的花墙、乐队演出、红绸剑舞、汉服巡游、古风灯光秀等,单场活动粉丝超1000名 [9][11] - 粉丝在物料方面展现出强大创造力,自制多样化周边并编排剧集主题曲应援舞蹈,利用“武侠穿书”概念强化剧集氛围,粉丝群体已转变为“千万级民间宣发团队” [11][13] 平台方剧宣创新 - 腾讯视频推出影剧综通告年番综艺《一见你就笑》,作为剧集衍生综艺的扩容升级,旨在通过整合站内资源为用户提供长线衍生内容 [14] - 该节目每周邀请1到2个剧组主创做客,定制专属主题,设置游戏互动、爆料拍摄趣事等环节,例如首期《滤镜》专场重现剧中CP高甜瞬间,增加剧集曝光度以发挥长尾效应 [14][16] - 该节目为平台剧集搭建了固定的剧宣场景,剧方无需再策划单个剧衍综项目,是对传统宣发方式的有力补充,同时有助于培养用户忠诚度和建立稳定的陪伴关系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