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
搜索文档
“慢综”里还有观众“向往的生活”吗?
36氪· 2025-10-20 20:20
《向往的生活》第八季内容表现 - 第八季回归但将生活场景搬至乌镇,引入“戏如人生”主题,通过话剧排练、剧本围读等环节探索创新,但首期节目因节奏拖沓、生硬广告植入和偏离田园治愈初心而收获大量差评 [1][5][7] - 节目首期长达一小时的剧本围读被观众吐槽像“乌镇戏剧节宣传片”,黄磊频繁输出鸡汤、何炅刻意捧场等老问题被放大,生活气息消失殆尽,甚至以发呆和点外卖收尾 [5][7] - 从第三期开始节目口碑回暖,黄磊再次掌勺下厨,何炅重现忙碌身影,采红菱、踩缝纫机等生活片段勾勒出闲适温馨的田园画面,“笑点担当”陈赫归队助力节目找回熟悉节奏 [3][11] 慢综艺行业发展历程 - 慢综艺作为综艺界的“后浪”兴起于观众对快综艺审美疲劳的阶段,2017年《向往的生活》以“守拙归田园”的清新风格迅速出圈,为行业开启“慢下来”之旅 [14][16] - 随后《中餐厅》《亲爱的客栈》《忘不了餐厅》《五十公里桃花坞》《种地吧》等节目扎堆上线,慢综艺迎来爆发期,主打“诗与远方”的内容取代了许多快综艺的市场地位 [16][21] - 2023年《种地吧》遵循农业规律,邀请年轻人用190天时间种植140余亩土地,豆瓣开分8.6,催生大批“云监工”,标志慢综艺从“向往生活”转向“拥抱生活” [23] 慢综艺的内容创新与价值演变 - 慢综艺不断跨界融合情感、旅行、社交、生活实验等元素,从早期田园劳作拓展至社会价值表达,如《忘不了餐厅》关注认知障碍老人,《快乐再出发》以老友情谊打破人设套路 [21] - 节目为高压生活中的年轻人构建缓解现实焦虑的“电子乌托邦”,通过做饭、种地、聊天等无压力叙事提供视觉疗愈,相对真实的“不完美”片段更易引发观众共鸣 [18][20] - 2024年优酷推出《这是我的岛》《岛屿少年》以海岛生活为背景,结合“慢节奏+青春成长”为核心,为慢综艺开辟新切口,显示行业持续拓展边界 [25] 观众反馈与市场风向 - 社交媒体数据显示,观众对《向往的生活》第八季吐槽集中在“话剧环节之味”(占比48%),并怀念早期风格(占比21%),部分观众甚至提议由汪涵替代黄磊 [8] - 慢综艺已走到第九个年头,新节目数量锐减且大多昙花一现,在综艺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坚守的节目如《向往的生活》面临创新与核心灵魂的平衡挑战 [3][27]
男明星做饭人设有多赚钱?
36氪· 2025-10-10 18:53
明星美食人设的起源与早期成功案例 - 中国电视史上最早的做饭综艺节目《天天饮食》于1999年2月在央视开播,节目形式为每天十五分钟教观众做菜 [3] - 节目主持人刘仪伟并非专业厨师或主持人,但节目开播后大受欢迎,全国每天有500万固定观众,使其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明星,并解锁了“居家男人”这一赛道 [3][4] - 歌手林依轮于2006年以明星主厨身份成为《天天饮食》主持人,其拥有专业厨师证,并曾在中餐厅工作,通过做饭人设拓展至商业领域,创立辣酱品牌“饭爷”并结识投资界人脉 [7][8] 综艺节目对美食人设的催化作用 - 2013年综艺《爸爸去哪儿》中,专业厨师出身的张亮凭借“会做饭”这一不可替代的技能获得最多关注,确立了生活类综艺中“厨艺担当”的角色模式 [9][10] - 黄磊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通过做饭成功转型为“体贴入微的父亲”形象,此后在一系列剧集和综艺中持续强化此形象 [11][12] - 黄磊深度绑定其美食人设进行商业开发,2015年推出个人品牌“黄小厨”,2016年主演《深夜食堂》,并在《向往的生活》中持续展示厨艺 [12] 美食人设的商业化与资本运作 - 黄磊通过其担任董事长的风火石文化公司,投资了《向往的生活》和《深夜食堂》等节目 [13] - 《向往的生活》独家冠名费约为1.5亿元,多个赞助商的赞助价格均达到千万级别以上 [13] - 谢霆锋的美食IP“锋味”通过与阿里巴巴旗下的优酷合作,开设天猫旗舰店,并衍生出大电影《决战食神》和演唱会,实现了深度商业化 [19] - 谢霆锋成立的杭州锋味派食品有限公司,在薇娅及其丈夫董海峰的助力下,其爆款单品“爆汁烤肠”在四年内销售额达到15亿元 [20][21] - 锋味派凭借谢霆锋的名气填补了烤肠市场的头部品牌空白,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并成功拓展至意面、鸡翅等产品线 [22] 明星选择美食人设的行业动因 - 美食人设是明星面临年龄增长、角色机会减少时的重要转型策略,有助于塑造稳重、顾家的形象,开拓如“奶爸”等新的演艺赛道 [25][26][27] - 美食赛道门槛较低,明星厨艺的真实水平难以被观众直接验证,主要通过他人评价形成认知,操作空间较大 [28] - 美食内容自带流量,且“吃东西”行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引发共鸣,为明星带来接地气的流量 [29][31] - 开拓美食等相关第二事业曲线,是明星在演艺事业之外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效果普遍不错 [32]
不够怪的家庭综艺,得不到话题青睐了?
36氪· 2025-09-02 07:24
家庭关系类综艺节目市场现状 - 家庭关系类综艺节目正从依靠嘉宾人格魅力转向依赖争议性话题博取关注 节目通过展示嘉宾的"奇葩行为"引发讨论 如《姐姐当家》中张维伊的行为引发众怒 [7][12][13] - 同类型节目包括夫妻观察类《妻子的浪漫旅行》《婆婆和妈妈》《再见爱人》和亲子观察类《爸爸去哪儿》《妈妈是超人》《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等 [16][18] 节目内容趋势变化 - 节目内容从寻求情感共鸣转向寻找差异和槽点 阳光幸福家庭叙事吸引力下降 "一生潮湿"的东亚家庭关系更易引发观众倾诉欲 [15][22][23] - 早期节目如《爸爸去哪儿》通过真实相处与成长引发共鸣 近期节目如《爸爸当家》延续温和观察风格但未能出圈 [24][26] 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25年播出的《爸爸当家慢享季》《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我家那闺女2025》和《姐姐当家》热度普遍不高 缺乏热搜霸榜和舆论引爆点 [26] - 观众对重复模式感到疲倦 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 综艺市场整体热度下降 观众注意力被分散 对刻意营销和制造冲突手法越发敏感 [28] - 节目陷入两难困境:太温和缺乏讨论度 太激烈遭人反感 在真实性与可观性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