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姐姐当家》
icon
搜索文档
不够怪的家庭综艺,得不到话题青睐了?
36氪· 2025-09-02 07:24
家庭关系类综艺节目市场现状 - 家庭关系类综艺节目正从依靠嘉宾人格魅力转向依赖争议性话题博取关注 节目通过展示嘉宾的"奇葩行为"引发讨论 如《姐姐当家》中张维伊的行为引发众怒 [7][12][13] - 同类型节目包括夫妻观察类《妻子的浪漫旅行》《婆婆和妈妈》《再见爱人》和亲子观察类《爸爸去哪儿》《妈妈是超人》《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等 [16][18] 节目内容趋势变化 - 节目内容从寻求情感共鸣转向寻找差异和槽点 阳光幸福家庭叙事吸引力下降 "一生潮湿"的东亚家庭关系更易引发观众倾诉欲 [15][22][23] - 早期节目如《爸爸去哪儿》通过真实相处与成长引发共鸣 近期节目如《爸爸当家》延续温和观察风格但未能出圈 [24][26] 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25年播出的《爸爸当家慢享季》《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我家那闺女2025》和《姐姐当家》热度普遍不高 缺乏热搜霸榜和舆论引爆点 [26] - 观众对重复模式感到疲倦 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 综艺市场整体热度下降 观众注意力被分散 对刻意营销和制造冲突手法越发敏感 [28] - 节目陷入两难困境:太温和缺乏讨论度 太激烈遭人反感 在真实性与可观性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 [28]
董璇再婚引发全网热议,中年女性困境成流量密码
第一财经· 2025-09-01 22:27
综艺市场热度趋势 - 中年女性题材综艺在2025年热度空前高涨 从年初《一路繁花》到《乘风破浪》系列 直至《姐姐当家》首播两小时播放量破亿 形成持续市场热点[3][7] - 相关话题网络阅读量表现强劲 董璇再婚关键词微博阅读量达1.4亿 讨论量3.9亿 《姐姐当家》话题阅读量超3.2亿[4][7] 内容制作与流量运营 - 节目组通过突出婚恋矛盾拉动话题 例如董璇夫妇关于婚礼举办和二胎生育的争议 短视频切片在互联网广泛传播并形成梗文化[6][11] - 话题热度直接带动商业变现 董璇在8月官宣美妆、服装、母婴、口腔护理及黄金饰品等多个品牌代言 体现流量转化效率[17] 女性题材内容价值 - 离异女性形象呈现复杂性转变 从被污名化标签转变为具备经营亲密关系经验的主体 心理学研究显示其更擅长沟通与冲突解决[13] - 节目真实反映40+离异带娃女性在婚恋市场面临的困境 包括经济实力不匹配、生育压力及时间分配等问题 引发广泛共鸣[12] 明星商业策略 - 董璇通过曝光私人生活实现商业价值提升 在淡出娱乐圈后成功转型商业领域 开设亲子餐厅、儿童营地及绘本出版等多元化业务[8] - 类似案例显示话题人物可通过"黑红"路径转型 如《再见爱人》嘉宾麦琳借助流量进入直播赛道实现形象逆转[15]
董璇再婚引发全网热议,中年女性困境成流量密码
第一财经· 2025-09-01 17:48
综艺市场热度 - 中年女性话题成为综艺节目获取关注度与流量的核心密码 节目《姐姐当家》首播破亿 《一路繁花》《乘风破浪》等节目均以成熟女性内容引发广泛共鸣 [1] - 董璇再婚事件带动话题阅读量达1.4亿 讨论量3.9亿 相关节目片段在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形成梗文化 [1][3] - 《姐姐当家》上线两小时播放量破亿 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2亿 [4] 内容制作特征 - 节目组通过突出婚恋矛盾拉动话题 公众情绪裹挟带动收视率提升 商业化变现潜力显著 [12] - 采用真实生活困境展示手法 包括经济实力不匹配 婚礼举办分歧 二胎生育问题等现实冲突点 [3][7] - 通过离异女性视角呈现复杂性和丰富性 心理学研究显示此类群体更擅长沟通与冲突解决 [10] 商业变现模式 - 董璇在8月官宣拿下美妆 服装 母婴 口腔护理 黄金饰品等多领域品牌代言 [14] - 明星通过让渡婚姻家庭私密空间换取流量 形成话题与商业利益联动机制 [14][12] - 类似案例包括《再见爱人》嘉宾麦琳通过黑红流量转型直播赛道实现商业蜕变 [12] 行业现象案例 - 伊能静与秦昊再婚十年后形成事业携手关系 贾静雯 姚晨 钟丽缇等女星再婚均创造新的亲密关系样本 [11] - 董璇离婚后开设亲子餐厅 儿童营地 亲子摄影与绘本出版等业务 年收入不菲 被称为娱乐圈最强单亲妈妈 [5] - 节目内容精准触及40+离异带娃女性群体面临的婚恋污名化 社会期待压力等普遍困境 [9][7]
被“现任”与“前任”填满的女性观察综艺
虎嗅· 2025-08-26 19:03
节目内容与形式 - 《姐姐当家》聚焦中女群体生活困境 采用直击现实问题的严肃叙事风格 每期时长约一个半小时[3][4][5] - 节目呈现四组差异化样本:谢娜异地养老矛盾 王琳独居孤独 董璇二婚生育问题 万千惠创业危机[3][6][7][8] - 创作团队存在感强 通过多视角访谈和纪实跟拍增添温度 观察室设置针对性嘉宾如王子文谈单亲 张泉灵谈创业[9][10] - 采用复合模式:文艺风格留白处理王琳片段 花字特效强化谢娜家庭趣味 观众弹幕实时介入观点碰撞[11][12] - 《我家那闺女2025》延续独居记录模式 以时间顺序呈现起床、社交、睡眠等日常流水账[14][15] - 本季样本差异化:张予曦母女闺蜜关系 孙怡离婚后独居 管乐原生家庭影响 拉宏桑抽象家庭氛围[16] - 通过姐妹夜话场景探讨感情观 如张予曦郭碧婷饭局谈择偶 孙怡农场聊天讨论社交与恋爱[18][19] 社会议题呈现 - 两档节目共同触及二婚、独居孤独、代际婚姻观差异等现实女性议题[23][26] - 《姐姐当家》涉及备老压力、姐弟恋婚姻、创业困境等成熟女性多维切面[3][25] - 《我家那闺女2025》展现Z世代新观念:拉宏桑提出带父母住养老院 张予曦展示高强度自律生活[16][25] - 节目呈现女性互助力量:孙怡母亲分担育儿压力 张予曦鼓励母亲成为自媒体博主[16] 市场反响与传播效应 - 董璇丈夫张维伊表现引发全网按帧解读 每周产生新话题点[1] - 孙怡"结婚比赚钱幸福"、王皓"上岸先斩意中人"话题登顶微博热搜第一[1] - 节目内容催生表情包与段子手二创 机场及直播间成为观众实时反馈阵地[1] - 情感话题仍为流量核心阀门 现任与前任话题占据主要声量[24][27] 行业创新与局限 - 样本选择具先行性:覆盖异地带娃、单亲母亲、老夫少妻等非传统模板[3][25] - 无法深度挖掘现实困境 观众更倾向娱乐化情感话题而非共情明星痛点[27][28] - 女性议题同质化输出明显 需通过叙事方式创新突破话题局限[2][29]
「姐姐」PK「闺女」:女性观察综艺被「现任」与「前任」填满?
36氪· 2025-08-26 07:46
节目内容与形式 - 《姐姐当家》聚焦中女群体生活困境 采用真人秀加棚内观察模式 每期时长约一个半小时 内容直击现实问题如家庭矛盾、孤独感、再婚挑战和创业危机 [6][8][10] - 《我家那闺女2025》延续独居生活记录模式 以时间顺序呈现闺女日常 涵盖职场、家庭和感情话题 整体风格更轻松年轻化 [15][17][22] - 两档节目均通过差异化样本选择展现女性多元切面 包括单身母亲、离异独居、原生家庭影响和Z世代观念等 [17][27][30] 制作特点与创新 - 《姐姐当家》强化创作团队存在感 加入访谈式后采和多视角问题探讨 观察室设置引入针对性嘉宾如王子文、张泉灵及现场观众互动 [10][12][14] - 节目后期根据嘉宾风格差异化处理 谢娜片段采用搞笑花字 王琳片段保留文艺留白 形成严肃文学与访谈观察复合风格 [14] - 《我家那闺女2025》通过社交场景自然呈现话题 如饭局讨论感情观 类似宿舍夜话模式 增强观众代入感 [22][24] 市场反响与话题效应 - 节目相关话题持续引爆社交媒体 孙怡结婚得到的要比我赚钱幸福得多、王皓上岸先斩意中人登顶微博热搜第一 [1] - 张维伊行为引发全网热议 带动华为耳机意外出圈 同时提升其他女明星伴侣观众缘 [1] - 女性情感话题成为流量核心阀门 尽管节目尝试拓展议题如二婚、孤独感和代际观念差异 但观众仍聚焦娱乐性八卦内容 [25][3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女性观察综艺通过情绪调动和娱乐释放获得高流量 但面临内容同质化挑战 需进一步放大明星生活观察功能 [3][5] - 节目无法深度挖掘现实女性困境 因观众更倾向高娱乐性话题 导致女性议题被情感讨论掩盖 突破难度较大 [32][34] - 样本选择虽多样化 如呈现Z世代养老院观念、严格自律生活等 但未能破解困境表达浅层化问题 [30][32]
“含姐量”超高的夏天,“她综艺”如何撬动更大市场?
36氪· 2025-08-06 15:44
行业趋势 - 文娱行业中与中年女性相关的内容日益受到市场青睐 节目数量丰富且多元 为行业拓宽更广阔的创作边界 [1] - 社会对中年女性的包容度和欣赏与日俱增 九紫离火运下的"中女"时代到来 [14] - 熟龄女性内容市场仍存在拓展空间 "姐姐流"内容引起社会关于女性价值的集体思考 [29] - 中年女性形象从传统"家庭主妇"转变为"大女主" 从"被拯救"转型为"主导者" 释放出更大的女性能量 [34] 节目表现 - 《姐姐当家》首期上线两小时播放量破亿 宣称没有滤镜 没有剧本 [7][12] - 《姐姐当家》第二期关于董璇付款的切片在抖音点赞超5万 转发超3.7万 评论超9千条 [3] - 《一路繁花》首播当日爱奇艺热度达9834.87 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2亿 Q1正片有效播放量达1.7亿 位列网络综艺霸屏榜第2位 [22] - 《一路繁花》总播放量突破3.2亿 获评爱奇艺S+级综艺 播出期间揽获116个热门搜索 有效播放同比增长10% [24] - 《乘风2025》开播后猫眼热度值9765.11 成为2025上半年综艺热度榜亚军 [28] - 2025H1综艺全舆情热度日榜登顶节目中 《一路繁花》登顶13天 全舆情热度峰值9170 是唯二峰值破9000的节目之一 [25] - 2025年网络综艺正片有效播放排名中 《一路繁花》以1.8亿播放位列第7 《乘风2025》以4.6亿播放位列第2 [28] 内容特点 - 《姐姐当家》采用无机制 无任务 不干预的真实跟拍方式 全景式记录姐姐们的百味人生 [13] - 节目通过电影级留白手法让情感自然流淌 如王琳的沉默镜头被称为"当代家庭女性的精神画像" [9][13] - 节目展现传统"贤妻良母"与新型家庭分工的观念交锋 以及80后姐姐与00后素人观察员的代际观点碰撞 [13] - 脱口秀舞台对姐姐包容度最大 小鹿专场《我的中女时代》豆瓣评分9分 超过75%的观众给出5分 [19] - 《一路繁花》的受众不局限中女年龄层 很多年轻人是忠实观众 [27] 受众与消费 - 《乘风2025》《姐姐当家》等节目的主要受众为35-55岁女性 这个群体掌控家庭主要消费决策权 更愿为"情绪价值"买单 [29] - 全网女性用户规模达6.24亿 占据全网近50%份额 2025年1月同比增长2.6% [31] - 在线视频平台成为女性主要娱乐消费产品 取悦女性消费者的内容分到可观市场份额 [32]
全女综艺,更进一步
36氪· 2025-07-29 11:42
全女综艺市场现状 - 芒果TV《是女儿是妈妈2》、爱奇艺《姐姐当家》、腾讯视频《让我来唱》等全女性视角综艺集中上线暑期档,成为平台内容竞争焦点 [1] - 2025年全女综艺在女性表达上呈现微妙变化,从早期"浪姐"关注女性困境转向更细腻的身份探讨 [1] - 三档节目分别聚焦女性作为女儿、母亲、自我的三重身份,覆盖不同观众群体的现实共鸣点 [2] 内容差异化创新 - 《是女儿是妈妈2》通过四组明星母女旅居观察,剖析原生家庭代际关系与情感模式差异 [2] - 《姐姐当家》记录30+女艺人日常生活,突出中年女性在婚姻、育儿与自我实现间的平衡难题 [2] - 《让我来唱》打破职业标签,让程序员、家庭主妇等素人通过音乐竞演回归自我表达 [2] 女性议题深度挖掘 - 女儿身份议题:节目呈现黄圣依被母亲托举、陈梦因练球受责罚、程潇原生家庭缺爱等典型案例,反映东亚家庭普遍存在的成长压力 [4] - 母亲身份议题:谢娜时间分配焦虑、董璇重组家庭平衡、王琳单亲育儿等案例,揭示中年女性家庭职责与自我需求的根本冲突 [6] - 自我身份议题:素人音乐竞演剥离社会标签,直接展现女性个体价值与生命力的多样性 [6] 行业发展脉络 - 国内全女综艺可追溯至2004年《超级女声》,早期因社会认知局限未能持续推动变革 [9] - 2010年代选秀类全女综(如《创造101》)侧重偶像经济,女性仍处于被凝视地位 [9] - 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成为转折点,30+女星竞演模式真正突破年龄与事业困境叙事 [11] 内容迭代趋势 - 2020年后全女综艺井喷,腾讯《黑怕女孩》、B站《爱唱歌的大学生》等拓展说唱、素人赛道 [11] - 当前节目改进同质化问题,通过真实生活场景(非选秀真空环境)增强议题代入感 [13] - 创作趋势从口号式表达转向多维身份认可,更贴近普通女性现实困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