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对谈》

搜索文档
乡村振兴 | 田野对谈之对话吕德文(中):维持型乡村的功能
中金点睛· 2025-06-15 08:12
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 - 乡村是理解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原点,中金研究院通过跨越21省58县149个乡镇的实地调研,深入研究了300多个村庄的变迁 [2] - 中金研究院推出《田野对谈》节目,以学术为基础,结合一手调研数据,剖析乡村振兴的问题与挑战,并邀请三农领域专家进行对话 [2] 维持型村庄的现状与功能 - 维持型村庄占中国农村的绝大多数,比例约为80%,这些村庄既难以撤并也难以激活 [3] - 维持型村庄难以撤并的核心原因是其承载着老年人的养老功能,农村被视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资源 [4] - 村庄的基层组织体系(如村集体、村委会)和土地集体所有制为老年人提供了近距离的养老支持,包括互助养老服务和责任田收入 [4] 农村养老保障的提升路径 - 提升农村养老保障需结合国家社会主义性质,探索将资金投入村集体用于发展在地化养老服务,而非仅发放抚慰性养老金 [4] - 需平衡刚性与灵活性福利支出,避免负面效应,并充分利用现有制度优势,如完善基层组织体系 [5] - 应构建综合养老体系,将社区养老、互助养老、国家养老保障和家庭养老有机结合 [5]
乡村振兴 | 田野对谈之对话吕德文(上):中国家庭的城乡双轨
中金点睛· 2025-06-14 08:28
乡村研究视角 - 乡村是理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原点 中金研究院5年来跨越21省58县149个乡镇 调研300多个村庄 通过《田野对谈》节目结合学术与一手数据解构乡村振兴 [2] - 研究需采用"内部视角" 通过长期饱和式调研从农民和基层干部角度理解问题 同时结合宏观制度化视角分析城乡关联 [3] 家庭代际分工模式 - "一家两制"指农村家庭内部形成两种制度化生产生活方式 父辈务农守家园作为"稳定器" 子代进城谋发展作为"推进器" 通过传统家庭制度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在微观层面的融合 [4] - 代际分工体现为父辈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维持家庭再生产 年轻劳动力进城获取更高收入 二者通过中国传统家庭制度连接 [4][5] 国家战略协同机制 -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是差异化互补战略 城镇化满足家庭发展需求(年轻群体) 乡村振兴满足家庭稳定需求(中老年群体) 通过代际分工实现政策目标结合 [5] - 城乡双轨战略下 年轻人既可在城镇化中寻求发展机遇 也可通过返乡创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6] 研究方法论 - 采用田野调查与专家对话结合模式 邀请武汉大学吕德文教授等深耕三农领域20余年的学者 基于上百个村庄调研案例展开分析 [2][3] - 研究强调从具体乡村细节问题延伸至宏观政策层面 建立微观-宏观分析框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