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梦华录》《庆余年》《国色芳华》《长安的荔枝》《刺杀小说家2》《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系列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影视+文旅” 新质生产力催生“电影+”消费新生态
央视网· 2025-10-08 14:14
电影主题旅游成为文旅消费新风尚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北京、安徽、四川等地推出多条电影主题旅游线路,"跟着电影去打卡"成为新风尚 [1] - 安徽马鞍山市借助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度,推出"李白文化寻踪线"等主题活动,搭建"影视+旅游"的桥梁 [5] - 湖北襄阳唐城景区作为300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推出"影视打卡地图"及旅拍服务,每年吸引游客量超200万人次 [15] 影视IP与科技深度融合催生新体验 - 全真XR体验项目《帝国密码——秦始皇陵》通过科学复原秦陵地宫,提供沉浸式体验,与秦兵马俑博物馆协同发展,释放"科技+文化"的融合消费潜力 [11] - 杭州西湖增设科技玩法,如10米×7米的西子魔盒通过双面裸眼3D展示西湖美景,西子廊桥"盲盒音乐会"吸引万余名游客驻足观看 [13] - 电影《刺杀小说家2》大量依赖LED虚拟拍摄和AI驱动的面部捕捉技术,实现了高概念、强视效影片的诞生 [19] 新质生产力推动电影工业提质升级 - 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电影工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动能,一批新型电影制作基地应运而生 [17] - 《哪吒之魔童闹海》集结全国超138家动画公司、4000余名制作人员,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并通过产业协同平台形成矩阵化执行体系 [21] - 北京怀柔影视基地采用LED虚拟拍摄系统,使《哪吒2》的外景拍摄效率提升60%以上 [21] 数字化电影制作基地形成全链条解决方案 - 青岛东方影都构建全流程数字化拍摄解决方案,其虚拟制片棚和穹顶光场扫描系统达到微米级精度,为《封神》系列完成前期预览与核心拍摄 [23] - 浙江德清AI虚拟影视基地拥有全球单体最大的LED虚拟影棚,并集成算力中心、数字资产库,形成集群化虚拟制片解决方案 [23] - 襄阳正构建从置景服务、群演供给到后期制作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并与影视传媒公司联动形成差异化互补场景 [17] 地方政府积极整合资源促进产业融合 - 安徽各地梳理掌握电影拍摄地、取景地和故事发生地等资源200余处,并按照每周平均2场的频率在红色景区放映优质电影 [7] - 襄阳将整合唐城、汉城、六零三、卫东厂等资源,促进演艺产业集聚,探索影视与旅游融合发展 [17] -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等基地集聚了从IP孵化到技术落地的全链条企业,形成"文化+科技"产业集群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