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假期去哪玩?跟着这些影视剧游广东!
南方都市报· 2025-10-06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 “影视+文旅”正成为新风尚,热门影视作品有效带动了广东省内取景地的旅游热潮 [16][17] - 广东省启动“影视文旅消费融合年”并发布56条“跟着电影游广东”旅游线路,旨在通过政策扶持推动电影与文旅产业双向赋能 [17][18] 假期旅游数据 - 10月1日至4日,广东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1516.8万人次,同比增长4.9% [1] 各城市影视取景地与旅游亮点 广州 - 电影《日掛中天》全程在广东取景,其中广州场景包括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星海公园、东山口、五羊新城 [4] - 紫泥堂文化创意园通过“微更新”改造成为大湾区重要影视基地,电影《捕风追影》曾在此取景 [4] 深圳 - 凭借语言、交通优势和现代化城市风貌,深圳成为许多港剧的新兴取景地 [6] - 港剧《黑色月光》中出现深圳湾地标“春笋”(中国华润大厦)和零碳公园,《白色强人》取景于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金式森林》部分场景在深圳水贝拍摄 [6] 东莞 - 电影《热辣滚烫》中女主角的跑步场景取景于同沙生态公园的环湖公路 [8] - 电视剧《白夜破晓》的重头警匪枪战戏在道滘粤晖园拍摄,电影《奇遇》在高埗大桥旧桥、厚街康乐南路“黄家铁锅炖”、石龙南岸公园取景 [8] 江门 - 继《让子弹飞》《狂飙》后,今年《棋士》《扫毒风暴》等剧进一步加深了江门的悬疑气质,吸引剧迷观光 [10] - 电影《长安的荔枝》在江门银湖湾滨海新区核心区及新会南坦岛的葵林生态湿地公园取景 [10] 阳江 - 阳春市作为电影《长安的荔枝》主要取景地,其喀斯特地貌山水和乡村风貌别具风情 [12] - 影片核心场景位于岗美镇荔村保持原生态的百年荔枝园,导演团队为还原历史景象在河畔搭建木质房屋 [13] 惠州 - 励志剧《追光的日子》全程在惠州拍摄,校园剧情取景于惠州实验中学,海景镜头拍摄于惠东县巽寮湾金银滩沙滩 [15] - 电影《扫黑·决战》全程在惠州取景,西枝江畔的惠州老船厂出现在电影中,偶像剧《野狗兔子》在惠州取景200多处 [15] 政策与行业举措 - 广东启动“影视文旅消费融合年”,为影视和文旅产业带来机遇 [17] - 广东多地依托专业影视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完善影视协拍服务体系,为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 [17] - 6月28日发布56条“跟着电影游广东”旅游线路及电子导览地图,串联全省热门影视取景地,旨在“以影引流,推动电影与文旅双向赋能” [17][18]
宁夏石嘴山:老矿区变打卡地
新华网· 2025-10-05 09:35
63岁的葛义红是 "勘景专家",曾帮《万里归途》剧组找到经典的"红湖"场景。"在石炭井工作生活 了40多年,这里的沟沟坎坎我都了如指掌,我希望将石炭井的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们。"她说。 位于城区的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同样热门。"十一"假期,游客们在"工字广场"的雕像前合影留念, 在"五湖四海路"缅怀为"三线"建设作出贡献的先辈,在公园内的火车站体验乘坐绿皮小火车的乐趣,在 贺兰山陶瓷艺术馆亲手设计制作作品…… 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新华社记者邹欣媛 摄 新华社银川10月4日电 题:宁夏石嘴山:老矿区变打卡地 新华社记者邹欣媛 国庆长假,在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红砖厂房、老式汽车、矿工食堂……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 打卡。"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离开了几十年,没想到这些建筑还保存完好,路上人群熙熙攘攘,不禁让 人触景生情。"专程从江苏来此的张女士说。 漫步于贺兰山腹地的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街道,"穿越感"油然而生。石炭井街道办事处党 工委书记王鹏说,为了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当时数万名矿工从五湖四海奔赴贺兰山腹地,建矿采 煤、修路架桥,将这里打造成重要工业基地。历经矿区资源枯竭和贺兰山生态整治,如今完好保留的 ...
“影视+文旅”,有消费券有新线路 金熊猫奖邀你实惠赏四川
四川日报· 2025-09-07 09:49
活动概况 - 第二届金熊猫奖"大家一起看电影"展映活动以影视+文旅创新形式融合观影、美食、旅游与惠民福利 串联四川多元文化场景并带来消费新体验 [1] - 活动时间为8月至12月 每周五至周日上午10点可通过线上平台领取电影消费券 [1] 消费促进措施 - 推出价值66元金熊猫专属团购券包 覆盖全川超10万家商户 发放总额逾600万元 [1] - 用户可通过完成互动任务抽取电影券等奖励 活动时间为8月29日至10月8日 [1] 文旅线路规划 - 推出14条"跟着影视游四川"主题文旅线路 深度融合四川多地文化地标与特色场景 [1] - 红色主题线路"峥嵘岁月·革命光影之旅"以广安邓小平故里、华蓥山为核心结合相关影视作品再现历史 [1] - "名著光影·文化实景沉浸之旅"和"神话照进现实·哪吒重生之旅"借助九寨沟、青城山等景区及主题灯会、元宇宙体验实现文学经典和神话传说现实转化 [1] 主题内容覆盖 - 线路内容涵盖大熊猫生态观察、川西高原摄影、蜀道徒步、三线建设遗产体验、川茶文化传承、科幻科技互动等领域 [1] - 形成"一线路一主题 一景一影一世界"的文旅新图景 [1]
暑期游 “热力收官”: 周边亲子游霸榜 影视打卡、品质消费掀热潮
每日商报· 2025-09-02 07:36
杭州暑期旅游市场表现 - 杭州位列国内周边游目的地首位 成为上海 宁波 金华 绍兴等周边城市短途出行首选[2] - 长三角城市游客占比超60% 上海 北京 宁波 金华 绍兴稳居主要客源地前五[2] - 亲子游目的地排名全国第四 带动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7%[2] - 灵隐飞来峰 西湖游船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瑶琳仙境成为最受欢迎亲子景区[2] 本地居民出行特征 - 杭州居民暑期热门出行目的地包括上海 北京 成都 南京 金华[3] - 出行模式呈现跨城文旅体验与周边短途休闲相结合特点[3] 影视IP带动旅游新增长 - 《凡人修仙传》热播使新疆那拉提景区搜索热度上涨68%[5] - 新疆暑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0% 乌鲁木齐订单增长11%[5] - 《浪浪山小妖怪》带动山西古建景点搜索量飙升380%[5] - 大同景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43% 旅游订单增长超40%[5] - 江浙沪地区成为赴疆旅游核心客源地[5] 出入境旅游市场复苏 - 日本冲绳酒店订单同比增长98% 韩国济州岛增长44%[6] - 泰国普吉岛 马来西亚沙巴包车游订单增长170%以上[6] - 冰岛 奥地利 瑞士 坦桑尼亚 希腊等长线目的地订单增长超50%[6] - 旅游平台推出十国"签酒联动保障"降低游客出行顾虑[6] 错峰出行趋势显现 - 杭州前往西双版纳 三亚 阿克苏机票价格降幅超50%[7] - 酒店价格同步大幅回落 形成高性价比出游机会[7] - 文旅消费呈现理性化趋势 品质产品与高性价比选择并存[7] 行业发展趋势 - "影视+文旅"融合模式为目的地注入新流量活力[5] - 短线目的地凭借便捷性和清凉属性成为出境游主流[6] -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深化助推市场发展[7]
“影视+”撬动文旅消费新场景 不断“刷新”地方文旅经济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8-30 14:27
影视作品带动旅游热潮 - 电影《南京照相馆》热映推动南京市红色旅游客流增长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暑期日均接待量达2.5万人次[1][3]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同期日均客流量达1.1万人次[5] - 电视剧《生万物》热播带动山东取景地旅游热 临沂沂南县常山庄村保留原生态沂蒙山村风貌 累计接待450部影视作品拍摄[8] 日照市海边取景地吸引大量剧迷到访[9]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呈现10处山西古建取景地 大同浑源县永安禅寺通过电影场景再现吸引游客实地探访[12][14] 文旅产业创新服务模式 - 沂南县推出"跟着影视去旅行"专项文旅项目 设计"生万物·沂脉相传"主题线路实现影视场景沉浸式体验[11] - 永安禅寺景区增加"明王巡礼"演艺频次 通过沉浸式表演提升游客体验感[16][17] *注:内容严格遵循指令要求,未包含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及与新闻核心无关信息,所有数据与百分比变化均直接引用原文计量单位*
借势影视IP热潮,临沂掀起“跟着影视游”新风暴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5:47
剧集收视表现 - 剧集《生万物》在央视黄金时段以52.84%播放市占率收官 刷新收视纪录[1] - 剧集《生万物》累计播放量达17.67亿次 收视峰值达4.3535%[1] - 剧集《我们的河山》与《生万物》在2025年8月16日至22日期间分列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冠亚军[1] 取景地文旅转化 - 核心取景地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成为全国游客打卡地 剧中古院落及石板巷出现游客拥挤现象[2] - 剧中沂蒙美食"煎饼卷大葱"成为必体验项目 景区周边小吃摊消费活跃[2] - 游客通过拍摄同款画面沉浸式体验沂蒙风情[2] 宣传推广策略 - 策划10多个宣传系列话题 包括跟着影视游临沂等多个热搜话题[3] - 整合媒体资源发布短视频及图文内容 20多个作品播放量破500万 50多个作品超100万播放量[3] - 央视CCTV2/CCTV3/CCTV4及人民网 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聚焦影视旅游现象[4] 沉浸式活动设计 - 举办媒体达人主题采风活动 产出150余条短视频与图文内容[6] - 推出"我是剧中人"体验项目 还原抗战场景与乡村生活剧情[7] - 优质创作者单条作品播放量均突破百万[6] 消费转化措施 - 发布影视主题线路与优惠套餐 包括红色入学礼免票活动及双主题一日游线路[8] - 联合携程旅行网开展礼品发放活动 借助明星效应推广文旅资源[8] - 沂南重点景区暑期游客接待量预计突破200万人次[8] 长期产业规划 - 以影视IP为纽带持续打造热点话题 深度挖掘本地文旅资源[9] - 落实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推进微短剧+创作计划工作方案[9]
体育赛事引流 文旅消费变现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赛事影响力与消费带动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前三轮18场比赛吸引现场观众19.57万人 单场最高观众达22613人 接近中超联赛前13轮场均24371人的水平 [1] - 第三轮6场比赛线上观赛人次突破1700万 端午赛期9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带动主场6城市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 [1] - 二手平台原价10元门票被炒至600元仍一票难求 常州端午首日迎来6万多名扬州游客 超半数涌入中华恐龙园等热门景区 [6] 金融支持文体产业模式 - 江苏银行作为苏超总冠名商 探索"金融+体育"模式 赞助南京半程马拉松和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等赛事 [3] - 仪征农商行支持当地龙舟精英赛 银行通过赞助提升品牌价值并提高客户黏性 [4][5] - 恒丰银行在扬州推出"文旅贷"产业集群服务方案 获批1.7亿元特别授权额度 覆盖7家链上中小酒店和非遗企业 [7] 文旅产业融合创新 - 盐城、南京等地推出"看球+旅游+美食"文体旅套餐 无锡主场打造《二泉映月》灯光秀 盐城呈现足球主题杂技表演 [1][6] - 电视剧《北上》热播带动运河文旅发展 淮安花街游客大幅增加 字画销售额显著提升 [8] - 农业银行淮安分行为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投放超10亿元 推广"惠农e贷""抵押e贷"支持文旅产业链 [9] 区域经济与金融协同 - 江苏经济总量全国第二 区域发展均衡 金融业通过多样化支持为文体行业发展增添助力 [2] - "体育赛事引流、文旅消费变现"模式形成 金融支持涵盖赛事赞助、产业链融资及普惠金融服务 [1][7][9]
广东影视“政策包”引力足 全国影视头部企业齐聚广州
广州日报· 2025-06-20 10:03
广东省影视产业政策推进 - 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5项举措,涵盖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健全影视扶持激励机制等九个方面 [2] - 该政策是全国首个涵盖院线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的综合性政策 [2] - 政策吸引国内主要网络视听平台和知名制作企业参与讨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2] 行业合作与IP开发 - 浙江华策影视集团认为广东的文化底蕴(如粤语、骑楼、醒狮)为影视创作提供丰富题材,计划在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领域与广东合作 [3] - 陕文投希望与广东合作开发红色题材和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并探索“影视+文旅”模式 [3] - 腾讯视频正在开发根据葛亮小说改编的《燕食记》,目标打造为广东版《繁花》 [6] - 北京长信影视筹备80集短剧《烟雨神游记》,计划在广东立项并筹建中国文化乐园 [4][5] 企业案例与政策实效 - 忆光年影视表示广州的政策支持使其项目《无尽的尽头》顺利推进,从立项到播出获得全流程补助 [5]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认为广东的高新科技企业可赋能影视工业化升级,建议结合智慧运营系统与文旅融合 [4] - 郭靖宇团队在广东拍摄《我和我的命》,称赞当地现代化环境和管理理念有利于影视产业化发展 [6] 行业发展趋势 - 企业普遍看好岭南文化IP开发潜力,认为政策将推动“影视+文旅”“影视+娱乐”等新生态 [4][5] - 广东的实景拍摄资源和高科技优势被视作吸引优质项目的关键因素 [3][4][6]
山东出台措施鼓励微短剧创作 单部最高可获100万元资金奖励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15:36
微短剧行业政策支持 - 山东省推出《山东省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和《山东省推动"微短剧+"创作计划工作方案》,引导微短剧创作提升 [1] - 每年策划推出一批精品微短剧,建立重大主题微短剧剧本项目库和跟踪指导机制 [1] - 实施"微短剧+"系列创作计划,包括"微短剧+文旅""微短剧+科技""微短剧+教育"等跨界融合模式 [1] 微短剧产业激励措施 - 单部微短剧最多可获得100万元资金奖励,鼓励市县出台扶持政策 [2] - 打造微短剧摄制地和拍摄取景地,优化影视基地功能,提升配套服务能力 [2] - 首批山东省微短剧摄制基地共九个,分布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地 [2] 微短剧技术应用与创新 - 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在微短剧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的全链条应用 [2] - 支持高校、企业、园区建设微短剧技术创新实验室,促进摄制地与研发企业合作 [2] 微短剧与文旅产业融合 - 电视剧《南来北往》带动取景地潍坊坊茨小镇旅游收入超1.2亿元 [3] - 微短剧《当星光坠入花海》20天内带动烟台景区、餐厅消费超500万元 [3] - 纪录片《大泰山》播出后景区接待游客超860万人,创历年新纪录 [3] 行业生态与机构落地 - 山东省招引爱奇艺、优酷等头部机构和2900多家影视机构落地 [3] - 坚持"影视+文旅"战略,推动视听力量与文旅产业融合共生 [3]
影视赋能科技加持助推“新文旅”
齐鲁晚报· 2025-05-06 13:54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山东全省"五一"假期前四天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16 5万人次 同比增长8 0% 营业收入10 9亿元 同比增长8 2% [1] - 济南 青岛 威海 日照 泰安等旅游热门城市酒店订单量居高不下 [1] - 济南天下第一泉 青岛海滨风景区 烟台山旅游景区 青州古城景区 台儿庄古城景区 泰山景区成为假期前4天游客量居前景区 [1] 影视+文旅融合创新 - 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乐陵影视城举办 华表奖颁奖典礼在青岛举行 "影视+文旅"效应持续发酵 [1] - 德州乐陵影视城假日正式开放 推出"一秒入戏"活动 开放《国色芳华》取景地"锦绣唐园"及《唐探1900》取景地"唐人街主题园区" 通过近百场演艺 NPC互动吸引游客 [2] - 潍坊坊茨小镇 乐陵影视城等电影电视剧取景点受影视剧迷喜爱 吸引大批拍照打卡游客 [2] - 潍坊红高粱影视城推出沉浸式实景剧场与NPC互动玩法 假期前两日纳客3 7万人次 [3] - 临沂天蒙景区上线《沂蒙山小调》行进式沉浸式实景互动演艺 台儿庄古城打造"全城皆戏 全天入戏"沉浸式演艺 [3] - 行业专家指出山东"影视+文旅"模式已迈入"文旅为核 影视赋能"的3 0新阶段 [3] 乡村旅游与文化体验 - 枣庄冠世榴园举办"夏季村晚" 枣庄柜族部落推出"摸鱼狂欢·趣享露营"活动 济宁开展牡丹文化旅游活动 [4] - 临沂竹泉村旅游区民俗表演 乌篷船表演和NPC互动成为打卡热点 红石寨旅游区新增1388米"崖壁飞车"项目 [4] - 淄博红叶柿岩景区推出漫游柿岩仙村 探秘聊斋幻境活动 滨州多地推出水果采摘活动 [4] - 山东博物馆 菏泽市博物馆等延长开放时间 青州市博物馆"吉光金华"青铜文化展展出184件(套)珍贵文物 [5] - 滨州市博物馆开展贝壳装饰画制作 XR数字体验 孔子博物馆推出戏曲演出 古筝公益演出 [5] - 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举办露营季和青春日不落演唱会 突出沉浸式 多元化体验 [5] 文旅大会带动效应 - 德州欧乐堡度假区全景沉浸式史诗秀《大河上下》首演 演员超200人 以黄河文明为叙事轴线 配套大型水幕光影秀《九曲黄河魂》 [6] - 欧乐堡泉城度假区梦幻世界 海洋极地世界 动物王国等景区"五一"期间每日迎客超万名 [6] - 德城区大运河畔杨家圈文化街区打造非遗体验展 国风演艺 怀旧情景剧等新玩法 [6] - 专家认为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是旅游目的地和产品营销大会 德州借助大会举办地红利实现游客接待量高位增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