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入梦》
搜索文档
B站短剧,另类生长
36氪· 2025-10-15 17:46
行业热度与政策支持 - 微短剧市场热度持续高昂,获得政府部门及主流媒体重视,例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与芒果TV合作出品《少年田野》,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来学法"精品片单[2] - 微短剧市场规模从2020年94亿元增长至2024年5044亿元,预计2025年达6779亿元,2030年将超过1500亿元[2] - 国家广电总局将微短剧定义为单集时长几十秒至15分钟、有明确主题主线的网络剧集,并于2020年将其纳入备案系统,推动行业高速发展[2] 平台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 -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是微短剧重要发源地,抖音通过红果短剧与番茄小说联动构建内容生产、投流分发至用户付费的完整商业闭环[5] - 长视频平台爱优腾芒聚焦微短剧精品化与分账模式,将横屏微短剧作为长剧补充,例如腾讯视频《逆天成仙》分账金额达1500万元,爱奇艺《真相半白》分账金额达1000万元[5][13] - B站于2025年6月上线"观星剧场",以每月1部剧频率推出《青川入梦》等作品,累计播放量均超12亿,其中《青川入梦》达18亿[5] 微短剧形态与内容差异 - 微短剧存在横屏与竖屏形态差异:竖屏微短剧单集时长1-3分钟、集数80-120集,总时长100-240分钟;横屏微短剧单集平均10分钟以上、集数不超过30集,总时长可达360分钟以上[6][8] - 竖屏微短剧叙事节奏快、置景简单,常用高冲突情节吸引眼球;横屏微短剧拍法与传统电视剧相似但节奏更紧凑[8] - 各平台分类方式不同,B站将横屏、单集时长15分钟以上未达长剧标准的剧集称为"中剧",例如《照镜辞》共22集、单集25分钟,总时长550分钟[6][8] B站内容战略与用户吸引力 - B站中剧成本投入有限,通过"曦光计划"为单项目提供10万元至300万元资金支持,远低于爱优腾芒分账制下动辄上千万元的投入[13] - B站强化内容调性破局,聚焦女性成长主题,例如《青川入梦》塑造女将军形象,强调"先是将军再是女子"的独立意识,引发用户热烈讨论及二创视频传播[16][17] - 剧集善于捕捉年轻人情绪,例如《照镜辞》以古装权谋形式呈现"人无法共情以前的自己"主题,获得用户广泛共鸣[18] B站商业化探索与挑战 - B站2025年第二季度平均DAU为109亿,MAU为363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05分钟,活跃用户平均年龄26岁[19] - 2025年上半年B站营收14341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增值服务收入5644亿元占比394%,广告收入4447亿元占比310%[19] - 通过低成本精品中剧吸引女性用户开通大会员,并设置单集超前点播选项增加付费率,例如《金昭玉醉》用户付费2元又2元追剧[20][23] - B站拓展动画短剧领域,通过UP主改编授权内容、用户"充电"付费,2025年第一季度动画短剧单月流水突破1000万元,约为去年同期50倍[24]
剧集暑期档,B站也想上桌了?
36氪· 2025-06-23 17:42
2025年剧集暑期档竞争格局 - 爱优腾芒四大平台已展开首轮"王炸"剧集对决,第二轮S+剧集对决即将上演 [1] - B站首次尝试大规模参与暑期档竞争,计划通过四部古装剧集正式"上桌" [1][3] - 公司改变以往"放养"策略,决心通过"四弹连发"模式深耕自制剧领域 [11] B站剧集战略转型 - 公司选择女性古装赛道作为突破口,采用低投入、高质量的中剧模式 [1][8] - 针对古偶市场三大弊病进行改革:摒弃流量明星、避免剧情同质化、控制单集时长在25分钟左右 [8] - 战略目标并非与长视频平台直接竞争,而是通过中短剧探索差异化路径 [8] 当前剧集表现与市场反应 - 首部剧集《青川入梦》表现不佳,总播放量仅1800万,远低于主流平台单集数据 [2] - 站内二创活动反响平淡,弹幕和评论数量稀少,未能实现破圈传播 [2][4] - 公司仍保持乐观态度,后续三部古装剧集(权谋、悬疑、玄幻题材)已杀青待播 [3] 历史成绩与战略调整 - 过去六年仅推出27部自制剧,年均不足4部,多数作品局限于站内小众市场 [15] - 2023年《古相思曲》成为转折点,豆瓣8.6分获20万用户评价,验证小成本精品路线可行性 [15] - 公司延迟两年才决定在女性古装赛道集中发力,错失乘胜追击时机 [15] 商业逻辑与用户增长 - 自制剧战略转变源于平台拉新需求和短剧市场机遇 [18] - Q1财报显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76%,但依赖单一产品《三国:谋定天下》存在不确定性 [18] - 动画短剧业务表现亮眼,Q1流水达2500万,单月流水突破千万 [18] - 付费会员增速持续在3%左右,需要通过剧集内容突破用户增长天花板 [19] 内容生态挑战 - 平台长期以经典老剧二次消费为主,四大名著总播放量超15亿 [21] - 影视区UP主依赖吐槽热播剧获取流量,与古偶剧目标受众存在天然冲突 [21][22] - 流量粉丝与吐槽UP主的"冲商单"冲突反映出内容生态矛盾 [22] - 发展自制剧需平衡UGC生态与内容管控,可能影响平台立身之本 [22] 未来布局与行业影响 - 除自制剧外,公司同步布局台剧、港剧引进和与芒果TV的短剧合作 [19][21] - "观星剧场"后续作品《照镜辞》即将开播,公司将持续观察市场反应 [23] - 作为行业新入局者,公司有望为剧集市场带来题材多样性和创新活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