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
搜索文档
腾讯视频以AI技术赋能影视制作全链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8 01:08
公司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宣布长视频单打独斗时代已过去,未来竞争将更理性开放,核心是构建生态壁垒 [1] - 公司将坚持精品战略,持续投入剧集、综艺、纪录片和动漫以丰富IP矩阵 [1] - 公司将坚持技术创新,利用AI等技术为创作者、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服务 [1] - 公司未来将在科技与艺术双驱动战略下深耕精品创作,与合作伙伴共创共赢 [3] 行业政策影响与公司应对 - 行业政策取消电视剧40集上限及古装剧数量限制,缩短审查时限并试行边审边播机制 [1] - 公司认为政策在制作播出和审查环节做减法,为长剧创作做加法打开了空间 [1] - 审查效率提升将增加平台排播确定性,使平台排播布局多元化 [1] - 政策将加强内容题材和形式创新,为公司精品剧集的类型化和系列化开发提供动能 [1] 内容布局与IP运营 - 公司发布六大板块上百部精品剧集,涵盖严肃文学、现实主义、都市情感等多元题材 [2] - 公司在剧集方面有《折腰》《许我耀眼》等口碑佳作实现破圈传播 [2] - 公司在综艺方面有《一饭封神》《喜人奇妙夜2》等新老综艺热度持续高企 [2] - 公司在动漫方面有《龙族2》《诡秘之主》等现象级IP彰显国漫全球影响力 [2] - 公司正着手布局精品竖屏内容,包括IP衍生竖屏节目、竖屏短剧等四个方向 [2] 商业化与合作伙伴生态 - 公司希望与品牌客户携手共创厂牌项目,通过内容持续输出和IP长线运营构建可预期、可规划、可持续的商业新生态 [2] - 与品牌试水共创项目对提升平台内容商业化收入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公司专门成立AI影视表达工作室和智能制作部门,希望用AI辅助艺术家创作 [3] - 目前《聊斋》《剑来》《三体》等项目均有AI技术参与 [3] - 通过AI技术应用实现内容生产的降本增效,并拓展艺术创作的想象边界 [3] 微短剧领域布局 - 微短剧已成为平台兵家必争之地,对提升用户月活和拉新效果显著 [3] - 公司将积极尝试兼顾端内与微信渠道用户审美的竖屏短剧 [2]
来钱多、来钱快,市场增长迅猛,好莱坞也要“下海”微短剧
北京商报· 2025-10-22 08:38
曾不受主流影视圈"待见"的微短剧,如今正凭借其"吸金"能力持续影响全球影视娱乐行业。对此,好莱 坞也有新动作——不仅开始打造本土微短剧平台,也越发重视该行业给演员、编剧等从业者带来的长远 影响。 近日,美国"E!娱乐电视"频道创始人阿兰·穆鲁卡宣布,即将推出美国首个微短剧平台Verza TV。该报 道称,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微短剧平台都来自中国,而Verza TV作为主打移动端的美国本土微短剧流媒体 平台,希望通过"试看+付费"模式来打开当地市场——用户可以免费收看前5集,剩下部分则需支付4.99 美元。 另据"截止日"网站13日报道,美国演员工会不久前宣布了侧重于竖屏微短剧的新协议,呼吁在这种预算 低于30万美元、快节奏制作的影视项目中,"保护工会成员的利益"。 微短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增长。据意大利FormatBiz网站援引全球技术市场咨询机构Omdia的评估数 据,预计这种新兴影视娱乐形式在2025年将创造110亿美元的收入。该机构媒体和娱乐主管玛丽亚·鲁阿· 阿盖特称,这种情节紧凑、情感强烈的微短剧正在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优质故事":"它们(微短剧)将社 交媒体的即时性与电视剧的情感体验深度结合在一起, ...
演员工会出台协议,大型平台谨慎“入局”,微短剧能拯救好莱坞吗?
环球时报· 2025-10-20 07:08
如今,微短剧在美国方兴未艾。《好莱坞报道者》的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总收入超过65亿美 元,预计到2030年还将翻一番。据LAist网站报道,如今不少影视科班出身的年轻人也纷纷加入微短剧 制作团队,例如去年刚从美国电影学院毕业的莉莉·莱昂,现在就在两部微短剧中担任助理导演和剧本 监督。这类微短剧通常可以在ReelShort或DramaBox等手机应用平台上看到,被视为"TikTok时代的肥皂 剧",其预算低、集数多,对好莱坞就业市场产生了影响。 微短剧给影视行业的新人带去更多机会,在娱乐行业分析师罗伯特·斯坦纳看来,微短剧"哪怕目前不会 得到艾美奖,也不应被主流轻视。若按当前趋势发展下去,这个领域只会越来越好"。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董铭】曾不受主流影视圈"待见"的微短剧,如今正凭借其"吸金"能力持续影响全 球影视娱乐行业。对此,好莱坞也有新动作——不仅开始打造本土微短剧平台,也越发重视该行业给演 员、编剧等从业者带来的长远影响。 新平台 据美国《好莱坞报道者》15日报道,美国"E!娱乐电视"频道创始人阿兰·穆鲁卡宣布,即将推出美国首 个微短剧平台Verza TV。该报道称,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微短剧平台 ...
发力短剧赛道!百度搜索上线AI短剧平台,今日开启公测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22:37
公司动态 - 百度搜索AI短剧生成平台于10月16日正式开启公测 [1] - 平台提供自动生成和人机协作等模式,可辅助创作者完成80%以上的内容创作 [1] - 公司通过亿元创作基金、百亿流量扶持、长期IP变现等方式为创作者提供全方位支持 [1] - 平台可帮助创作者在保障风格统一的同时实现批量生产,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1] - 公司将联合头部版权方提供丰富IP内容,并为精品内容提供深度IP孵化和经营模式 [1] 行业前景 - 中国微短剧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77.9亿元 [1] - 在AI技术发展和多元文化创新推动下,微短剧行业将迈入精品化、智能化发展阶段 [1]
B站短剧,另类生长
36氪· 2025-10-15 17:46
行业热度与政策支持 - 微短剧市场热度持续高昂,获得政府部门及主流媒体重视,例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与芒果TV合作出品《少年田野》,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来学法"精品片单[2] - 微短剧市场规模从2020年94亿元增长至2024年5044亿元,预计2025年达6779亿元,2030年将超过1500亿元[2] - 国家广电总局将微短剧定义为单集时长几十秒至15分钟、有明确主题主线的网络剧集,并于2020年将其纳入备案系统,推动行业高速发展[2] 平台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 - 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是微短剧重要发源地,抖音通过红果短剧与番茄小说联动构建内容生产、投流分发至用户付费的完整商业闭环[5] - 长视频平台爱优腾芒聚焦微短剧精品化与分账模式,将横屏微短剧作为长剧补充,例如腾讯视频《逆天成仙》分账金额达1500万元,爱奇艺《真相半白》分账金额达1000万元[5][13] - B站于2025年6月上线"观星剧场",以每月1部剧频率推出《青川入梦》等作品,累计播放量均超12亿,其中《青川入梦》达18亿[5] 微短剧形态与内容差异 - 微短剧存在横屏与竖屏形态差异:竖屏微短剧单集时长1-3分钟、集数80-120集,总时长100-240分钟;横屏微短剧单集平均10分钟以上、集数不超过30集,总时长可达360分钟以上[6][8] - 竖屏微短剧叙事节奏快、置景简单,常用高冲突情节吸引眼球;横屏微短剧拍法与传统电视剧相似但节奏更紧凑[8] - 各平台分类方式不同,B站将横屏、单集时长15分钟以上未达长剧标准的剧集称为"中剧",例如《照镜辞》共22集、单集25分钟,总时长550分钟[6][8] B站内容战略与用户吸引力 - B站中剧成本投入有限,通过"曦光计划"为单项目提供10万元至300万元资金支持,远低于爱优腾芒分账制下动辄上千万元的投入[13] - B站强化内容调性破局,聚焦女性成长主题,例如《青川入梦》塑造女将军形象,强调"先是将军再是女子"的独立意识,引发用户热烈讨论及二创视频传播[16][17] - 剧集善于捕捉年轻人情绪,例如《照镜辞》以古装权谋形式呈现"人无法共情以前的自己"主题,获得用户广泛共鸣[18] B站商业化探索与挑战 - B站2025年第二季度平均DAU为109亿,MAU为363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05分钟,活跃用户平均年龄26岁[19] - 2025年上半年B站营收14341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增值服务收入5644亿元占比394%,广告收入4447亿元占比310%[19] - 通过低成本精品中剧吸引女性用户开通大会员,并设置单集超前点播选项增加付费率,例如《金昭玉醉》用户付费2元又2元追剧[20][23] - B站拓展动画短剧领域,通过UP主改编授权内容、用户"充电"付费,2025年第一季度动画短剧单月流水突破1000万元,约为去年同期50倍[24]
ST广网申请摘帽,战略布局算力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10-12 10:17
公司治理与财务目标 - 公司董事会已通过议案申请撤销股票其他风险警示摘帽尚需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存在不确定性 [2] - 公司下半年中心目标为推动公司逐步扭亏为盈改善现金流 [2] - 具体工作将聚焦利润提升业务协同和内控管理能力围绕财务收入现金流量降本增效三线落实稳主业布新局调结构防风险四方面重点 [2] 新业务布局与探索 - 公司在新业务方面进行探索和拓展包括超高清频道落地4K频道分类上线微短剧业务云电脑销售算力网建设软件研发与创新 [3] - 公司已完成北京卫视超高清频道落地及4K频道分类上线 [3] - 在微短剧业务上探索微短剧+文旅微短剧+品牌模式并与西京学院合作策划微短剧进校园微短剧带你去旅游等项目 [3] - 公司以新媒体赋能业务短视频宣传品牌为目标组织短视频创意宣传大赛开展员工抖音培训和直播构建全省抖音直播矩阵 [3] - 公司开展广电云电脑推广活动利用云—网—边—端基础能力布局算力网业务发展 [3] - 算力业务作为布新局重点依托数据中心和网络优势逐步赋能千行百业并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业务 [3]
小红书,从种草到生活兴趣社区
华鑫证券· 2025-10-11 2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推荐(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小红书凭借其独特的社区文化、优质内容生态和持续拓宽的商业化边界,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其发展将带动数字营销、内容电商及微短剧等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4][5][114][115] 小红书概述 - 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定位从“海外购物攻略社区”演变为年轻人的“生活兴趣社区”,品牌口号为“标记我的生活”,致力于帮助用户发现和分享美好事物[15][16] - 平台秉持真实、美好、多元的价值观,通过UGC/PUGC内容生态和算法推荐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2025年月活跃用户达3亿人[17][26][33] - 2025年1月,因TikTok禁令,超1.7亿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平台成为文化输出和中式美学传播的重要阵地[29] - 平台女性用户浓度高,“她经济”特征显著,内容覆盖美妆、时尚、美食、旅游、健身等多领域[37] 小红书商业化 - **电商业务**:2025年8月推出“百万免佣计划”,商家前100万支付交易额仅收取0.6%技术服务费;将“市集”(Market)提升为一级入口,强化用户购买心智;2025年双十一期间,买手吴千语直播带货GMV超7000万元,观看人数超157万[39][40][44][47] - **数字营销**:作为营收主力,2024年广告收入达216亿元(同比增长48%),占营收72%;通过打造“马路生活节”等线上线下活动、节气营销、明星买手直播(如Melody刘直播间客单价达2520元)等多种方式构建营销场景[53][55][63][66][73][78] - **本地生活**:2025年9月推出“小红卡”,提供精选门店折扣等权益,合作方为有赞,探索会员制与本地生活业务结合[87][90] - **内容业务**:上线短剧频道,采用免费模式,其中《痴人之爱》播放量超7500万次;预计2030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110] - **技术赋能**:推出行业首个社交大模型Red One,利用平台真实内容数据训练AI,强化“种草-拔草”闭环[111][112] 小红书拉动的产业链投资 - **数字营销相关公司**:蓝色光标(与小红书母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并获商业化跨境营销代理商牌照)、引力传媒(深度绑定小红书等平台)、因赛集团(提供小红书等平台效果营销服务)、青木科技(提供小红书一站式整合服务)、有赞(小红卡合作方)[6][116] - **电商业务相关公司**:姚记科技(通过子公司持有小红书头部MCN侵尘文化股权)、东方明珠(旗下东方购物与小红书联合打造“宝藏主理人计划”,实现双屏共振)、阿里巴巴、京东(站外合作)[7][117] - **内容/微短剧相关公司**:九州文化(提供平台定制剧)、东方明珠(旗下尚世影业项目入选红镜短剧计划)、中信出版(平台自营图书销售)、荣信文化(将小红书作为全域营销入口)、奥飞娱乐(喜羊羊IP在平台获追捧)[8][118] - **平台估值**:2024年7月估值260亿美元,2025年9月估值达310亿美元,得益于商业化进展良好,2025年利润拟达30亿美元[100][103]
氪星晚报|光线传媒积极探索微短剧市场并筹划组建相关公司 ;DeepSeek V3.2、GLM4.6等大模型即将发布;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36氪· 2025-09-29 19:43
消费电子与零售 - OPPO启动新形态影像产品系列,计划于2026年内发布,该系列基于公司超过17年的手机影像技术积累[1] - 安德玛户外中国首家旗舰店于上海新天地启幕,目前已进驻全国22个省份和直辖市的高端购物中心与核心商圈[1] - 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 International可能通过香港IPO筹集约3亿美元[8] 电池材料与能源 - 厦钨新能与中伟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期至2028年9月30日,预计四氧化三钴产品年供需量约40,000吨,三元前驱体产品年供需量约50,000吨,碳酸锂/磷酸锂年供需量约15,000吨,回收料年供需量约10,000吨[2] - 东华科技承建的西藏扎布耶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完成功能考核,标志着项目将正式投产[3] - 九丰能源拟投资不超过34.55亿元建设新疆庆华年产40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公司将持有二期工程项目50%的权益,对应年产20亿方天然气,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36个月[8] 人工智能与科技 - DeepSeek V3.2大模型即将发布,智谱的GLM-4.6也即将发布[5] - 智策领航完成天使+轮战略融资,由徐汇资本领投,累计融资额已达数千万元,资金将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和市场拓展[5]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支持民营企业等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行动,指出今年一季度新设立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民营企业25.4万户[11] 工业自动化与机械 - 灵猴机器人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工业自动化及通用机器人等领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实验室建设以及产能的扩充[6][7] - 迈科科技获亿元级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TGV工艺研发及生产[9] - 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力争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12] 资本市场与宏观环境 - 富达国际指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兴趣明显增加,其投资组合经理在不断增持中国股票,认为重估由基本面改善驱动[10] - 高盛表示全球对冲基金上个月在中国境内股票市场的活跃度为近年来最高,中国市场今年境内股票市场涨势达2.7万亿美元[10] - 外交部宣布将增设青年科技人才签证即"K字签证",以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10] 传媒与娱乐 - 光线传媒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微短剧市场并已筹划投资组建相关公司[4]
央视网评|微短剧如何跳出“霸总”的套路?
央视网· 2025-09-28 13:09
行业现状与内容特点 - 微短剧内容高度同质化,2024年热门剧目中189部剧名带“总裁”,109部出现“夫人”,81部提到“娇妻”,80部涉及“离婚” [1] - 人物设定夸张、情节脱离现实,例如出现“一胎生99个孩子”等违背常识的内容 [1] - 行业陷入“三俗”循环,通过浮夸人设博眼球、低智剧情赚流量、狗血冲突制造“爽感” [1] - 微短剧叙事节奏快、体量小,但大量作品跟风拍摄“霸总”“豪门”“狗血”题材,导致内容同质化、质量低下 [2] 商业模式与市场驱动 - 微短剧采用“短平快”“流量第一”的商业逻辑,单部成本通常不足50万元,最快7天即可完成从剧本到上线的全过程 [3] - 在“流量为王”驱动下,制作方倾向于复制成功套路,包括固定人设、相似情节和万能冲突解决法,以保障点击量 [3] - 平台算法推荐加剧问题,系统倾向于推送互动高的猎奇、强冲突内容,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3] - 截至今年7月,中国微短剧用户已接近7亿,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去年的500亿元 [5] 行业挑战与问题 - 创作人才不足,许多编剧从网文写手转行,习惯使用“打脸”“反转”等套路,缺乏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3] - 庸俗内容拉低行业水准,使微短剧在许多人眼中与格调低下、审美庸俗画上等号,埋没优质作品 [4] - “霸总”剧传递“金钱至上”“不劳而获”“嫌贫爱富”的扭曲价值观,消磨社会奋斗精神,对青少年和老年人尤其不利 [3] 监管措施与行业导向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不断细化管理,对微短剧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等问题及时纠偏 [1] - 广电总局近期出台多项措施,包括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整治低质内容、要求平台自查自审 [7] - 监管部门为行业划出红线,旨在遏制无序扩张,推动微短剧走向更健康的方向 [4][7] 未来发展路径 - 平台应在流量分配上向优质内容倾斜,形成“好内容带来高流量,高流量激励好内容”的良性循环 [7] - 主管部门可设立评优机制,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推动微短剧精品化 [7] - 创作者需回归内容本身,挖掘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现实生活、自然人文等多元题材 [7] - 已有《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大山的荣耀》《重回永乐大典》等优质短剧获得观众认可,证明微短剧可以既有流量又有格调 [7] - 行业需要进行自我革新,让微短剧“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真正打动人的永远是真实、有共鸣的生活故事 [5][6][7]
中国移动咪咕《我能来回穿梭女儿国》获奖,以微短剧为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环球网· 2025-09-26 15:58
公司内容战略 - 公司出品文旅短剧《我能来回穿梭女儿国》荣获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短视频短剧推介表彰活动"优秀微短剧"称号 [1] - 该剧以新疆库车为背景 通过男主穿越至西梁女国的奇幻故事展现当地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 并融入阴谋揭秘与爱情元素 [4] -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作品 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 与库车地方政府合作推动文旅融合 [6] 行业内容创新 - 公司持续拓展"微短剧+"内容边界 通过《我家后厨通古今》实现文化创新 《花裙彩面踏春芳》推动非遗传承 《"球神"归来》探索体育表达 构建多元化内容矩阵 [6] - 微短剧形式成为展示地域特色文化和历史底蕴的新型载体 为地方旅游事业注入新活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