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代布
icon
搜索文档
石英布专家20250703
2025-07-16 14:13
本次会议为天风证券研究所闭门会议仅限受邀嘉宾参会未经天风证券研究所和演讲嘉宾书面许可 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会议内容和相关信息对外公布、转发、转载、传播、复制、编辑、修改等。如有上述违法行为,天风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 各位投资者大家晚上好本场是我们电子布系列的第三场这场我们的主题主要是针对LowDK的波纤布还有石英布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专家可以听到吗 所以现在还是在工程样机的阶段设施的话刚刚你提的这几家都在 哦明白明白好的谢谢然后第二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就是采光我看已经披露就是批量稍微导入了一些国产的这个这个电子部的供应商嘛然后我们这边现在大概是什么样的就比如说一代二代或者就是马七八八马九反正就您方便的口径吧或者一代部二代部三代部我们现在的这个供应商都是谁然后国产的我们在科谁的 一代布的话现在台湾玻璃是在用的如果这个算国产的话是在用的然后其他国产的用的很少二代布的话基本上也是这个格局用的大部分都是日本的布然后台国的布在用但是台国的布的话 只有一些固定的型号在用所以如果按量算的话一代布差不多四成然后二代布的话二代布要稍微少一点两成左右吧这个是说明白了您说的四成两成应该是说台玻在你们一代布的 ...
AI电子布专家交流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AI电子布行业 公司:台光电、松下、斗山、光远、宏和、日本Asahi、台湾Glass台波、大陆泰山玻纤、日本信越化学、国内碳毡玻纤、日东纺、阿萨黑、红河、兴悦化学、平安电工、瑞利太阳、菲利华、华为、中兴、海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需求 - 二代玻璃布需求预计2026年爆发式增长,月需求量或从20万米翻倍至百万级,驱动力是下一代AI应用对1,037和1,086规格的需求[1][2] - 近期PCB终端需求增加,谷歌上调ESIC预期,AWS预计年底需求翻倍,NV的GB300推迟至Q4量产,推动二代玻璃布需求[3] - 预计今年底一代布需求增至700 - 800万米/月,明年下半年可能因Google下一代产品选二代布而减少;二代布需求取决于年底测试结果,若大厂选二代布,需求至少翻倍至40 - 50万米/月[30] 市场供应格局 - 一代玻璃布市场供应格局稳定,台光电占60% - 70%市场份额,月采购量400 - 500万米;松下和斗山合计约300万米[1][3] - 二代玻璃布台光电月采购量约20万米,松下和斗山各约10万米,头部三家每月采购40 - 50万米[3][4] - 一代布主要策略伙伴有日本Asahi、台湾Glass台波、大陆泰山玻纤;二代布沿用一代布格局;q布除上述三家外,引入日本信越化学[18] 产品价格 - 一代布价格今年趋于平稳,约30 - 50元/米,去年上半年因供应不足价格达峰值,今年供应商增多[7] - 二代布价格约为一代布1.5 - 2倍,目前50 - 80元/米,今年价格回落30% - 50%,因生产厂家增多及采购量提升[1][9] - 三代布(Q布)目前报价200 - 300元/米,预计量产后至少是二代布两倍[1][13] 技术选择与发展趋势 - 2026年四五月份AI行业技术选择明朗,NV、Google和Meta的选择影响大,其下一代产品可能用二代布[1][14] - 马久材料预计最快明年年底量产,2026年二代布或爆发式增长[6] - 目前无四代引技术路线,可理解为PTFE材料方向,日东纺和阿萨希领导行业技术路线[39] 企业表现与合作 - 国内碳毡玻纤成熟,光远和宏和在一代布动作大,采购量合计约七八十万米,被纳入二代布测试名单[19] - 光远在终端选择和PCB选择上信任度不足;宏和基础好,但一代部落后,需提升份额和展示生产低DK玻璃布能力[32][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石英布并非新品类,两年前终端应用开始用LODK一代玻璃布,今年上半年需求稳定[2] - 二代布规格少,仅1,037和1,086两种,有助于控制成本;一代布有七八种规格[5] - Q布规格单一,目前仅用于麻酒材料,不适用于马7和马8,马九材料搭配步料选择待观察[10] - 三代布测试优先选一代布和二代布成熟稳定供应商,也可能引入有影响力的新供应商[15][16] - 下游企业对材料企业一体化和分段生产方式无硬性要求,各有优势;玻璃布厂商下游有同业竞争关系,不列为特约供应商[17] - 产品认证流程影响供应链,对特殊材料简化认证流程,购买材料内部测试评估分级[25] - 二代布已有五家供应商通过测试,具备量产能力,供给稳定[26] - 三代布吸引非传统电子玻纤布企业介入,但因缺乏经验有风险,选择需谨慎[27] - 超薄布用于手机电子消费领域,因手机出货量低迷需求偏低迷,价格无明显变化[37] - 树脂产品处于初期阶段,预计明年年初有初步成果和规划图[40] - 低膨胀系数布料适用于封装载板等特殊场景,AI终端提出LCT研究方向,但处于初期阶段[41][42] - 国内厂商若接受并量产低膨胀系数布料,有望实现20 - 30万米需求量,但价格和成本是未知数[43] - 低膨胀系数布料当前价格约120 - 130元,量产后面临价格调整[44]